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芬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要求各學科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采取多樣的方式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文化意識,提升文化品質。道德與法治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其中蘊含著大量的傳統文化內容。本文將以傳統文化孝老為例,就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實現孝老教育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傳統文化;孝老教育;教育問題;教育對策
傳統文化教育是新課改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百善孝為先的國家,孝老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文化教學的重點。但是,就當前的小學道德與文化孝老教育情況來看,還存在著重視程度不高、孝老對象單一等問題。下面,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探尋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而真正地將孝老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落地生根。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孝老教育問題
(一)對孝老教育重視程度不足
在當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深受以知識為本教育理念的影響,將講知識作為教學的重點,忽視了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在講到敬老愛老等內容的時候,也是以教材中的知識點為重點,對其中的孝老內涵一帶而過,簡單地告訴學生我們要敬老孝老。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教師如此說教下,其盡管會意識到我們要敬老孝老,但是為什么要敬老孝老,怎樣敬老孝老是知之甚少的。面對此問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敬老教育,還要深入到教材之中,挖掘知識背后的敬老孝老內涵,以多樣的方式將其展現在學生面前,真正地使學生受孝老教育的熏陶。
(二)對孝老對象認識單一
在當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盡管一些教師在傳統文化教育要求的指導下,將孝老教育引入到了教學實踐中,會組織學生幫父母洗腳、幫父母捶背等活動。但是,這些活動開展的對象是父母。因為大部分小學生的父母的年齡在30~40歲之間,他們身強力壯,無法使學生在體驗中感知到老年人的體能在不斷地下降,他們的生活存在諸多的不便。由此可以看出,如此創設的活動并沒有使學生真正地對那些需要扶持的老人給予關注和關愛,孝老教育存在明顯的不足。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孝老教育對策
(一)挖掘孝老內容
孝老內容的挖掘是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開展中有效滲透孝老教育的關鍵和基礎??v觀我們所使用的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其中蘊含著大量的孝老內容。但是,教材中所呈現的這些孝老內容與知識內容是融合在一起的,這就需要教師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透過道德與法治知識,挖掘其中的孝老內容,從而吃透教材,打好孝老教育基礎。以一年級上冊為例,我在分析教材的時候,發現第一單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中都包含著孝老內容。如,在《我是小學生啦》這一單元,“開開心心上學去”這一課題中的“愛新書,愛書包”這一欄目中,有一個小女孩說道:我的書包是奶奶親手制作的。該內容旨在引導學生學會珍惜長輩的勞動成果,學會感恩長輩對自己的關愛。在“路上的溫暖”這個欄目中,奶奶舉著傘為小女孩遮風擋雨。如此豐富的孝老內容的挖掘,不僅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還可以為孝老教育指明方向。
(二)多樣展示內容
在挖掘了孝老內容之后,教師接下來要做的是探究如何將這些內容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使學生在此熏陶下,樹立孝老意識,踐行孝老行為。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教師還一味地采取說教的方式,將引導學生走回傳統學習的老路,甚至會使學生對此產生排斥,得不償失。新課改的實施為我們帶來了大量新穎的教學方式,如情境教學、生活教學、問題教學等。教師在滲透孝老教育的時候,不妨實現對這些現有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以此使學生在多樣活動體驗中,感知孝老內涵,樹立孝老意識。以“讓我們的家更美好”為例,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且蘊含著幫助家人,肩負家庭責任這樣的孝老內容。對此,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調動其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地列出家庭清單,展現自己和父母、祖輩在家庭生活中需要承擔的責任。在列清單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幫助父母做家務、照顧祖輩納入其中,以此在認知自身的家庭責任的過程中,為孝老行為的踐行指明方向。
(三)組織實踐活動
孝老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施,其不單單需要學生養成孝老意識,還需要自主踐行孝老行為,從而促進其孝老意識的不斷增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打破教材、課堂的限制,為學生設計多樣的實踐活動,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從而在自我感知、自我經歷中,學會孝老。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重視傳統文化教學,并深入到教材中挖掘知識背后的孝老內容,以此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同時借助多樣的方式,組織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下,感知孝老內容,踐行孝老行為,從而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孝老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孝老意識,提升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章樂.兒童立場與傳統文化教育——兼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2018(8).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