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學
- 優化課前學習 助力科學教學
;課前學習;科學教學;小學高段[中圖分類號] G62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15-0073-04一、現狀點擊:課前學習低頻率、低效果、缺指導課前學習是整個學習程序的第一步。如何開展有效的課前學習,使其對課堂教學起到促進作用,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縱觀小學科學教學,課前學習鮮有問津,且存在不少問題。為全面了解小學高段學生的科學課前學習情況,筆者對本校高段學生進行了課前學習的問卷調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4年5期2024-06-18
- 在科學教學中落實學科融合理念的實踐探索
育理念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施,有利于推進科學課程改革,提升科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在學科融合理念下開展科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銜接教學,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合輔助科學教學,精選現實生活中的科學資源融入科學教學等做法,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有效方式。這一做法也是當前我國科學教育方式變革方向,融合多學科知識與技術開展科學教學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首選模式。【關鍵詞】學科融合 科學教學 素養 實踐探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4年2期2024-06-17
- 讓有效討論助力學生科學思維發展
。【關鍵詞】科學教學 有效討論 討論型課堂 科學思維物理學家海森堡曾指出,科學源于討論,扎根于交流。從古至今,交流討論一直是促進知識傳播、觀念交融、思維提升的有效推動力。在現在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若能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堂討論,勢必能碰撞出不一樣的思維火花。尤其在科學課堂上,將有效的討論交流和實驗活動探究進行有機結合,對于提升科學思維、涵育科學素養至關重要。一、從“動手”到“動腦”,一個關注點的轉變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科學教育越來越受重視,越來越多的教育教學工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4年5期2024-06-16
- 探尋幼小科學教學有效銜接點
為了確保幼小科學教學的順暢銜接,本文在闡述幼小科學教學有效銜接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銜接策略,以期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提供有益的參考,促進幼小科學教學的有效銜接,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關鍵詞〕? 幼小銜接;科學教學;銜接點〔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16? ? 109-111科學教學作為培養幼兒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小學科學 2024年16期2024-06-03
- 探究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科學教學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07-0029-02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不斷貫徹,小學教師已逐步意識到核心素養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課程,科學課堂不僅可以利用有趣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使其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課程版 2024年3期2024-05-25
- 小學科學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分析
在現代化小學科學教學中,適當滲透多元智能理論,有助于小學科學教師改善教學現狀,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其科學素養。文章將立足于這一前提,簡述多元智能理論的定義與內涵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深入探索多元智能理論下小學科學教學優化的具體手段,以供相關小學科學教師參考和借鑒。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小學教育;科學教學1983年,美國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正式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其認為每個人都擁有8種不同智能,分別為語言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邏輯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2期2024-05-10
- 淺議如何設計具有探索性的科學課堂
堂。關鍵詞:科學教學;探索性;科學課堂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5-0043-04小學科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所獲得思維方式與研究技能應用到生活實踐中,進而實現自主思考與探索的學科,而科學課堂是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習得實踐技能、發展探究思維的主要途徑。傳統的科學教學一般以教師自己對這節課的預設為主線,按設計好的上課目標和實驗步驟開展教學。這樣的科學教學沒有探索
考試周刊 2024年5期2024-05-07
- 德育在科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忽略的作用。科學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中加強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和價值觀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德育在科學課堂的滲透策略,以供參考。關鍵詞:科學教學? 小學教育? 有效滲透? 德育一、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思想教育以往小學科學教師僅借助教材進行課堂教學,該種教學形式有些單一,學生很難理解抽象、復雜的科學知識,不利于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而信息化技術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將其引入到小學科學課堂,靈活應用多媒體設
《學習方法報》教學研究 2024年28期2024-04-29
-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現狀調研及思考
;小學教學;科學教學;學業質量作者簡介:徐兆燚(1988—),女,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程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科學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包括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等方面[1]。一、存在問題分析在認真研讀相關政策和文件之后,常熟市教育局教
教育界·A 2024年7期2024-04-14
- 科學教學游戲化的途徑
