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興榮
摘 要: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農業保險的推廣應用對于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助農增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四川省是我國農業保險首批試點省份之一,金陽縣目前也已開始實施農業保險,但是在實踐中受各種因素影響,其在推廣農業保險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本文在闡述這些困境的基礎上,探討金陽縣加大農業保險推廣力度的具體路徑,旨在為實現助農增收、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保險;金陽;推廣;路徑
一、農業保險概述
農業保險可分為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性農業保險兩大類。其中商業性農業保險不具有任何強制性、保險責任面較窄、賠付率較低等缺點,而政策性農業保險則主要是指根據一定時期的政府目標而建立的由政府委托專門的機構經營的非營利性的農業保險。從當前我國農業保險的實施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業保險主要以政策性農業保險為主,因此本文探討的農業保險也以政策性農業保險為主。
二、金陽加大農業保險推廣力度的必要性分析
金陽地處大涼山南麓,金沙江北岸,屬于全國深度貧困區之一,也是農業縣,其主要經濟作物是青花椒。“金陽青花椒”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目前全縣有34個鄉鎮,其中26個鄉鎮宜種植青花椒,總種植面積100多萬畝,掛果的有45萬畝左右,青花椒年產量7000噸左右,產值3億元。金陽縣之所以有必要加大農業保險的推廣力度,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青花椒的收益主要受氣象環境影響較大,若春季雨水多則當年的青花椒收成就好,反之則會因此而減產,若在秋季青花椒成熟時雨水過多,則青花椒采摘不下來,氣象環境成為影響當地青花椒收益的關鍵因素,椒農的利益難以保障,有必要通過推廣農業保險來加以保障。
三、當前金陽在推廣農業保險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
從金陽縣青花椒特產在種植采摘過程中的氣象風險因素來看,推廣農業保險十分必要,但是從當前的實踐情況來看,該方面的保險業務較少開展。在此我們分別從農戶、保險公司和政府部門三個角度來對金陽縣在開展農業保險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加以闡述。
(一)農戶方面的困境
農業保險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我國推廣應用的時間較短,其對農戶的增收效果缺乏較為典型的范例和表現,從而使得農戶在參加農業保險方面存在兩個方面的困境:一方面,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的意識較為欠缺,即金陽縣的青花椒種植歷史較長,當地農戶多數都積攢了一定的種植和抗風險的經驗,因此,在保險公司和政府在對農業保險宣傳時,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經驗來降低損失,沒必要參加農業保險來進行保障,從而對農業保險的推廣形成了阻力;另一方面,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多數農戶的年經濟收入不高,因此在保費支付方面存在較大壓力,從而造成農業保險推廣受到阻礙。
(二)保險公司方面的困境
農業保險在我國實施時間較短,同時由于被保險對象受自然災害等不利條件影響的可能性較高、規模較大等因素的制約,當前保險公司在開展農業保險過程中存在兩個方面的困境。一是農業保險的高風險、高成本和高賠付使得保險公司開展業務的積極性不高,即多變的自然環境和不同的地域性對保險標的影響較大,導致保險費率難以確定,不同質量的農產品難以統一費率,同時加上農產品風險的發生具有伴生性,一種風險的爆發容易引起其他風險的產生,從而增加保險標的受損面積,從而使得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的意愿不強:二是保險費率的厘定缺乏較為專業的從業人員,即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缺乏身后的農業知識根底和充足的數據支持,從而在厘定保險費率時存在較大障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保險公司經營農業保險的積極性。
(三)政府方面的困境
當前金陽縣在推廣農業保險的過程中,政府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農業保險的補貼品種較為單一,保障力度較為欠缺,即由于農產品的地域性和多樣性特征使得金陽縣的農業保險補貼品種范圍較窄,保障力度較為欠缺;另一方面則是農產品在種植過程中易受自然氣象條件的影響,而且其價格受質量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從而使得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險額度較低,使得農戶在需要保險償付時所得到的賠償往往遠低于其遭受的損失,造成多數農戶感覺農業保險買與不買差別不大,從而加劇了農業保險的推廣難度。
