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生
【摘要】高中班主任在展開各項工作時德育教育是其中最根本的工作,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角展開教學和培養(yǎng),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時的價值體驗,這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即便在高三年級之中,進行德育教育也刻不容緩。本文首先對高中班主任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徑進行探究,然后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導向展開高三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中德育;班主任工作
高三學生學業(yè)壓力非常大,學生在高強度的備考階段仍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調節(jié)。高三班主任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僅僅需要重視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需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德育教育進行關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必經之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中的核心內容。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在教育時融入德育教育,能夠幫助中華民族更好地實現(xiàn)“中國夢”。
一、高中班主任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徑
高三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時,應該堅持兩項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德育優(yōu)先;二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導向展開德育工作。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育人
課程在高中階段占最主要的地位,也是學生進入高中深入學習的主要工作。學校的課程包括課堂上和課后,為了與文化育人進行區(qū)別,本次課程育人主要是指在課堂上進行德育教育工作。中學階段所有的課程目標體系都是在價值觀的背景下展開,語文、歷史、政治等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價值觀引導,數(shù)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則是包括了價值觀的應用和主題學習,這些嚴謹?shù)目茖W精神、保護環(huán)境教育、富有哲理的社會責任以及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但這些價值觀的目標在課程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一帶而過,尤其是在高三階段的教學,重視程度和實現(xiàn)程度較低。教學時根據學生活潑、敏捷的思維,教學時更多地考慮從知識的組織、傳遞中思考,從構建智慧的角度進行思考,再引導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思考,從課程和整個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向價值觀看齊。
2.管理育人
班主任相對而言對班級的管理工作有更多的研究和責任。管理本身就是一門具有價值的行為,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行為,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行為都具有深刻的價值藝術。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三個維度來看,班主任的管理應該基于個人層面,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社會層面和國家層面的意義。現(xiàn)代的學校應該是民主的,即便是高三的學生也應該有科學的管理、尊重道德和禮儀,成為當?shù)氐奈拿鞔怼_@三個維度的教育不是單一,而應該互相關聯(lián),互相作為前提進行教育。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導向展開高三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
高三的學生接受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從課堂中吸取和從班級管理中吸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導向,展開高三德育工作時,不能夠抽象地用語言進行表達,而是應該有具體的行為,這些行為是客觀的、真實的、具有價值的行為。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和實際案例,以活動體驗法和價值澄清法兩種方案,結合課程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途徑進行詳細分析。
1.活動體驗法
價值和行為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只從行為進行分析,價值范疇則不會被理解。由此看來,價值教育更多地應該通過富有價值因素的教育活動來幫助學生進行價值體驗,而不是灌輸、概念分析。基于一定的體驗后領悟某些價值范疇的意義,對其中的行為的意義進行體驗,這樣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受到價值觀的影響。但是高三的學生相對而言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所以班主任的德育活動教育,可通過課程的體驗進行。確定活動體驗的核心價值觀后,授課時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出濃郁的主題教育氛圍。比如,進行化學教學,首先介紹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和知名度,準備一段短視頻讓學生短暫的休息,也讓學生從情感上得到觸動,結束后從語言上進行凝練,引導學生思考為夢想而奮斗的意義和價值,也讓學生看到為國爭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正如某運動教練說的,我們每一次的比賽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這樣具有深深愛國主義情懷和青年奮斗情懷的詞句,班主任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和視頻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再從情感、價值觀上進行鼓勵,這也是一種活動的體驗,是精神上的觸動。
2.價值澄清法
對我國展開德育教育工作者而言,價值澄清法是一項比較陌生的教學方法,在英國則廣為流行。價值澄清法具有較為獨特的教學價值,其主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主張,價值觀的教育不是強行改變,而是幫助澄清。價值的教育就是在對話、反思中幫助澄清,至于是否改變則是根據個人而言進行選擇。之所以選擇這項方法,是因為這種方法能夠很好地避開灌輸式教育,是基于學生自己的立場,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引導教育,這對當前學生而言是較好的教育方法。當今學生非常有主見,大義大愛上他們能夠有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還是需要“小義小愛”。即便是高三班主任,也會遇到兩位同學打架斗毆違反校規(guī)校紀,這本身是非常不值得鼓勵的行為。高三班主任進行教育時,若僅從情感上感到失望并對學生進行批評,要求學生道歉,表面上將問題解決了。班主任若放下情感,客觀地引導學生思考:在動手的一瞬間,自身的情感是如何的?動手后看到一起相處三年的同學臉上掛彩,自己又是怎樣想的?在這樣的引導下,班主任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生動手的動機和理由,能夠從情感上引導學生明白,欺辱同學的行為是錯誤的,欺辱同學自己本身也很難過,下次可嘗試從其他途徑解決問題。這樣的價值觀引導,比武斷的強勢的進行教育更加有效。除此之外,還可從文化育人的角度展開,從榜樣示范法、案例討論法等多種措施上展開教育,筆者就不一一贅述,班主任可根據實際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之下,現(xiàn)代中學進行立德樹人是教育的立身之本,也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根本途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從課程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從價值澄清中引導學生思考價值思考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是高三班主任能夠實現(xiàn)的德育教育措施,也是有效的、科學的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1]童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高中德育工作問題探討[J]. 教師,2019(10).
[2]石中英.中小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方法[J].師資建設(雙月刊), 2017(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