幼小銜接;科學教學;游戲化〔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9? ? 118-1203~6歲幼兒,雖然已經有較長時間的幼兒園學習經驗,但其并未正式接觸過課堂,針對該情況,為更好地完成學前教育目標,教師需立足幼小銜接背景做好一系列啟蒙工作。考慮到幼兒年齡和心理特征,在參與游戲活動時主觀能動性可被充分調動,所以在展現和講解科學知識時,教師
小學科學 2024年9期2024-04-02
- 開展傳感器實驗提高學生數據素養的探索
展。關鍵詞:科學教學;傳感器;數據素養具備良好的數據素養是科學家潛質之一。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中,收集數據是重要的探究環節。數據是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基礎,是學生觀察、探究并對事物性質作出合理解釋的依據。一、開展傳感器實驗對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意義重大科學課程重視對學生統計與分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數據分析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讓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觀察現象,建構科學概念,形成科學觀念。這樣才能彰顯數據的價值。傳感器作為科學實驗的新型測量儀器,它是
中小學數字化教學 2024年1期2024-03-22
- 新課標下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
;核心素養;科學教學作者簡介:嚴明(1979—),女,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實驗小學。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進步,使學生最終成長為真正有用的人才。核心素養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如鑒賞能力、文化理解、創新實踐、自主創作能力等。學生只有具備系列核心素養,才能持續高效地提升美術綜合水平,最終順利達成預想的學習目標。基于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承擔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任。從當前教育教學現狀可知,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重要
教育界·A 2024年1期2024-02-20
- 項目式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式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模式,它能夠激發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項目式學習模式,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將項目式學習貫穿到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協作式學習。文章以“我是小小氣象員”為例,對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項目式學習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究。【關鍵詞】科學教學;項目式學習;應用;策略【中圖分類號】G623.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
甘肅教育 2023年24期2024-01-31
- “問”之有道?智慧生焉
在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中,經常出現提問指向性不清、層次性不強、開放性不足等問題,導致學生出現不敢回答、不會回答、不想回答的現象,進而影響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反之,在教學設計中精心運用提問藝術,明確指向、重在啟發、注重趣味、巧妙分層,對訓練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影響。【關鍵詞】科學教學 課堂提問 教學策略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好的問題對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3年12期2024-01-06
- 科學教學銜接的連貫性與過渡性研析
現實意義。而科學教學又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引領幼兒科學興趣、意識、技能等發展的關鍵,更是確保孩子進入小學后進一步塑造科學素養的核心。因此,教師應從幼小銜接視角出發,開展對科學教學銜接策略、手段、途徑的探索,以此來確保科學教學銜接的連貫性與過渡性。〔關鍵詞〕? 幼小銜接;科學教學;連貫性;過渡性;研析〔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
小學科學 2024年2期2024-01-05
- 尋找幼小科學教學的有效銜接點
。有效的幼兒科學教學能夠保證幼兒獲得必要的知識,促進幼小銜接順利實施。為此,教師應加強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落實好科學教學活動,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和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基于此,本文分析在幼兒科學領域教學活動中實現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尋找幼小科學教學的有效銜接點,并且提出與之相應的有效措施。〔關鍵詞〕? 幼小銜接;幼兒教育;科學教學〔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
小學科學 2024年2期2024-01-05
- 以新課標為引領 打造優質小學英語課堂
語;新課標;科學教學作者簡介:吳晨曦,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第四中心小學。在新課標背景下,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所擔負的教學任務更加艱巨,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多元、科學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養等大幅提升,最終達到較高水平。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認識到教學要求與目標應有所轉變,并為做好相關教學工作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從結果來看,相關教學活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影響了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需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7期2023-12-28
- 微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力 微實驗 科學教學 教學進階現代教育學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自己發現、探索、研究,因為這種發現最深刻,也最容易把握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實驗。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選擇取材廣泛、步驟簡潔、時間短、綠色環保、學生主體體驗性強的微實驗,讓學生獲得認知發展。筆者以“水的浮力”教學為例進行說明。一、學什么—教材分析“水的浮力”是《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水”主題下的綜合單元。從知識基礎
中國教師 2023年12期2023-12-20
-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科學“情智課堂”教學實踐
