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
[摘 要]抖音短視頻因內容多元、形式新穎、音象結合等特點,深受學生喜愛。為迎合學生的需求,抖音短視頻被引入科學教學當中,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但抖音短視頻容量大、內容參差不一,直接應用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要辯證思考抖音短視頻的應用,基于整合開發素材,基于需要把握時機,基于效能選擇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利用抖音短視頻的優勢為科學教學服務。
[關鍵詞]科學教學;抖音短視頻;辯證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1-0077-03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基于手機APP的短視頻應運而生,其中抖音短視頻憑借有趣、創新、簡潔等強大功能,深受人們的喜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強烈,并且有著較強的表現欲。抖音短視頻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所以教師要了解其特性和優缺點,將新生媒介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目前,抖音短視頻在教學中的應用尚處在起步研究階段,截至2020年6月,以“抖音”為題的研究報告、論文有3164篇,但同時涵蓋“教學”詞頻的只有87篇。小學科學是基于生活現象而探究其一般規律的學科,抖音短視頻也常以生活為基礎,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科學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視頻素材。
一、抖音短視頻對科學教學的影響
1.抖音短視頻在科學教學中的優勢
(1)奇:媒介熱度高,學習方式有趣
抖音短視頻是集音樂、圖像與影視于一體的新媒介。在科學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呈現信息,能對學生的無意識記憶起到促進作用。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通過視頻加工和處理,深受學生喜愛,能夠增強學生了解科學現象的意愿。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觀看內容,達到了樂中玩、玩中學、學中記的效果。
(2)廣:平臺大眾化,師生受益群體多
使用抖音短視頻不受時空限制,為教育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抖音短視頻所提供的相關鏈接可以共享和下載,提高了教育教學信息的開放性,讓更多的師生可以融入其中。
(3)短:時間效率高,自主學習選擇多
抖音短視頻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在閑暇時間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機動性更高。毅力一直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而抖音提供的挑戰功能,如“學習打卡”挑戰,可以激勵學生每日堅持打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通過抖音APP,學生可以選擇更多的內容進行瀏覽,拓寬視野。
2.抖音短視頻在科學教學中的劣勢
(1)亂:教學內容碎片化
抖音短視頻時長一般是15秒到1分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內容的呈現,如一個常見的科學現象,抖音短視頻很難詳細闡述其背景、原理、制作、實驗和應用等,缺乏對研究問題整體性、系統化的表達,將常規“碎片化”的知識進一步演變成“顆粒化”知識,導致學習者處于摸不著頭腦的狀態。
(2)雜:基礎學情不一致
許多抖音短視頻以零基礎的口號吸引關注,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制作者對學生學情的了解不夠深。學生的學情在“互聯網+”的時代下,呈現出階梯化的趨勢。所以,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需要引導他們精準發現問題的關鍵;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則需要呈現復雜的思辨過程。絕大多數抖音短視頻對學生學情的采集不到位,更多的是制作者內心的想法,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
(3)淺:缺乏觀點的碰撞
抖音短視頻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創作者將最精彩、最有價值的部分以極簡的方式展示給觀眾,與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相契合,能讓觀眾花最少的精力和時間獲得認知。這看似節省了時間,濃縮了精華,但每一個現象背后都存在著不同的見解,以一人之思得出結論,不利于人的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長效教學:回歸科學本質的教學方向
1.慢的過程
(1)娓娓道來,幫助學生建立核心概念
科學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反映,科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核心概念。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導體和絕緣體》時,導體、絕緣體的核心概念需要層層建立。教師首先讓學生猜測哪些材料能導電,哪些材料不能導電;然后,引導學生探究、驗證材料的導電性,以及導電材料導電能力的差異;最后,以“絕緣體一定不導電嗎?”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辨析導體核心概念中“能與不能”和“容易與不容易”的本質差別。核心概念的建立是持續思考的緩慢過程,只有遵循概念建立的邏輯順序,才能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的概念。
(2)悉心指導,引導學生耐心觀察探究
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觀察,尤其在實驗教學中,只有建立在耐心觀察基礎上的發現,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三年級上冊《溶解》時,教師指導學生將紅糖、砂粒、面粉分別放入水中并充分攪拌,學生很快就對紅糖和砂粒能不能溶于水有了清晰的認知,但對面粉的溶解性意見不一致。此時,教師要加以引導,讓學生稍等片刻后再觀察。學生發現面粉顆粒慢慢地沉到杯子底部,出現分層現象,這是由于面粉顆粒細而輕,所以會沉積得比砂粒慢一點。
