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慧芳
摘 要:當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存在職業榮譽缺失、教育觀念滯后、教學技能薄弱、綜合素質不足等問題,這與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新課改的實施。針對上述問題,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從樹立職業理想、轉變教育理念等方面著手,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滿足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師的新要求。
關鍵詞: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策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正如沒有人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予別人一樣,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誰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教師擔任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其自身專業素養的高低對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等都產生直接的影響,必須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以滿足時代的需要。但目前中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專業素養參差不齊、令人堪憂,已嚴重影響到了語文學科教學的效果。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存在問題及提升策略談幾點看法,以資同仁商榷。
一、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
具備扎實的語文學科專業知識和必備的相關學科基礎知識,是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最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對中學教師在職前教育的培養、入職門檻、入職后的各種職業培訓、考核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指導性意見。它從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出發,強調中學教師在“職業理解與認知”“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學科教學知識”等14個領域內要達到61個方面的專業素養指標與要求。但是,當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存在缺乏職業理想與熱情、教育觀念滯后、知識更新率不高、教學反思能力與科研能力較低等諸多問題,這與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新課改的實施。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和新時代對語文教師從業標準的逐步提高,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必將是一個歷久彌新、持續長久值得關注的話題。
二、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存在問題
(一)職業榮譽缺失。目前大部分中學設置有早自習或早讀課,語文教師通常早上六點左右就要到校,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轉以及各種名目繁復的評估、考核、總結使得中學語文教師耗掉不少的體力精力疲于應付,并逐漸產生一種職業疲憊感;而家長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期望和對教師的評價以及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道德綁架帶來的精神與心理壓力都令他們缺乏職業的幸福感,長期的壓力積累得不到釋放,進而產生了職業倦怠,使得教師這一職業淪為謀生的工具。
(二)教育觀念滯后。新課改背景下視閾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來了一個不同于傳統教學的大翻轉,中學語文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大部分中學語文教師無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離開滿堂灌無所適從,角色轉變僵化,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僅僅停留在理論和概念上而無法實現。
(三)教學技能薄弱。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語文的教學技能不僅要掌握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還應具備教學計劃能力、鉆研能力、洞察能力,這是面對語文創新教育應具備的專業素養。但目前中學語文教師的知識更新率比較低,沒能及時把握時代的脈搏,依舊滿足于舊的知識體系固步自封,而且教學方法單一不求新變,對基本教學技能運用比較薄弱。
(四)綜合素質不足。語文基礎學科具有豐富的內涵,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就必須具備廣博的綜合知識,這是語文教學過程能夠游刃有余的知識源泉。可是,一部分教師還是機械式地學習基本語文知識,墨守成規,不能做到與其他學科相交叉,擴展知識面,更不具備綜合學習的能力,這都成為當前中學語文教師不能真正達到創新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中學語文老師專業素養提升策略
(一)樹立職業理想。中學語文教師要從靈魂深處熱愛自己的職業,發自內心的關愛自己的學生,升華專業理念,樹立為人民教育事業甘愿奉獻的職業理想。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文化的傳承者、靈魂的塑造者,要領會到教師這一職業所承擔的歷史重任,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寧做教育家不做教書匠。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職業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深刻懂得教師職業的偉大和重要意義。
(二)轉變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師工作的指南外和路標,指引著教師的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承擔的責任,尋找并樹立科學的專業發展觀。教師需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和提升,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教師繼續教育和學習是當前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新課標,領會精神內涵,掌握工作技巧的重要性,并在行為上不斷的努力。
(三)提升教學技能。學生語文學習是一個系統學習工程,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真正開啟學習這門基礎學科的興趣,就應該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具備計劃能力,為不同層次學生做好教學計劃,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語文教師還必須具備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使得學生能更直觀地觸摸經典,更直接地走進文學殿堂。在提升教學技能的同時,轉變教學方法,重視熏陶漸染在語文創新教育中的作用,以此開啟學生對語文的濃厚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四)提高專業素質。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必須完善教學基礎知識,豐富教學相關知識,提高專業素質。要強化語文教學專業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眼界,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內容,深化專業知識結構,轉變專業教學理念。要補充相關知識,在完善教學基礎知識與強化教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拓寬視野,在閑暇時間盡自己所能去多了解和接觸與語文學科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將其融入到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提升自身語文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林英典.論中小學骨干教師的素質及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4,(1).
[2]教育部在《標準》中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提出的要求.
★ 本論文是河南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編號【2019】-JKGHYB-116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