。【關鍵詞】科學教學 核心素養 情智課堂科學“情智課堂”著力于喚起學生真摯的情感,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情感更豐富、更高尚,讓學生智慧更靈動、更豐厚。“制作‘簡易小馬達”是對《神奇的小電動機》一課的拓展與延伸。通過開展設計制作“簡易小馬達”的相關活動,結合科學“情智課堂”“入境—感知—探究—拓展”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嘗試、閱讀、思考、設計、制作、展示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小馬達”的結構與原理。本課的研究對象是“小馬達”,利用“小馬達里面有什么?”“為什么通電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11期2023-12-19
- 小學科學核心素養提升的路徑
;核心素養;科學教學作者簡介:馬業永(1974—),男,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徐寨鎮中心小學。張世洪(1973—),男,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徐寨鎮中心小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引入實踐教學,并設置豐富的教學內容等,以此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引導,使學生在科學學科學習中獲得知識,實現多方面能力的不斷提升。一、小學科學核心素養內涵新課標中提出了“科學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總目標。而小學科學
求知導刊 2023年30期2023-12-11
- 趣味性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學科認知。在科學教學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搜集實驗素材、創新實驗形式、優化實驗組織、延伸實驗內容、實驗生活對接等策略,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實現科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關鍵詞]科學教學;趣味性實驗;應用[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7-0081-03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入一些趣味性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在生活中進行實驗操作,學生的參與熱情更高,其實踐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9期2023-11-29
- 試論美學理解視角下的科學教學
? ?要: 科學教學存有三種學習理論視角,分別為概念理解、話語理解與美學理解。相比概念理解與話語理解,美學理解超越了前兩者分別指向的認知與社會范疇,體現了人之為人的美學維度。在特征上,基于美學理解的科學教學追求美感經驗,開展基于觀念的探究。在實務上,基于美學理解的科學教學可采取“明晰關于美感經驗的教學目標—確定用于探究的觀念—開展基于觀念的探究”實施框架。關鍵詞: 科學教學;概念理解;話語理解;美學理解;美感經驗;基于觀念的探究科學教學一直以來強調學科知識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 2023年3期2023-11-24
- 科學史的教育價值及其融入科學教學的實踐探索
科學史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價值,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關鍵詞】科學史 科學教學 科學探究【中圖分類號】G61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14-62-03有效教學是中學科學課程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融入科學史有助于提高科學教學的有效性。目前仍有一些教師未認識到科學史的教育價值,忽略了將科學史融入教學。馬赫曾指出:“沒有任何科學教育可以不重視科學的歷史與哲學,它們都有賴于科學文化這個堅實的后盾。”[1]在高等教育研究中,
基礎教育研究 2023年14期2023-11-03
- 基于深度學習路線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
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關鍵詞:深度學習 幼兒園 科學教學 活動設計 實施研究基于深度學習路線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將有助于為幼兒提供更有趣、更有啟發性的科學學習體驗,引領走向探索未知的旅程。通過深度學習的教學方法,我們希望幼兒能夠在快樂學習中感受科學的魅力,培養科學思維,發展自主學習的意識,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幼兒園大班科學教學活動設計(一)設計原則在幼兒園大班科學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我們堅信,啟發幼
小學生學習指導·當代教科研 2023年5期2023-10-03
- 淺談如何在科學教學中有效使用可視化虛擬教學終端
。【關鍵詞】科學教學 教學可視化 虛擬教學終端 沉浸式學習真實的情境創設、探究問題的設計、真實活動的體驗是科學課堂改革的三大重要步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技術工具被運用到教學中,zSpace MR可視化虛擬教學終端就是其中之一,其具有可視化的特點,能引領學生走進一個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體系,為學生主動思考、分析、驗證等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載體。在課堂上,師生可以通過zSpace MR硬件設備在構建的虛擬、可交互的教學環境中進行沉浸式學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3年8期2023-09-18
- 基于批判性思維培養視角下的小學低段科學教學探究
;小學低段;科學教學批判性思維是指人根據一定的評價思維對某一事物進行的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技能,又是思維傾向的一種,被認為是高階思維培養目標之一[1]。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7~11歲為具體運算階段,其中小學低段的學生普遍為7~9歲,他們處在具體運算的初始階段,可以進行簡單的分析、反思和創新,具有培養批判性思維先天條件。批判性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特征,科學研究需要批判性思維與批判性精神。小學科學教師應在教學中關注批判性思維培養,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3年1期2023-09-07
- 德育在科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忽略的作用。科學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中加強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和價值觀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德育在科學課堂的滲透策略,以供參考。關鍵詞:科學教學? 小學教育? 有效滲透? 德育一、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思想教育以往小學科學教師僅借助教材進行課堂教學,該種教學形式有些單一,學生很難理解抽象、復雜的科學知識,不利于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而信息化技術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將其引入到小學科學課堂,靈活應用多媒體設
《學習方法報》教學研究(理綜) 2023年27期2023-09-05
- 從科學教育角度關注幼小銜接
式方法,優化科學教學內容,做好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銜接工作,促進幼兒通過幼兒園教育能夠更好地接受小學教育。幼兒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所以,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制定科學教學方案,在提高幼兒學習能力與生活技能的同時,促進幼兒能夠開始獨立思考,由接受幼兒教育逐漸轉為接受初級教育。本文從幼小銜接的意義和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提出在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科學教學的策略。〔關鍵詞〕? 幼小銜接;幼兒園;科學教學〔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
