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逐漸成了教學的主旋律。尤其對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引入新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勢在必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英語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初中英語;實踐策略
【作者簡介】張慧,宿遷市湖濱新區曉店初級中學。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因材施教,合作學習。通過對興趣、英語水平、教學情況、教學目標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考量為學生打造不同的學習方案。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法中的第一步。
首先,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不能簡單地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判斷目標,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這樣對學生的判斷是片面的、不準確的,很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分層的時候應該通過學生的興趣、能力、英語水平等進行綜合判斷,然后分級。
其次,在對學生做好分層的基礎上教師要做好對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工作。應該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均勻分配,通過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能力較弱的學生,一起參與英語學習過程中來。同時可以通過設立小組評優機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最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組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分層和分組的工作不是給學生“ 貼標簽”,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班級的整體水平進行階段性的調整,鼓勵低于班級平均水平的學生積極向上的同時也能夠鞭策能力較強的學生繼續前進。
二、教學目標分層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學習能力和進度,如果一味地以一樣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判斷不僅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失去自身的認知特點,對英語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對教學目標進分層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分層的過程中要注意一切以教學要求和大綱為主,無論定什么樣的目標都不能偏離基本的教學要求,必須在滿足基本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性對教學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集體的大木匾應該是一致的。
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分層的過程中不能將目標分的過于細致,這樣的做法會在一定程度上打磨學生的獨特性,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的機會減少,這樣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分層的目的,還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最后,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在其中的參與感。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同的,他們的認知特點、認知水平、認知能力是不統一的。一對多的教學模式注定了教師不可能為每個學生都量身打造教學方案,因此學生參與到教學目標分層的過程中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三、課堂教學內容分層
雖然教材內容是一致的,但不同的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層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進行。針對同一教學內容循序漸進的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選擇相應的難度自主進行解答和探索,對教學內容進行由淺入深的剖析,讓能力不足的學生接受更多內容的同時也給予了能力較強的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
其次,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來進行。將課堂內容轉變成更加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要求學生進行組內自由討論,根據自己的能力通過角色扮演、話劇演出等各種形式將教學內容表現出來。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方式進行教材內容的表達能夠讓學生在與同學的交流中不斷認識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對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這樣的做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四、課外作業分層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學生深入了解和鞏固課堂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千篇一律的統一作業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的,因此對課外作業進行分層很有必要。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自主性較強的作業來對課外作業進行分層,將作業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作業,從而分出不同的作業完成度;其次,教師可以布置自選作業,不硬性規定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在規定基礎要求以后給作業進行“加碼”,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作業難度的選擇。這樣的做法既不會是學習差的學生能夠產生挫敗感,也不會使學習好的同學產生自負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結束語
分層教學法對培養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還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現代初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徐明菊.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后慢班教學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