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祥
摘 要:微課最早被認為是以簡短視頻為主的新型教學方式,這種簡短的視頻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重點問題開展教學活動,旨在幾分鐘之內解決某個教學難點。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手機、5G網絡、數據庫為信息普及和傳播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微課以自身簡短、靈活、指向性明確、應用范圍廣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各教學活動。小學科學課程注重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側重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的發展,著重強調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微課內容靈活多變,題材豐富,其在小學科學教學活動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微課;小學科學;科學教學
引言
科學教育的開展實施任重道遠,具備較高的教育價值,能促使小學生的學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在此期間,教師可結合新課程理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科學課堂,從小學生的興趣、情感認知、個性發展等為依據展開創新型教學,讓小學生能高效地融入科學的課堂學習,從而實現有效教學,推進科學教育的持續發展。
一、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微課內容的設計不合理
微課在我國出現較晚,相關的制作、組成還缺乏一定的標準,其中,微課內容的設計與優化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小學科學教學活動中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需要微課進行講解,一些簡單淺顯的內容、操作簡單的實驗、貼近生活的實踐探究都可以通過教師的傳統教學活動解決,只有復雜危險、探究性強的課程,微課輔助的效果才顯而易見。
(二)教師的應用方式不恰當
小學科學在很多地方被認為是副科,不僅缺乏專職教師,教學條件也受到客觀限制,部分任課教師的經驗與新概念、新理念脫節,對于微課的認知還停留在多媒體課件的層面,對微課的制作過程、流程缺乏正確認知。微課與傳統教學應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互為依靠。但在教學課堂中,微課與傳統教學設計缺少聯系,微課完全獨立于教學流程,微課的選擇與教學環節相脫離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學生的使用方法不科學
微課是開放性的資源庫,內容浩如煙海,形式豐富多樣,如何檢索、收集到能夠幫助自身提高、內容簡約且富有價值的微課需要一定的信息情報能力,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學生使用智能終端的機會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生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加充沛,這就需要學校構建有效的家校聯動機制,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家長正確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學習。
二、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一)選擇合理的知識點,適當使用微課
微課的知識點梳理、運用應與教學大綱要求有機結合起來,要根據大綱的任務要求選擇必要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要根據大綱的設計選擇必要的時機進行微課的使用。例如,在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怎么加快溶解》一課的學習中,小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還處于懵懂的階段,抽象思維尚未形成,微課演示的內容應淺顯易懂,只是簡單直觀演示溶解過程即可,對其中涉及的濃度、飽和溶液、析出等知識可以先放一放。這種情況下,微課是重要知識點講解的輔助性教學,適當地使用微課將使得原本深奧的教學事半功倍。
(二)微課支持下的難點解析
在科學教學中,一些知識點對學生來講屬于重難點,他們需要在多次的學習和思考后才能充分掌握此類知識。而微課教學和教師的常規教學相比,微課資源有著直觀、可重復播放的優點。在重難點面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圖、文、音兼具的優勢突破重點,攻克難點。在課后,學生也能再次觀看此類微課完成學習。此外,科學教學也需要學生完成或觀察實驗,一些實驗在客觀條件限制下無法在課堂上直接操作,通過微課對它們進行展示,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比如,在“不同的季節”教學中,教學的難點是了解季節變化給人類、動植物帶來的影響。雖然四季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元素,但一些學生沒有注意觀察,因此,為幫助學生掌握此類難點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展示包含四季變化的圖片、詞語等內容的微課課件。在課件中,學生能看到冬季的嚴寒影響了植物的生長,嚴重的凍害還可能使植物被凍死,而在春季時,溫暖、濕潤的土壤和氣候,卻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生動的微課講解下,學生對本節難點的理解會更為深刻。最后,此類微課可以由學生在課后用來復習,通過學生多次的學習,更好地理解難點知識。
(三)以教材為基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微課在理論上是單個知識點的闡述,但“課微不小”的特點要求微課作為知識體系有效的完善與補充,微課在內容設計上要兼顧某一課時的主題,在深入挖掘課本的基礎上開發出體系化、層迭化的微課課程。教材是當前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資料,其知識點的安排有著科學的邏輯,因此,微課的設計與選擇要緊緊圍繞教材,重視微課核心內容的條理性、邏輯性,重視微課內容的補充性、系統性,要以整體的眼光完善學生的知識樹,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四)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資源共享在互聯網技術日臻成熟的今天成為日常的行為和習慣,網絡走進小學課堂是現代教學發展不可避免的形式,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收集資料,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預習、復習,網絡資源為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應當看到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因為教材版本不同,網絡中相關的信息也有所差異,這就需要廣大教師以圖書情報學的視野明確學科前沿,正確收集網絡資料,充分發掘網絡價值,實現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能夠增加小學科學課程的魅力,激發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好奇心,保護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求知欲,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提高自我素養的自信心,二者的結合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馮素素.微課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27.
[2]鄒子興.對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7):4.
[3]陳花.讓微課點亮小學科學課堂[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