吳勇鍵
摘要: 近些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小學中文教育相結合的讀寫優勢越來越明顯,成為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教育戰略。能夠使學生高效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加學生的寫作技巧。如何進行讀寫結合指導對于教師來說是很重要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品質,簡單地說明讀寫的指導方向是當前教師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閱讀;語文教學
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只有保持大量的閱讀攝取量,才能有妙筆生花的文學素養。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積累材料,學會書寫技能,并能形成強烈的語言感覺。通過書寫,學生們可以應用文學素材,練習他們的書寫技能,并形成自己的文風。讀寫是小學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地向學生提供閱讀資料,為學生創造自由寫作的空間。從書寫、寫作、閱讀、抄錄等多方面,提高小學生整體水平。本文從三個部分開始。在讀前、讀中、讀后三個部分來分析讀寫結合策略的優勢。
一、以讀代寫的教學模式
首先,讀與寫的結合滿足了教育改革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語言和寫作技能的能力是中國教育的關鍵。隨著閱讀難度的簡單化,通過對閱讀的思考和感知,寫作的靈感隨之產生。讓學生真正的享受于此,能夠愉悅的讀寫而不是機械式的應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培養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父母不再需要擔心學生的學習。其次,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對生活的看法。通過他自己的言行來總結藝術的本質。在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感受和文化感受。藝術啟蒙的過程涉及到學生氣質的發展,這種過程也會影響學生的個人素質。
閱讀書籍是書寫文章的前提條件。在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結合中,學生將被教導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作者在文章中的寫作方式,并逐漸學習寫作技巧,為寫作文章奠定良好基礎。在小學教科書中的收錄的文章大都是是名人的著作,也是學生閱讀和學習的最佳選擇。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組合要求學生根據教科書的內容深入閱讀文本。然后分析,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結合當時作家的情境和思想,感受在特定情境下表達作家情感的方式和方法,逐步掌握寫作技巧。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學中,作者的寫作意圖是通過描寫桂林的美景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作者的想法是引導學生從對風景的描述開始,然后結合作者的寫作手法來分析作者如何將這美麗的風景賦予在這文章當中。因此,在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還可以學習表達風景的手法。不可置否的,讀與寫的結合對于寫作的提高,不僅在于語感的提升更多的是技巧的升華。
二、帶領學生仿寫練習
而真正開始大幅提高寫作技巧的是仿寫練習,對于小學中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寫作只是流水式記實,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書本中的文章,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技巧,并進行模仿訓練。學生將在仿寫訓練中逐步學習寫作風格和寫作技巧,并結合閱讀和寫作,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技巧。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文章時,作者首先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分析并感受作者使用的每種寫作風格,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了解每一種寫作方式帶來的美景。然后要求學生模仿文章中的精彩句子,然后將仿寫與文章進行比較,是否完整描述文章中顯現的場景。通過這種方式,加深了對閱讀過程中句子的理解,逐漸掌握了寫作技巧,并進行了仿寫訓練。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后,不但要知其美,知其所以然,還需要知道為什么作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這樣寫,同時思考這樣寫的好處優勢是什么。在這些問題中閱讀文章會使閱讀效果更好,研究大師的寫作技巧,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研究朱自清的“春天”時,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這類的修辭手法。這種修辭手法可以巨大的增幅文章的美感提升文章的技巧性。學完這篇文章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以該文章的修辭方式來敘述“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在古時也同樣是文人騷客運用最多的素材之一。有很多地方可以寫,所以學生可以仿寫,應用于自己的作品,模仿大師的寫作技巧,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這不是文字抄襲,而是一種參考,只有向前輩們學習總結經驗,才能取得進步。
三、布置課外讀寫任務
我們在進行課內讀寫的同時,課外閱讀也是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增加文學積累的途徑。在課外閱讀部分上,學生們可以廣泛學習的課外知識,積累大量的寫作材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此外,最好還準備一個摘錄的筆記本,要求學生閱讀并摘錄閱讀中遇到的精彩句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步將這些課外語言化為他們的知識,并靈活地使用它們進行寫作。學生還可以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拓寬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了解一些自己在課內未曾獲得的知識,對提高寫作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課外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措施,對提升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需要掌握讀寫結合的學習策略,并教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寫作技巧。并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實現個人寫作風格,靈活運用寫作手法,協調發展閱讀和寫作以促進總體語文素養的提升。
結語:
在國內教學歷程中,閱讀教學是中國教育發展史的開端,讀寫結合訓練是閱讀教學中最高效的方式。所以教師們在教學中需留意學生在閱讀時的學習方式,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能大幅縮減學生不必要的學習時間。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每一個富有價值的文章,讓學生學習其中的手法技巧,結合讀寫訓練,實現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教學時利用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想象力,不要在寫作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太多的壓力,當學生寫不出來的時候,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給他們一個靈感的啟示,而不是過多的壓迫,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的是來自外界的肯定而不是過多的苛責,閱讀和寫作都應該來自于靈魂的深處,而不是因機械的完成任務造就的敷衍式文章,只有發自內心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才會真正帶給人以啟示。因此,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上,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心中的靈感泉源不會枯竭。
參考文獻
[1] 韓秋香.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8(36).
[2] 陳福秀.挖掘讀寫結合點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探討[J].成才之路,2016(31). [3] 胡春梅.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6(10).
[4] 杜銀鳳.關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實踐研究[J].才智,201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