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陽 王海亞 張子鑫 鄧明宇



摘? 要:通過闡述文創產品的內涵,結合美學角度解讀“和合”文化,可以從整體上系統地探討文創產品和諧化的設計理念。從“和合”文化視角剖析文創產品設計,挖掘“和合”文化元素并融入設計中,將傳統“和合”文化進行提煉整合,在新時代文創產品設計中賦予“和合”文化新的價值內涵。運用“和合”文化可以助力文創產品設計,探索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和諧化之路。
關鍵詞:文創產品;和合文化;創新設計
一、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文創產品的現狀,需要尋求創新。設計師在對產品進行創新時,需要分析現在文創產品所存在的問題,再去進行設計。現如今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現狀有如下幾點:
(一)文創產品創新不足。國內文創產品之間的抄襲現象過多,但這對于國內來說是一種普遍現象,這是因為大眾對于產品知識產權的了解相對于其他國家明顯不足。還有產品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參差不齊,最終導致產品的參差不齊。所以說,創新產品要從設計師出發,提高設計師的創新能力與專業技能水平。
(二)文創產品內涵的不足。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收入逐漸提高,廣大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產品的實用性,追求產品更深入的文化內涵。但是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文創產品并沒有結合地域和文化內涵,只是一味的復制粘貼,造成文創產品內涵的缺失,不能向消費者與使用者傳達所想表現的文化意蘊[1]。所以,設計師要深入了解文化,把文化帶到產品中,沒有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與只注重功能的普通產品沒有任何區別。
(三)文創產品實用程度不足。目前市面上某些文創產品只注重了外在表現與工藝手法,忽略實用性,這造成了產品無法融入消費者的生活,脫離了日常生活。然而從文創產品的目的而言,它是通過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地使用,讓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得以更好的宣傳與普及。所以文創產品的設計需要從實用性出發,再融入文化,讓文創產品融入生活。
二、“和合”文化的內涵
“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一種傳統文化,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一種民族精神。在歷史長河中,“和合”文化影響著中華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和合”文化中的“和”與“合”象征著和諧、協調、和睦。“和”與“合”兩字的連用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之中,表明要注重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是人與自然之間整合與協調的精神向往,它是中國人對于和諧社會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文化淵源地追求。“和合”文化也代表著中國的一種獨特哲學思想,是中國現代設計向前發展的指導理論。它也代表著獨特的審美觀和藝術觀,以“和合”協調之美去觀察事物,留意事物,感受事物。“和合”文化是歷史沉淀的產物,需要與藝術融合,使其得到升華。[2]正是這樣的“和合”文化能為我們現階段的文創產品提供一種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發展方向。
三、中國傳統“和合”文化與文創產品的關聯
“和合”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所蘊含的審美價值、使用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優秀的文化需要優秀的文化創意產品作為載體才能得到更好的宣傳。對于設計文創產品而言,“和合”文化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將“和合”文化引入文創設計尤為重要。
(一)文創產品的功能與“和合”
產品設計首要是實現產品的功能,從遠古石器時代到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任何一件產品,其所創造的實用價值往往是衡量一個產品好壞的標準。文化創意產品依然如此。文創產品在實現其自身實用價值的同時,也要兼顧其蘊含的文化內涵。
在設計文創產品時,我們經常會遇到,設計了能傳達良好文化的產品,而這個產品有時失去了實用價值,也就是出現了功能與文化創意(造型)的矛盾。
