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流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也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做出了一定的改進。但由于受到多年來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很難脫離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全身心的投入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對課堂內容的把握仍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難實現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想改善這一問題,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實現課堂教學模式多元化,保證課堂內容的豐富性,不斷地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作出努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課堂
引言: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問題,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教學能力以及學科知識掌握能力,教師要秉承著為學生負責的理念來進行工作,教育事業是促進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只有發展好教育事業才能夠不斷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對學生施加有效影響,對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責任感是十分有利的。同時,近些年來提出了素質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人文素養對學生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要想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底蘊,教師一定要依據核心素養對課堂教學方式做出正確的改變。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固有觀念影響,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是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教師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增加知識的學習,所以往往會采用單一的講授法進行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由于教師在課堂上盲目的進行知識講授很容易忽視到學生的接受效果,從而導致教師講授的知識很多,但學生接受效果并不好的現象出現;第二是課堂內容的組織不夠豐富,受應試教育影響較大,雖然這些年提出了素質教育,但是素質教育提出的時間并不長,而且人們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認識并不夠深入,這就很容易導致人們站在素質教育大旗下,但實行的仍然是應試教育;第三是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大,學生的課業負擔大教師通常把學習時間,氛圍,課堂內的學習和課堂外的學習,而課堂外的學習,就主要是由家庭作業組成的,因此,許多教師將課堂作業是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部分,這就會增加學生的作業量,從而增大學生課業負擔,使學生難以獲得自主實踐,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基于以上的三點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做來實現高效化的小學課堂教學,不斷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呢?
二、如何實現高效化的小學課堂教學
實現高效化的小學課堂教學,其實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教師按照以下的四點來進行課堂教學的組織活動,實現小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指日可待。首先,針對學生課后壓力過大的問題,教師要合理減少作業量,安排趣味性的作業,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挖掘學科的樂趣,體會到滿足與快樂。其次,教師要改變課堂評價方式,實現課堂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這樣能夠讓學生得到個性化發展,正如孔子曾提到的“因材施教”。第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只有學生親身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他們才能夠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近而提高自己的學科學習能力。第四,教師要時刻關注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人說教師是學生在學校的負責人,但實際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多元的,教師要做學生人生路上的指明燈和學生心靈的傾聽者,師生關系更應是一種朋友關系,這樣做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學生只有信任教師,才能更好的跟隨教師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
(一)合理減少作業量,安排趣味性作業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掌握并提升語文素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語文知識。而一些大量的機械性抄寫的作業,雖然是為了鞏固積累語文知識,但過于枯燥乏味的作業很難激起學生學習語文作業的興趣。大量的作業并不能很好的提高學生們的語文能力,教師應該合理布置作業且作業具有意義,才能確保學生們高效完成。有意義的作業即增強作業的開發性和趣味性。由于小學生處于玩心比較重的年齡,加上被動學習乏味枯燥的文字,使得學習語文的趣味性不高。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安排具有開放性、趣味性的作業。例如,在課堂上講完《風箏》這篇課文,布置學生畫出或者做出自己心里面的風箏,并且描繪出自己的風箏,在實踐和創新中完成作業。這樣一來,不僅鞏固加深了課上所學的知識,還發揮了學生跳躍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這種開放性、趣味性語文作業不僅增強了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培養了語文能力,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同時也簡介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改進課堂評價方式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方式大多是單一的,以成績論高下一直是教師的教學評價原則,但是,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下,我們一定要對這種評價方式作出改進,教師可以由單一的評價方式一到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待學生,避免唯分數論,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實現個性化的發展,正如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的,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做到如此。
(三)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無論老師用何種方式進行教學,都不能忘記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而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又是學生的發展過程。要讓每個學生有所發展,教師首先要還給學生“主人”的地位,給學生留有充分的學習空間,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全員參與,學生能做到的教師絕不能代替,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主動探究新知的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實踐問題,就會不自主地表現出認真、緊張、自覺、主動、頑強的心理狀態,變老師教的“枯燥無味的東西”為“新奇有趣的東西”。也就是努力做到:學生能獨立完成的內容,就讓學生動腦、動手去完成;能獨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讓學生獨立完成一部分;能獨立完成一點點的,就讓學生完成一點點,真正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陶罐與鐵罐》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對話中體會到陶罐與鐵罐各自性格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分別代表陶罐和鐵罐進行一系列的表演,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更能夠體會到陶罐與鐵罐的主要特征,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這樣通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關注學生生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除了上述三點外,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做學生心靈的導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創設情景,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從而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結語
雖然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但相信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教師思想觀念的不斷改變,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形成,小學語文教學一定會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作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徐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心得[J]. 兒童大世界, 2019, (2)
[2]張永華.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優化小學語文作業[J]. 兒童大世界, 2019, (2)
[3]張欣. 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J]. 兒童大世界, 2019, (1)
[4]張秀琴.尋求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高效性的方法[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5第一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5
[5]王海蓮.廣開言路,快樂交際--淺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0(39):365-365.
[6]周玲玲.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J].情感讀本,2017,14(35):76.
[7]康文秋.立足生活走向生活激勵交際——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