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元
【摘要】小學德育大綱當中表明小學每一門學科都是對學生開展德育的途徑,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樣,小學科學教學也是一種必要的育人途徑。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把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為未來的科學家,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本文主要參考了當下小學科學教學的現狀,具體分析了小學科學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夠對小學科學教學育人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育人途徑
小學各門學科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素質,科學教學也是如此,而向學生傳遞科學文化知識,幫助學生培養科學文化素養的重要角色便是教師,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和正確地在科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是關鍵所在。
一、現階段小學科學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現階段仍然有很多小學不重視學生的科學教學,認為科學教學沒有太高的價值,反而過于重視學生語數外學科的成績,把語數外當成是主要學科,從而無視了科學教學。這一點從課程表的安排便可以明顯看出來,語數外學科安排課程較多,科學學科安排較少甚至有些學校選擇性地跳過,用語數外來頂替。學校不重視,教師不重視,學生更加不重視,就算有課程的安排,學生也會當成是自習課,轉而去完成教師安排的其他科目作業。由此可見,因為各方面的不重視,學生根本得不到科學素養的熏陶,同時還會對作業任務量較大的其他學科產生厭惡心理,不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教學資源匱乏
小學生的科學教學是一門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學科,主要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需要一些基本的科學器材。但是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很多學校缺乏相關的教學器材,設備較為短缺,只有極少的學校為科學教學建造了實驗室,但是因為學生數量多,實驗室較小,并且器材數量有限,所以實際應用也比較少。因此很多安排科學課程的學校在學生的教學方面也僅僅是依靠教師的口頭教學,幫助學生進行記憶,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的實踐活動,影響科學教學的成果。除此之外,很多學校缺乏相關專業的科學教師,沒有合格的科學教師也很難保證學生的科學教學效率。
二、小學科學教學育人的合理途徑
1.轉變觀念,提高重視。要想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傳遞科學知識,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提高重視,只有態度和觀念轉變了,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育人途徑的探索。作為學生教育的圣地.學校應該走在最前面,轉變以往的態度,合理安排小學生的科學課程,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另外還需要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安排實驗室的建立,并且還要為實驗室引進相關的設備器材,以供學生進行實踐,做好學生科學教學的后備軍。作為學生科學文化的傳遞者,教師也應該重視起來,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科學素養,及時學習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另一方面也要在課前做好教案,合理安排學生進行科學實踐。
2.依靠榜樣力量育人。在小學的科學教學當中會出現很多的科學名人,而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育人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地向學生介紹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介紹他們的探索歷程和偉大貢獻,告訴學生自己本身就是國家的未來,長大了也要為國家的科學事業做貢獻,讓學生產生一種敬佩感和責任感。
3.依靠教學內容寓意育人。小學生的科學課本上面有很多德育方面的隱含因素,教師需要將這些隱含的因素充分地挖掘出來展示給學生,要用科學文化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比如在學習“神舟五號飛上太空”方面知識的時候,課本只是在介紹有關內容,而教師就應該將其中隱含的德育因素挖掘出來,告訴學生這就是科學的發展,正是因為科學的發展,才有了這樣的進步,才能夠不斷滿足人類的偉大夢想,讓學生感受到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還會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4.依靠教學內容的滲透育人。在小學科學的學習和教學當中,需要教師利用教學內容不斷地進行滲透,也就是說要在科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實踐活動或者是理論講解讓學生能夠耳濡目染,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較高的素質。比如在學習“種子的萌發”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種子的種植,在種植過程當中體會種子萌發的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種子的種植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健康萌發,另一種就是種子腐爛。對于成功種植的學生來講是高興的,對于那些種植失敗的學生來講是疑惑的,為什么自己的就會失敗哪?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總結,種植成功是因為這些學生比較認真,有耐心,掌握了種子萌發的科學,以此來告訴所有的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細心和耐心。
5.依靠實踐和理論相結合育人。小學科學當中會涉及很多的實驗,這些實驗的類別很多,可以說是其他學科的綜合,數學、生物、化學和物理等都會有所涉及,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對應的實踐,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科學不僅僅只是一門學科,也而是其他學科的綜合應用,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結語
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而科學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育人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因此探索更加合理和高效的育人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要從學生的本身出發,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規劃。只有循序漸進,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夠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孟雪.試論小學科學教學中德育導師育人途徑[J].好家長,2018(24).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