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曉燕
【摘要】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強化學生學習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課堂上問題的設計,通過合理的問題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語文課堂。基于此,作者根據(jù)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語文課前如何設計有效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提問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藝術。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提問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幫助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課堂問題的設計,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出發(fā),設計合理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深度思考的同時獲得更全面的認識,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精彩,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圍繞題目進行提問
題目是課文的眼睛,更是文章的靈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的題目就是對全文內容的概括和總結,或者是對文本主旨思想的提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之前,要想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探究精神,就需要從首先映入學生眼簾的題目出發(fā),設計有效的問題,讓學生體會文章題目的精妙之處,從而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俗話說:“文好題一半”,題目就是文章的凝練和總結,教師要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破題”,讓學生合理有序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應該設計一些合理的課堂活動。例如,在正式上課前,給小學生分解教學任務,將學生分成小組,在正式講解之前,讓學生充分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然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并適當?shù)乇頁P或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以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以“愛如茉莉”這一課教學為例,在講這篇課文之前,教師便可從課文的題目入手設計課堂問題。首先,我把課前準備好的一幅畫拿出來,并問學生:“哪位同學知道老師手里這幅畫中是什么花?”學生認真看著圖畫,異口同聲地說:“茉莉花。”然后我接著問學生:“你們喜歡茉莉花嗎?你都知道關于茉莉花的什么知識?”這樣的問題馬上喚醒了學生的學習意識,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生開始積極動腦思考自己對茉莉花的了解。有學生說:“我知道茉莉花是白色的,葉子是嫩綠嫩綠的,非常漂亮。”有學生說:“我知道茉莉花的花語是忠貞、清純、貞潔、質樸,茉莉花一般象征親密的感情。”在大家興致盎然的描述之后,我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了肯定,并進一步提問:“看來大家對茉莉花的了解還真不少。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作者用茉莉花來比喻愛,同學們想不想對他們之間的關系有更多的了解?”學生紛紛點頭。這時,我就帶領學生進入課文學習中,學生也快速進入集中注意力學習狀態(tài)。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
二、在課文空白處提問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會有作者有意、無意留下的空白空間,為讀者提供回味和想象的余地,這對學生學習來說有很大的空間性,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還能激發(fā)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個性化理解。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從課文留白處設計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設計一些合理的作業(yè)或學案,教學設計要有梯度、有層次感,絕不可以偏離學生的學習,同時要對文本分不同程度進行解構,把精讀、泛讀、快速閱讀、略讀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小學生對文本的真正理解,真正解決對文章空白處提問的深度問題。
以“窮人”這篇課文為例,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雖然桑娜和她的丈夫生活很艱苦,但還是收養(yǎng)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通讀課文,以便他們大致了解文本主旨內容,然后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桑娜、她的丈夫以及孩子們以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問題一提出立刻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片刻之后,有學生說:“漁夫從此以后每天都可以打撈到很多魚,然后賣很多錢,最后他們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幸福。”有學生說:“孩子們長大之后,會非常地感恩漁夫和他的妻子。”還有的學生說:“在剛開始收養(yǎng)的日子里,雖然他們很艱苦,但是他們不怕困難,努力奮斗、努力生活,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們很快度過了難關,日子也一天天地好起來。”由此可見,針對課文留白處提出問題,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思維空間,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促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最終實現(xiàn)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在課堂小結處提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除常規(guī)的提問之外,教師還要特別重視每一天的課堂小結時的提問。教師要將課堂上的題目分析、背景知識、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精彩名句等總結匯報的任務分配給學習小組,讓學生去自己完成,同時教師起一個輔助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做既符合新課改下教師角色的轉換,也符合新課程的發(fā)展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課堂提問的設計,課堂提問對小學語文教學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能夠幫助學生有目標地學習,啟迪學生學習思維,逐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和主旨思想,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湯道瓊.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設疑提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