(3)靜心等待,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升華
思維的靈敏性和精準性是互相矛盾的,因為前者快而不全,后者慢而完整,將兩者結合起來難度較大,所以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一般只呈現其中的一個方面,但后者對學生思維的幫助作用會更大。例如,蘇科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研究磁鐵》一課,講述了磁鐵的應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課的末尾,許多教師都會為學生展示磁懸浮列車,并詢問其中的原理。有學生立刻回答說:“運用了磁鐵?!瘪R上有學生提出反對意見:“哪來那么長的磁鐵?應該是運用特殊方法將鐵軌變得跟磁鐵一樣?!焙笳唢@然是經過整體思考后與所學內容相融合而得出的結論,雖然思考時間相對較長,但結論的準確性也提高了。
2.序的原則
(1)基于課程標準,尋找學生的認知起點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具有內容延伸潛力、處于學科中心位置的18個概念,分成4大領域,共75個學習內容,并與初中科學課程相銜接。可以看出,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整合,降低了部分知識的學習要求。因此,教學時,教師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學情,尋找學生的認知起點,這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基礎。
(2)基于教材,抓住學習進階要點
學生的認知發展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對同一個概念,不同學段的課程標準要求也不一樣。教師要把握學生學習的進階點,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
(3)基于教學,增添趣味
“空則通,通則透”,這里的空和透就是學習進階的標志。教師要放眼未來,思考學生的后續學習,為后續的教學做好鋪墊;要關注學生,尋找學生的認知起點,做好整體的架構和前后的銜接。這個過程也許會涉及初中、高中的知識,教師可以適當增添有趣的科學史或者著名的歷史事件,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內涵,發展學生的前概念。
3.深的境界
(1)難度調整,設置“挑戰區”
科學探究的主題決定了實驗的深度,設計挑戰性探究要基于學生學習的進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五年級上冊《探測暗盒里的電路》時,教師先從判斷西瓜的生熟入手,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電路暗箱,再分別設置二點暗箱、三點暗箱、四點暗箱,讓學生想辦法繪制暗箱電路圖。這個實驗操作是必要的,難度也做了調整,學生更容易獲得成功。
(2)全身心沉浸,進入“深水區”
小學科學實驗較多,教師不能面面俱到,事無巨細地為學生提供指導,應適當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自主探究。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建橋梁》時,教師為學生提供西瓜皮、硬紙板、棉線等材料后,讓學生自主設計橋梁并做試重測驗。從教學成果來看,學生興趣盎然,從方案設計到實際搭建都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和思考。
(3)永無止境,拓展“創新區”
科學探究應無止境,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教學或者是書本實驗,而應進行適當拓展,引導學生登上新的科學高峰。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四年級下冊《擺》時,教師對擺錘的形狀進行了拓展。學生在不改變擺線長短的條件下,通過懸掛長短不一的重物來探究擺運動的快慢,但得出的結論與書本不一致。于是,教師引導學生挖掘兩者的本質區別,發現書本中的擺長已做了簡化,不用計算擺線的長度,而實際上擺長需要計算到重物的質心部位。這就拓展了學生對擺的現象的認知,促進了學生科學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抖音短視頻融入科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科學教學中引入抖音短視頻,并不是提倡學生一直刷抖音,而是要參與其制作的過程,這也是學生將教師傳授的知識呈現出來并內化運用的過程。在這期間,學生會為了制作一個精美的視頻,努力弄懂吃透知識,增強內在的學習動力。
1.基于整合開發素材
(1)合理篩選網絡素材
抖音短視頻呈現了許多科普知識、科學實驗,不僅涵蓋了最先進的科學成果,還囊括了許多趣味故事。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情,選擇適合的抖音短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但是,教師在篩選時要注意把握教育教學的元素,剔除花哨無用的抖音短視頻,不能一味地追求出奇。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四年級下冊《建橋梁》時,教師可以將呈現世界各地著名橋梁的抖音短視頻引入課堂中。簡短的15秒時間就可以將一座大橋的主要特點介紹清楚,拓展了學生對橋梁的認識,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打造高質量課堂。在這節課的末尾,教師通過抖音短視頻呈現著名橋梁——趙州橋的建造過程,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滲透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辛勤勞作的精神,升華了教學主題。
(2)積極創作抖音短視頻
網絡上雖然存在著大量的科學學習資源,但是“量多”并不一定“質高”,教師要充分挖掘身邊的資源,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素材,制作“質高”的抖音短視頻。例如,在創新課題《牛奶和奶精》的公開課中,筆者自制奶茶的抖音視頻深受學生喜愛。視頻中略去了煮奶和泡茶等次要過程,將沖泡過程整體展示出來,虛實結合,聲情并茂,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紛紛表示要自己嘗試,甚至在課后對學校周邊奶茶店的奶茶制作方法都做了實踐調查。可見,生活化短視頻的作用不容忽視。
(3)人文價值高于知識