運用“和合”文化的思維就可解決這個問題,“和合”文化有著極高的審美境界,我們稱之為“和合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人與物和、天與地和等,也包括產品設計中的功能與文化創意的和合,所設計的產品首先要實現其功能,在功能實現的基礎上,加入文化元素,不因過分表達文化元素而忽略功能,也不能因為追求功能的完善而舍棄文化元素。產品設計師要合理運用文化內涵來包裝產品,使產品更具美觀和創意,并不會因文化而破壞了產品的實用功能。當產品設計引入傳統“和合”文化元素的時候,不僅可以滿足文創產品設計的實用功能,也能使消費者達到心理文化需求的滿足。
(二)文創產品的自然與“和合”
在設計文創產品時,設計師習慣將文化元素體現在產品的造型上,根據產品的使用場景、功能、用戶需求等方面選擇合適的材料,采用產品設計的技術方法輔之后期實物制作,設計出合理的產品造型,設計師利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對產品造型進行設計,使之更具有文化氣息,這是產品造型結構和產品材料運用的綜合體現。
1.形態與“和合”
在產品設計中經常提到師承自然,從設計的起源來看,最早的文化創意產品來源于大自然,從古代有象征意義的獸面方紋鼎到現在的以某種動植物為原型設計的小擺件,設計師尋找文化創意元素也很喜歡取材于自然,根據功能美學和造型美學進行提煉、轉換、設計,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和設計技法多樣化與大自然之間的“和合”,是產品與大自然交融形成的藝術展現。
產品設計運用自然的造型來設計文創產品的造型,能更好的表現其文化內涵,同時與自然的高度融合,使其看起來不是很突兀,如:仿動物或者植物的產品造型,仿自然山水的產品造型,都是常見的文創產品的造型樣式。
2.材料與“和合”
在文創產品材料的選擇上,我們在表達其文化內涵的過程中也應重視材料的環保。文創產品選用環保材料的理念也可稱之為自然生態發展與文創產品設計的“和合”。[3]
近幾年,隨著文創產品市場的發展,廢棄的文創產品數量越來越大,這些遺棄物也就成了難以解決的城市垃圾,這些無法合理降解的產品不斷生產,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同時也危害人體健康。
所以我們在文創產品材料的選擇上,在其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中貫徹環保理念,材料上優先考慮可食用、可降解的紙質材料或可重復使用的玻璃等符合環保要求的現代化材料,這也就是文創產品在選材方面的“和合”。
(三)文創產品的使用場景與“和合”
在追求“和合”文化最高審美境界——和合之美,首要目標就是達到環境與產品的和諧,亦或是環境和諧與人際和諧的平衡。將中國傳統的“和合”文化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能很好地引導產品對其使用場景的協調融合。
當文創產品處于它的使用場景中時,所處的空間是否健康良好可持續,這點在現在顯得尤為重要。往往它所處的空間就是人們的生活空間,因此文創產品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是設計師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此概念是基于生態文明的新型產品造型設計,包括綠色、低碳、循環的設計方式,達到資源節約、保護環境的目的,讓消費者在使用文創產品時,可以享受文創產品帶給消費者的精神愉悅,同時不傷害人、不破壞環境,做到人、產品、空間的共存和諧。以往文創產品一味追求消費者市場的價值取向,對選用的材料和產生的污染視而不見,因此我們應該倡導生態化的文創產品設計理念,將“和合”文化引入當下文創產品設計中。而文創產品能滿足當代人的設計需求、審美需求、功能需求,同時也能滿足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保護生態環境的文創產品設計才是“和合”文化的審美最高要求。
四、創新設計策略
當前對于“和合”文化融入文創產品之中最大的困難在于如何將文化要素、特點融入到具體的設計之中,如何巧妙的利用“和合”文化內容進行創造。為了有效的克服這些困難進行產品創新,可以采用以下創新設計方法與策略。
“和合”文化視闊下文創產品設計創新的關鍵在于“和合”文化。文化是人類在生活中不斷積累留下的印記。充分地熟悉“和合”文化、了解“和合”文化,從而可以依據“和合”文化的核心內容和理念去創造文創產品,抓住文化的精髓,找出現代社會對于產品的需求和傳統文化的文化特征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外觀器物上形體審美的差異。
文化的感知來源于體驗,深入“和合”文化的發源地以及盛行處天臺,在當地考察一段時間,在與天臺當地居民交流的過程中,尋找“和合”文化在當地留下的印記、感受“和合”文化對當地居民的影響、聆聽當地居民對于和合文化的傳承,將所聽、所見、所想都記錄下來。
通過記錄下來的文字資料,與現代社會文化生活進行相互對比。尤其是作為消費的主要人群所存在的城市文化生活中,尋找到能夠讓兩者產生共鳴的契合點,這個就是“和合”文化視闊下文創產品功能的突破點以及“和合”文化的設計點。通過這樣的手法,可以找到“和合”文化的傳承點與大眾消費者所需要的消費點之間最恰當的點。這樣就可以尋找到最符合文化功能點的設計方法。這是對產品功能設計點的方法概括。
