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理
摘 要:現在我國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是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高校有義務為社會輸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高質量人才。而高校資助工作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重大。現如今,我國高校資助工作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這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新時代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現狀和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學生;資助工作
一、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相關內容
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概念:高校學生資助政策,主要是把一般的資助理念、各類資助的方法以及資助手段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稱為大學生的資助體系。通過獎學金、助學金等方式來資助家庭困難的在校大學生。
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實施范圍:公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的在校生,其中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大學生可以享受國家資助政策。
二、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發展及現狀
1、資助體系不斷完善,資質方式多樣
我國高等教育已建立起“獎、助、貸、勤、免、補”等多種資助方式,加上社會力量資助的補充,形成了“6+1”的獎助體系。“獎”的項目主要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助”的項目主要有國家助學金;“貸”的項目主要是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勤”的項目主要是勤工助學;“免"主要指學費減免。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通過各種渠道資助眾多經濟貧困的大學生完成學業。
2、設立管理部門,明確受助對象
國家就大學生資助工作這一問題,明確各高校的具體負責人,設立專門的助學管理部門,專門負責助學學生信息采集、確定獎助學生評選標準和等級以及對提交申請的高校學生進行審核,并規定要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再由班級和輔導員等相關人員進行認定,走正規的篩選程序,從而確保政策的有效且公平地實施。
3、獎助學生比率較高,覆蓋較為全面
目前,高校獎助學金體系完善,覆蓋面廣。學校共設立了四大類獎助學金,共計29項。在校大學生通過認真學習、努力拼搏,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約35%的學生可以獲得各類獎助學金。有為德、智、體、美特別優秀的學生設立的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設立的專項獎學金;還有來自社會各類企業提供的企業獎學金。
三、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
1、貧困生認定缺乏科學統一標準
當前高校貧困生主要由學生家庭所在鄉鎮街道民政部門對其家庭經濟情況進行認定,其家庭實際經濟情況難以判定。部分高校簡單的按照人數來規劃貧困生資助指標,而沒有深入學生群體進行調查,貧困學生身份認定標準缺失,也導致大學生資助工作有失公正, 所謂“精確幫扶”,就此流于形式。
2、誠信不足,違約頻出
助學貸款工作是我國高校資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從近幾年學生還款的情況來看,部分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對還款的重視程度不夠,各類違約、不誠信現象層出不窮,個人誠信不足,對我國高校資助工作的開展產生嚴重阻礙。
3、忽視貧困生的心理教育
我國對大學生的資助過于注重物質層面的幫扶,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精神教育。多數大學貧困生的家庭環境、生活經歷,讓其承受著較大的壓力,經濟上和他人的差距,易導致他們產生自卑、孤僻等心理問題;有的學生由于經常獲得資助,從而產生依賴心理,將資助花費在與其他同學育目攀比等方面。
4、資助力度不足,資助來源有限
目前高校學生資助資金來源渠道非常有限,主要包括:國家專項經費、學校自身資助經費以及社會團體或個人資助。對于一些普通的地方高校來說,自身正處在發展建設時期,除了按國家規定設置專項經費用于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外,很難再拿出額外的資金支持學生資助工作。而社會資助,特別是企業對困難學生的資助,通常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很難全面保障困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
四、解決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問題的相應對策
1、嚴格審核材料,完善審核制度
高校要依托國家資助政策與管理辦法,采用電話、成立普查小組、臨時抽查、深入家訪等不同方式對學生提交的材料進行嚴格審核,對不符合申請條件、材料弄虛作假的退回申請。高校可針對自身情況,建立可實時更新的貧困資助系統,對學生生活實況進行跟進與更新,增加資助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又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成本。
2、建立大學生信用機制
針對高校學生不按合約交還貸款的信用問題急需建立一個信息共享機制,在網絡上對申請貸款的學生的信息進行存檔和備案,同時對社會和用人單位開放信用查詢系統,嚴肅嚴格把控大學生借貸還貸的信用指標,助于銀行及時收款,也將信用作為評定大學生能力的一個方面。
3、加強貧困生思想教育,落實輔導員人文關懷
高校應不斷強化思想政治隊伍,強貧困生榮辱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核心觀、價值觀,從正面引導他們。輔導員通過定期與經濟困難大學生開展一對一談心,掌握家庭經濟困難生的第一手資料,從而在開展認定工作中更具時效性、務實性和針對性;用自己的優良品德感染學生,傳遞溫暖與愛,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感恩情懷。
4、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高校應當重視和利用校友資源,與校友保持良好的聯絡,定期拜訪校友企業,組織校友活動,增強校友凝聚力,邀請優秀校友回母校開展講座,給學弟學妹傳授寶貴經驗。另外,每年的招聘會也是高校宣傳自己的窗口,高校應當利用各種方式加強自身宣傳,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交流,適時提出捐資助學邀請。
五、結語
本文介紹了我國高校學生資助的發展歷史,分析了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現狀,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從社會和諧穩定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 大學生資助工作對提高社會人才總體素質、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大學生資助工作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希望本文可以給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發和參考,拓寬貧困大學生資助工作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張明,毛浩蓉.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訊,2019(27):182-183.
[2]秦昌建.高校貧困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9(08):64-65.
[3]張倩.大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9(0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