小學科學 2023年20期2023-08-27
- 基于跨學科概念的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融合
要】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有較多的學習活動涉及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的融合,二者融合的實質是要讓學生學會進行科學知識的數字化學習。本文通過對初中科學數字化學習及其意義的介紹,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數字化學習與科學教學提出了新的展望。【關鍵詞】新課標;跨學科;信息技術;科學教學;數字化學習【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671-7384(2023)08-078-03科學課程設置的13個學科核心概念,是科學課程的核心內容,學生通過對核心內容的學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6
- 探討微課與科學教學的深度融合
勢,使微課與科學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關鍵詞:微課;科學教學;教學策略;小學教學作者簡介:種莉娜(1981—),女,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龍潭實驗學校。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微課逐漸被推廣到課堂教學的創新應用當中。對微課進行探索與應用,可以發掘并推廣各個學科的典型案例及優秀的教學經驗,縮小各個地區的教育水平差距,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教師在小學科學課上巧用微課教學,挖掘微課的教學優勢,可以有效提升科學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一、充分利用微課的時
求知導刊 2023年17期2023-08-25
- 一種以小學科學課程為基礎的學科育人方式
,闡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基于江南博物課程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從課程定位上看,本課可作為科學拓展活動,落實國家課程校化;從課程價值上看,其精神目標與家國情懷相契合;從課程實施上看,教學通過體驗式學習、實踐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探究內容中滲透人文風韻,在任務驅動中強化情感認知,在實踐交流中深化情感體悟,在拓展應用中升華情感體驗。【關鍵詞】科學教學 家國情懷 博物課程一、課程定位:國家課程校化的有效落實(一)落實國家綱要,環境立體浸潤2014年4月,教育部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7期2023-08-12
- 概念圖梳理法:讓科學知識結構化
。【關鍵詞】科學教學 概念圖 知識結構化新課改以來,科學課程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理解而教”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新口號。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在新課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知識,也有許多學科的教師將概念圖運用在了學生習得新知后的梳理過程中。筆者在思考一個問題:同樣是應用概念圖來梳理新知,科學學科更應關注什么?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學習更應側重什么?一、關注知識,更關注理解科學新課標中要求“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3年2期2023-06-20
- 小學科學科普視頻的有效開發與利用研究
科普視頻融入科學教學能夠彌補科學實驗資源的不足,能在較短時間內通過視頻資源對知識進行簡要精練的傳遞,且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成效。但在一些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學生雖對科普視頻高度認可,但獲取途徑有限;教師雖具備開發科普視頻的能力,但開發積極性低、利用效果不佳。學校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強教師對科普視頻的有效開發及其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應用。關鍵詞:科普視頻 科學教學 有效開發 利用隨著國家對科普工作的重視,科普視頻快速發展,短視頻平臺掀起了一股科普熱潮。在新課程改
文教資料 2023年5期2023-06-10
-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科學教學;綜合素養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5-0041-04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與內容都逐漸發生了變化,并向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即任何一個教師都需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其中包括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語文學習興趣、基礎語文知識、語言表達能力、良好文化素養、創新思考意識以及思想道德素養等,而不能僅限于教授學生單一知識與技能。鑒于此現實情況,平時以小
考試周刊 2023年15期2023-05-30
- “學做一體”科學探究性作業設計與優化研究
。【關鍵詞】科學教學 “學做一體” 探究性作業隨著教育部對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視日益提升,科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在不斷上升。隨著近幾年科學活動手冊的投入使用,科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教師若是生搬硬套地使用科學活動手冊對科學課堂的助力可能只有“1+1=2”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師對其中模塊做些調整,再結合學生實際,就可以得到“1+1>2”,甚至是更出彩的效果。一、格局打開——基于科學活動手冊的課堂探究性作業的設計思考現階段各學校大量使用的教科版科學活動手冊,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3年5期2023-05-27
- 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高效課堂研究
”一致性? 科學教學? 深度學習? 高階思維引言:掌握“教——學——評”的內涵,以“深度學習”為基礎開展數學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提出了精準設計教學目的,使教學目的具有普遍性;對學習目標和教學設計進行反思;設計多元的教學方案等幾種教學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一、準確地制訂教學目標,拒絕“空洞”和“泛化”的教育目的開始上課前,教師要對所教授的課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從中找出教學的關鍵與重難點。在課堂上,要對教授各個知識點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此外
《學習方法報》教學研究 2023年11期2023-04-29
- 淺析小學科學教學的實施措施