另外就是對產品的文化設計點而言,既然是文創產品,就必須體現出強烈的“和合”文化要素,要讓使用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通過外形、顏色等特征感受到“和合”文化的影響。可以通過“和合”文化傳統紋樣、服飾或用品配色,去尋找文化的專屬符號和特征,進而采用現代設計理念和現在大眾審美的方向對其進行概括、加工、簡化、提煉,形成一種新的“和合”文化的文化符號,它所具有的文化性、符號化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特征、工藝特點、文化內涵、生活形態和審美意識,有利于文創產品中的文化內涵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和傳播[4]。
(二)實際案例分析
應用上述創新設計策略,本項目通過案例《品荷組合茶具套裝》進一步驗證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此案例以茶具為設計對象,設計者先進行設計調研(用戶研究、產品分析),親自去天臺感受“和合”文化的意境,然后對“和合”文化進行深入挖掘,根據人的因素(用戶的感官體驗需求、情感需求、行為體驗需求),物的因素(原理的可能、結構的可能、技術和工藝的可能),感受“和合”文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和“和實生物”的創新性),結合“青、潤”的瓷器特點,運用“和合”文化中的中和、匯合、融合、聯尋找到能夠讓兩者產生共鳴的契合點。在器型上大方優雅、質感細膩,功能上實用、舒適。在此基礎上,將設計對象置于使用場景中展開聯想,提取荷花、荷葉、蓮蓬進行“融合”“聯合”,然后設計得出產品(如圖1、圖2)。
“品荷組合茶具套裝”通過“荷花”這一意象對情感體驗中的“匯合”“融合”“聯合”進行解釋,并將荷葉的“葉尖”“包容性”“圓潤”“蓮蓬”融入茶盤造型設計中,使產品創意不再只停留于形式變化,使產品具有“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內涵。“品荷組合茶具套裝”為進一步提升品茶這活動的情景體驗,設計師取材于自然,根據功能美學和造型美學進行提煉、轉換、設計,實現產品與大自然之間的“和合”。茶盤采用“荷花”元素,線條流暢,舒緩,給人宛如荷花在飄動的感覺,十分生動。茶杯的設計運用了荷葉尖元素,在色彩選擇上采用一抹淡淡的紅,整個環境顯得輕松愉快,給予消費者精神的愉悅。茶盤的造型塊面、倒角、曲面有機組合在一起,產生“和合”之美。產品有了多樣的變化但不失整體統一感,實現產品造型的“和合”。茶杯的朝向顯得十分矛盾,在套裝中卻顯現荷花在池塘中的生長狀態,體現了“和合”文化中的“融合”“匯合”“聯合”,整個套裝的設計具有故事性、儀式化的審美意境。
在設計過程中,為更好地傳承“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實生物”非產品化的要素特征,通過選擇具有“荷花”內涵意義的元素。“品荷組合茶具套裝”突破了傳統系列組合關系,將“融合”“匯合”“聯合”納入其中,豐富產品內涵,提升用戶體驗。“品荷組合茶具套裝”在造型上大膽突破傳統造型,卻又不生硬,體現了“和實生物”中的創新。
通過以上的案例得出,采用人的因素、物的因素、親身體驗,可以很好地將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現代產品相結合,拓展創意的邊界,達到文化的傳承點以及大眾消費者所需要的消費點之間最恰當的點。
五、結語
“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在新時代的文創產品設計中,我們應重視“和合”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實用價值和指導作用。合理運用“和合”文化,將其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更要將文化的內涵貫穿設計的全過程,使文化與創意產品設計的結合成為當下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顧娟,孫琦.淺談創意思維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8(22):63-64.
[2]董凌.當代包裝設計中的傳統“和合”文化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4(12):95-97.
[3]易平.基于“和合”文化的包裝設計新路徑[J].包裝工程,2016(12):16-19.
[4]鄭凌娟.和合文化之審美內涵[J].文化學刊,2018(11):98-100.
作者簡介:戴旭陽,臺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王海亞,碩士,臺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
張子鑫,臺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鄧明宇,臺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