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桃
摘要: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啟蒙教學中常見的重要一環,可以讓孩子們對圖畫產生興趣的同時充分鍛煉、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然而現階段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看圖寫話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效果不如人意。學生對看圖寫話缺乏興趣;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知該如何下筆;學生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受限,對于圖畫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只能描述所畫內容,不能進行深度思考發掘其更深層的含義等。而教師的教學方式中,也存在不夠重視看圖寫話、缺乏適合低齡學生思路的引導方式、評價方式刻板、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等問題。本文通過對看圖寫話的教學現狀分析,提出相對應的教學優化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鼓勵學生經常動筆表達等,從而促進學生對看圖寫話的興趣以及樂趣,進一步掌握看圖寫話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看圖寫話;低年級教學;語文教學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啟蒙教學中,看圖寫話作為學生寫話的主要教學方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思想簡單,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都需要挖掘。看圖寫話這一寫作方式利用孩子們對生動的圖畫表現出的興趣,激發想象力,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形成能夠描述畫面的、有邏輯性的文字。通過看圖寫話,可以逐步鍛煉孩子們注意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樂于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內心所想和真情實感,養成孩子們善于表達的習慣。
看圖寫話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復雜的過程,尤其針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從觀察圖片、發現圖片深刻含義,到發散想象力,將圖片內容結合現實生活,形成完整邏輯,最終形成流暢連貫的文字,每一步可能都存在一定困難。同時,如何去正確引導和鼓勵孩子們通過看圖寫話鍛煉表達能力,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項挑戰。所以,目前看圖寫話的方式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盡理想。接下來本文將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優化看圖寫話教學的方法。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中存在的問題
1.低年級學生缺乏對看圖寫話的興趣
前文中提到,低年級學生仍處在對于圖畫有著飽滿興趣的年齡階段,看圖寫話這一方式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學生形成對看圖寫話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為小學高年級的寫作打下基礎[1]。但實際教學中,甚少有孩子對看圖寫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平日里善于表達、樂于表達的孩子一遇到看圖寫話,往往不知從何下筆,寥寥幾十字把圖畫內容描述完之后,就不知道該如何延伸,最多只能用重復或蒼白的形容詞豐富語句,最終成文質量不高。許梅[2]以成都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的50名小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了看圖寫話興趣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0%的學生表示對看圖寫話興趣“一般”或“不喜歡”,并且有50%的學生表示只有在老師的要求之下才會完成看圖寫話。由此可見,看圖寫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達到讓孩子們產生表達興趣的目的。
2.低年級學生詞匯積累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無法激發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興趣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之一是低年級學生年齡尚小,生活經歷簡單,且尚未擁有足夠的閱讀量,并未積累足夠用來書面表達的語言素材,從而經常看著圖片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目前看圖寫話大致由幾類單獨或組合而成:看圖寫事,由一張或幾張圖片組成,學生需要根據圖片講出一段故事,包括人物、場景、事情的起因經過結局等;看圖寫物,觀察圖片后描述出圖片中物體的外觀、數量、用途等;看圖寫景,用自己的語言將圖中景物生動描述出來;看圖講理,從圖片表面的內容,講出自己理解的、圖片所要表達出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低年級學生在尚未擁有足夠大的詞匯量和足夠深的思想時,要將簡單的圖片通過描繪、想象、編織、反省后形成文字,確實有一定難度。
3.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有限
看圖說話雖然是以簡單明了的圖片呈現,但是編題者是成年人,難免在畫圖和編題時采用成年人的思考方式。部分觀察能力有限的低年級學生,很容易曲解畫面本來想要表達的含義,造成偏題、跑題的現象出現;或是觀察不到圖畫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寫出的語句只停留在描述圖片表面,顯得單薄;或是沒有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并不能正確抓住圖片的重點所在,寫的語句類似“流水賬”;或是不能掌握多個圖畫之間的相互聯系,寫出的文字前后欠缺連續性和邏輯性。
4.低年級學生想象力欠缺
看圖寫話題目中,圖片內容有限,若學生只寫出圖片表面含義,寥寥幾句足夠將圖片內容描述清楚,成文單調平淡。此時需要學生發揮創造力,將圖片內容進行合理想象和發散,結合實際生活,加入自身體會和真情實感,在準確描述出圖片內容的同時加以想象力潤色,才能得到一篇好的看圖寫話。然而低年級學生想象力有限,在擴充文章內容方面仍顯不足。
二、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的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點教學建議:
1.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看圖寫話中,觀察可以說是最核心的部分,只有觀察透徹、全面,才能接收到圖片里的全部信息,進一步轉化為文字。所以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在真實而具體的場景中,感知身邊的人、事、物,慢慢培養思維能力,累積各種知識。日積月累,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會有顯著提高。觀察能力不僅在看圖寫話中至關重要,在低年級學生逐漸發展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過程中也是非常基礎和必要的。而針對看圖寫話,教師應當逐步引導學生,觀察應該整體而詳細,通過分析每一個細節,得出完整的結論;觀察應當有一定的順序,可以從上往下,或從左往右,或由近至遠,這樣可以防止細節遺漏;觀察應當分辨圖內元素的重要程度,引導學生關注圖中重點,圍繞中心開展想象,組織語言。例如要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等。
2.啟發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合理想象
前文提到,一篇好的看圖寫話離不開學生用想象力填充圖片本身內容,將平淡的圖片內容潤色成一段生動而富有感情的故事。在面對低年級學生時,教師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羽翼。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師認為:“寫想象中的事物并非離開兒童的生活與經驗。正是要從兒童的生活出發,貼近他們的生活,從他們親身經歷的,從周圍事物中獲得表象,在熱烈的情緒以及啟發下促其組合成新的形象。”[3]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面對圖畫時,結合自身日常生活,讓自己進入圖畫中的場景,想象如果是自己,應該會有怎樣的感受和想法,進而將自己所知所感表達出來,即可讓看圖寫話變得生動起來。
3.動筆寫話,提高看圖寫話能力
教師應當重視看圖寫話,在日常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多進行看圖寫話的實際練習,將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想象力結合起來,熟能生巧。在評價學生成果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單調的評級或評分,可適當給予點撥或鼓勵,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保持興趣,進而在不斷練習中,提高自己的看圖寫話能力。如堅持每天寫一兩句話,每周寫一兩篇日記等。讓不要著急,慢慢來,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突破這個瓶頸的。
三、結語
看圖寫話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對于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有著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然而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存在缺乏興趣、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尚缺等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耐心予以引導,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發揮想象力,鼓勵學生多動手,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麗燕. 小學低段看圖寫話現狀及對策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
[2]許梅. 基于對話理論的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 2016.
[3]劉鑫. 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方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