學生正處于“三觀”塑造的初級階段,內容不健康的短視頻會影響他們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篩選氛圍積極向上、內容健康的短視頻,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科學知識,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將科學史,尤其是含有中國科技元素的抖音短視頻引入課堂中,教學價值更高,能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更加關注民族文化、社會背景、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從而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一年級上冊《小小科學家》時,教師可以引入有關屠呦呦、袁隆平、童第周等中國科學家的抖音短視頻。短視頻通過動畫效果和圖片效果,將科學家的一系列研究形象化、簡短化地呈現出來,既滲透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
2.基于需要把握時機
(1)課前預習靈活設計
抖音短視頻,對課前預習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將預設的問題融入短視頻中,通過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將自學成果帶入課堂,全班集中交流。例如,教學蘇科版教材三年級上冊《地球與宇宙》時,由于天體的運動現象較抽象,教師可以收集一些地球公轉、自轉和相對運動的抖音短視頻,幫助學生理解。
(2)課堂教學深入開展
實驗探究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利用儀器正確測量數據是實驗中的關鍵一環。學生剛接觸科學實驗,并不熟悉,不知從何下手。為幫助學生解決這些難題,教師可以提前播放錄制好的實驗操作短視頻,與學生的課前預習相匹配,以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學習,有效解決實驗中的操作難點,為科學實驗探究做好鋪墊。例如,教學《顯微鏡的使用》《托盤天平的使用》《溫度計的使用》等需要使用科學儀器探究的內容時,以抖音短視頻完全代替教師的講解是一種極端錯誤的做法,畢竟整個實驗的操作需要完整的演示。課上,教師可通過教學鞏固和操作要點強化環節,輔之以抖音短視頻,引導學生高效有序地回顧整個實驗過程。
(3)課后拓展巧妙反饋
科學實驗的特殊性決定了有些探究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進行觀察對比,此時就可以利用抖音短視頻,讓學生自主安排課余時間完成。學生的認知需要經歷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點地消化吸收,通過長時間的積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不能以時間不夠為由,將拓展結果以短視頻的方式公布,而應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將科學探究延伸到課外。例如,“月相變化”“蠶的一生”“土豆發芽”“面包發霉”等實驗,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也就意味著要在課外完成。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觀察過程以短視頻的方式進行記錄,以動態的形式進行匯報交流,這便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凸顯教育教學的持續性。
3.基于效能選擇方式
(1)課堂教學放大細節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實驗操作的某個瞬間記錄下來,供學生分享交流。例如利用短視頻將實驗關鍵處做慢動作處理或在微小處做放大處理,學生就會一目了然,這樣實驗操作也會相應變得簡單。又如,加快播放某一實驗的進程,略過次要無意義的片段,集中于瞬間的變化也是一個好方法。例如,教學蘇科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冊《擺》時,教師可以利用抖音短視頻的延時拍攝功能,記錄擺來回擺動一次的過程;也可以拍攝學生實驗的過程,如同步釋放擺錘與計時、擺動次數的記錄、變換擺線的長短等,然后投影至屏幕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線上教學促進家校溝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我國率先進入“后疫情時代”。疫情期間,學校停課不停學,所以線上教學從輔助手段躍升為教學的主要手段。在這期間,一些家長將孩子的家庭實驗以抖音短視頻的形式發送至微信群,引起其他家長的關注和效仿。例如,設計蘇科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冊《生活中的靜電》的導學案時,有的家長拍攝了孩子利用直尺吸引碎紙片的視頻,有的家長拍攝了孩子利用靜電來影響自來水下落的正常軌跡的視頻,便捷、高效地促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
(3)挖掘學生探究潛能
抖音短視頻不僅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種工具,是家長反饋學生作業的一種形式,還可以巧妙地對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展示,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的作品被教師引入課堂中,顯然是得到了教師的認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產生學習動力,追求更高的學習效果。以往學生會用思維導圖對單元內容進行梳理,現在借助抖音短視頻,可以將思維導圖進行動態呈現,更好地展示學生的整個思維過程。比起直觀的結果展示,抖音短視頻以簡約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創造、交流、分享,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力。
抖音短視頻并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現今學生探索世界、表現自我的一種重要手段,對科學教學的意義重大。它滿足了微時代下人類日益增長的微學習的要求,需要教師進行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的系統探究,尋找抖音短視頻與教育教學的平衡點,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教學效果。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