章提出了小學科學教學的幾項具體措施,以便總結經驗,更好地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的綜合水平。關鍵詞:實施措施? 小學 科學教學引言:隨著新課標的提出與落實,小學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變化。小學科學教師也要適時更新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立足學生興趣,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確保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作用可以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有效發揮,真正實現素質教育教學,切實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所以,探究小學科學教學的實施措施極有必要。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高效教學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學習、
《學習方法報》教學研究 2023年11期2023-04-29
- 新時代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程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教學策略;科學教學【中圖分類號】G6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6-0246-03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需要優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加側重于強調小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優化其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科學精神,形成科學學習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在我國社會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和科學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由此也會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2023-04-23
- 行知理念下科學閱讀與科學教學融合初探
。科學閱讀與科學教學融合起來,對提升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以行知理念為指導,在科學課堂上將科學閱讀與課內觀察、實驗、探究相結合,有助于營造更加和諧、生動的學習氛圍,能夠更好地拓展學生的視野,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需要注意篩選科學閱讀材料,組織好科學閱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重視實驗探究,鼓勵學生走出教材、走向課外,走出課堂,邁向實踐。[關鍵詞] 行知理念;科學閱讀;科學教學;融合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讓學生變聰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2期2023-03-11
- 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路徑
。[關鍵詞]科學教學;探究能力;路徑;科學素養[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7-0084-03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課程要以探究為核心”的要求。科學探究不僅能讓學生快速地掌握基礎知識,還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應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教學中通過開展多種活動,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教會學生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9期2022-11-24
- 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科學STEAM課程實踐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究
、綜合性。在科學教學當中融入STEAM教學法,能夠通過科學課程學習內容,從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維度培養學生,能讓學生靈活地運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攻克生活難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結合科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效果,對STEAM課程實踐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展開研究。關鍵詞:科學教學;項目學習;STEAM;課程實踐;創新能力中圖分類號:G421;G62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067-03目前,智能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2022-08-03
- 基于活動策略推行小學數學校本課程教學工作
;活動策略;科學教學校本課程是在新課標指引下,同時基于本校基本情況設置的教學課程,特別強調以生為本、符合學生學習特點與成長需要等,最終目標在于促進學生整體學科素質與能力更加迅速地發展到理想水平。具體到小學數學學科,推行校本課程計劃的作用與價值就顯現了出來,值得廣大教師在其中投入較多時間與精力。換言之,小學階段各數學學科教師需全面了解所教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引入兼具科學性與適用性的活動教學策略,并時時進行反思探究活動,盡力總結改進實際應用中的諸多不足,優化活動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2022-07-19
- 多媒體課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遍了,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以多媒體為輔助工具,不僅讓知識內容通過聲、像、動畫形象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習內容變得更為具體,讓學生更為真實的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多媒體課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效提高了課堂質量,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為主動的投入到科學的學習中。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小學;科學教學;策略引言計算機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教學深受老師們的青睞,教師根據自身專業素養,以多媒體信息為教學輔助工具,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小
民族文匯 2022年45期2022-07-13
- 利用微課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果的實踐探究
富,其在小學科學教學活動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關鍵詞:微課;小學科學;科學教學引言科學教育的開展實施任重道遠,具備較高的教育價值,能促使小學生的學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在此期間,教師可結合新課程理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科學課堂,從小學生的興趣、情感認知、個性發展等為依據展開創新型教學,讓小學生能高效地融入科學的課堂學習,從而實現有效教學,推進科學教育的持續發展。一、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一)微課內容的設計