四、加大農業保險在金陽推廣的具體路徑探討
如上文所述,金陽縣在推廣農業保險的過程中,農戶、保險公司和政府三方面均存在一定困境和難題,從而在一定程度產生了阻力,影響了椒農利用農業保險規避種植收益風險的積極性。在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以及農業保險的相關理論知識,建議從如下角度采取措施來加大農業保險在金陽的推廣力度。
(一)提升農戶的參保意識
提升農戶的參保意識是農業保險在金陽縣大面積推廣的關鍵內在因素。在實務中要提升農戶的參保意識,需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是細化農業保險的宣傳工作,即在進行農業保險的宣傳工作時,要結合當地的實際采用對農戶最有用且最易接收的方式進行宣傳,必要時可讓一些生產經驗豐富的農戶或者種植規模較大的農戶帶頭參保并進行宣傳,利用農戶的“從眾心理”和“領頭羊”效應來強化宣傳效果;二是針對部分農戶年收入較低,不愿意參保支付保費的現象,筆者建議采取兩種方法,其一是由政府出臺政策對該一些確實難以支付保費的農戶進行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其二是可以在保險合同中約定待農產品收獲銷售之后再行支付保費,以解決農戶支付保費的壓力。
(二)保險公司進一步改革農業保險制度
針對保險公司在開展農業保險過程中存在的困境,筆者建議其可從改革農業保險制度人手來加以改善:一是對農業保險模式進行創新,即保險公司可結合金陽縣的青花椒農產品在種植以及采摘過程中潛在的氣象環境風險因素設計農業保險產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保費和理賠比例的確定,以滿足金陽縣在青花椒種植過程中的特殊化的農業需求:二是設置較為簡單化、流程化的理賠操作程序,改善保險服務質量,即針對農戶普遍知識層次結構較低的現狀,可以在理賠過程中不要求其記錄受災具體情況,在受災后由政府、保險公司和農戶共同勘查現場并判斷損失進行理賠,在提高理賠效率的同時轉變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識;三是在每個村的村委會設置保險聯絡點,這樣既能加強保險公司與農戶和政府之間的合作交流,同時也有利于業務人員熟悉和掌握相關險種的農產品知識,進而為保險費率的厘定提供支持。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針對金陽縣在推廣農業保險過程中政府方面的困境,筆者建議從三個方面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強化政府職責,即對農業保險政策進行完善,建立較為健全的農業保險新產品創新審核機制,擴大保險補貼的品種范圍以提高保障力度;二是形成依托商業保險公司為運營的特定組織架構以增加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機制,從而為保險額度的提高創造客觀條件,提高農戶在遭受損失時獲取的保險賠償額,進一步激發農戶的參保積極性:三是加強政府監管,即對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的合規性以及保險補貼的流轉渠道進行財政監督,切實保障農戶的利益。
五、結束語
本文結合金陽縣的青花椒種植,探討了該縣在推廣農業保險的過程中在農戶、保險公司和政府三個方面存在的主要困境,并就此分別從提升農戶的參保意識、保險公司進一步改革農業保險制度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個角度提出相應的推廣路徑,意在提高金陽縣的農業保險實施力度,為椒農的增收提供有效保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倪傳焱,王玨.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施現狀及優化路徑——基于上海市X村的實地調研[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 12).
[2]鄭軍,王啟敏.農業保險與精準扶貧:發展困境與改革創新[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
[3]陸亞琴,王峰,馬愛民,潘國云,劉宗陳,吳陶玲.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如東縣西蘭花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與推廣措施[J].現代園藝,2018(7).
[4]唐玉瓊.政策性農業保險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審計報,2018(6).
[5]王曉珊.四川省農業保險發展問題研究——以岳池縣為例[J].環渤海經濟嘹望,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