民族文匯 2022年38期2022-07-02
- 智慧觀察,提升素養
鍵詞:小學;科學教學;觀察力小學科學是小學生認識科學世界的開始,是建立科學世界觀的最初途徑,其關鍵在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自己去發現科學知識,并能夠運用于生活當中,這也是科學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有教育家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來說,就如同空氣、陽光和水對于植物一樣不可或缺,觀察是智慧的重要來源。由此可見,觀察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的意義。科學教師需要通過多種角度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科學素養,養成細致、準確的觀察習慣,提高觀察
科學與財富 2022年9期2022-07-02
- 科學探究?智慧之旅
率。關鍵詞:科學教學;初中;策略當前科學的發展蒸蒸日上,各個國家都在進行科學學科的推進,因此科學學科教學創新需求也顯而易見。但是當前初中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我們仍然是注重理論,而忽略了帶領學生們進行自主科學學科探究和學習,對于學生科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培養方案仍然不夠成熟,并且在培養過程中,只注重培養的理論構建,而沒有建立相應的實踐教學策略,教師在理論實踐上的講授完全與學生的科學學科應用脫鉤,并且仍然存在傳統的“填鴨式”講授教學,在教學上
民族文匯 2022年34期2022-06-26
- 化學與科學翻轉課堂精細化設計的研究
:化學教學;科學教學;翻轉課堂;精細化設計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039-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13 翻轉課堂自主學習環境的建立,促進了學生自學力的提高,思維力的發展和學習力的提升。但在化學與科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則在于優化教學設計和落實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
學周刊 2022年20期2022-06-19
- 提高教學實效性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
;實驗教學;科學教學引言:在小學階段,小學科學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科學內容和知識的學科,對學生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科學作為包括實驗在內的學科,在教學中存在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了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開展更多的實驗教學活動。一、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激發探究的興趣課程開展之后,教師要明確學生需要觀察的實驗主體,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準確地抓住觀察目標,最后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對實驗對象展開討論,也可以讓小組同學自行對實驗內容展開探究,利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8期2022-06-19
- 微課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的運用
材的優勢,為科學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其中,微課因短小精悍、趣味性濃厚、整合資源強的特征發揮了其獨特的優勢。對于小學科學的教學來說,微課的融合性教學將大大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吸收,且能在微課提供的拓展學習資源中獲得更多有利于學習的資訊,以此作為充實自身學習和錘煉自我能力的后備力量。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關鍵詞:微課;科學教學;運用策略引言小學是培養學習習慣、健全思維的重要階段,教師應格外重視該階段學生的發展。微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2022-06-18
- 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探究能力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應該關注到科學學科的內在價值和功能,通過重新優化和構建科學教學內容和結構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強化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畢竟小學生可塑性較強,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之下,使得學生能夠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之中表現出極強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即使在面對失敗之時,學生也能夠表現的更加勇敢。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道路之中,應引入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教學引導舉措,提升科學教學的科學
民族文匯 2022年18期2022-06-09
- 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理念要求小學科學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科學知識,也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能夠提高學習科學的興趣,也能夠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科學知識,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學生就無法切實體會科學知識的含義,并且小學科學本身就是一個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學科,因此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實驗教學的水平,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滿足學生想要動手操作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
速讀·上旬 2022年3期2022-06-03
- 科學教學中引入抖音短視頻的辯證思考
短視頻被引入科學教學當中,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但抖音短視頻容量大、內容參差不一,直接應用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要辯證思考抖音短視頻的應用,基于整合開發素材,基于需要把握時機,基于效能選擇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利用抖音短視頻的優勢為科學教學服務。[關鍵詞]科學教學;抖音短視頻;辯證思考[中圖分類號] G62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1-0077-03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基于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7期2022-05-30
- “讓學”理念指導下科學教學的多元探索
。[關鍵詞]科學教學;讓學理念;課內外對接[中圖分類號] G62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30-0076-03科學課程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能夠教給學生最基本的科學知識,讓他們理解自然現象,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空間,在凸顯學生個性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當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存在一種現象: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部分教師迫切地想讓學生學會某一知識,于是用事無巨細的講述和指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10期2022-05-30
- PBL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是符合課程標準內容的,并且也和新時代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統一。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該怎樣運用PBL教學法,是現階段小學科學教師需要重點分析和研究的內容。【關鍵詞】PBL教學法;小學;科學教學;應用作者簡介:袁敏婷(1990—),女,廣東省中山市西區沙朗小學。小學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鼓勵學生通過不斷的研究、分析和探索來發現問題,并通過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把PBL教學法應用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實現
教育界·A 2022年16期2022-05-30
- 信息技術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優化
;信息技術;科學教學化學是一門兼具理論和實踐的課程,在化學學科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理解掌握豐富的基礎知識概念等,還需要鍛煉提高自主實踐等綜合能力與素養。高中化學學習較初中難度進一步提升,學生所面對的學習壓力也進一步加大,這就要求教師予以更具科學性與適用性的引導,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與條件。在此情況下,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教學領域廣泛滲透,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與指引。由此,高中階段每個化學教師都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且在此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還
高考·中 2022年12期2022-05-30
- 淺析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科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抓住觀察契機,組織學生開展觀察活動,適當進行觀察方法的傳授,并將觀察實踐拓展延伸至實際生活中,通過多樣化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觀察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關鍵詞]科學教學;觀察能力;培養[中圖分類號] G62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33-0084-03觀察能力的培養是科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時,需要做好多項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11期2022-05-30
- 立足雙減理念,提升小學科學作業有效性
:小學教育;科學教學;雙減理念;作業有效性探究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前言作業是科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能夠幫助小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且預習下一章節的內容,但傳統作業在效率提升上并不十分明顯,所以教師要通過對作業內容和作業完成形式等多種方式的改革,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一、設計個性化作業任務,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無論從教學安排還是任務布置上,都是根據課程標準開展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使教育變得更加標準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7期2022-05-23
- 多媒體技術對小學科學教學的影響研究
。在小學開展科學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科學意識,增強小學生的生活常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打下基礎。在小學階段進行科學教學非常關鍵,現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全面使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教學,有助于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本研究是對多媒體技術對小學科學教學影響進行分析,找出多媒體技術教學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效果,讓小學生更好對科學知識進行理解,為今后的成長打下基礎。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科學教學;影響中圖分類號:A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4期2022-05-23
- 信息技術讓小學科學教學更精彩
因此,老師在科學教學的課堂上,要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小學科學教學更精彩。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科學;科學教學;實驗教學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更加注重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以往的科學教學的課堂上,老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們被動地接受,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因此,老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的模式,在小學科學的教學課堂上要積極地開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2022-05-23
- 淺談初中科學實驗的有效開展途徑
:初中科學;科學教學;實驗教學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實驗是科學教學中的組成部分,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增強了科學教學的實踐性。在核心素養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科學科目的開設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通過有效的科學實驗過程,發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現象和本質,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應使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革新教學觀念,從而提高初中科學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6期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