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陽
摘 要:增強初中歷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主動,本文從創設問題情景、形象課堂、補充歷史知識、啟發思維、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等五個方面,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歷史課堂;激發;學習;積極性
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歷史教育對下一代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尤為重要。教學中,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愉快的事,學生就會自覺得到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在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創新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所謂創設問題情景,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精心設計,把學生引入到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景中。在問題情境中,給學生自由想象的時間和空間,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例如:我在上部編版版八年級上第四單元第十五課《國民大革命》這一節課時,在上課前,老師講述了“一對男女從相識、相愛、結婚、生子、離婚”的過程” 把學生帶入情境,問:知道我們今天將要學習什么內容?學生響亮齊答:《國共合作》。以“婚姻發展的歷程”作為本課的導入,能極大的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之后上新課的內容,整節課的效果都非常的好。
二、課堂教學形象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歷史是一門描述性學科,要生動地再現已逝的歷史,離不開教師的描述,而教師描述的生動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語言的感染力。它體現在語言的優美性上再如在講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時,教師可指出:“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了,“快要”是什么意思?它是站在海岸遙望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嬰兒。感染力除了語言的優美性外,還可以是語言的幽默性、哲理性等。
三、合理補充教學內容,豐富歷史知識
中學歷史教材囿于篇幅,歷史人物的出現往往是“閃現式”的,這使歷史人物形象干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作合理的補充,既能使人物形象豐滿,又能增添歷史教學的生動性。中學歷史教材講對“林彪受傷養病”的問題,學生很感興趣,但教材又沒有相關補充。教師可作適當補充:平型關大捷后,林彪發了“洋財”,得到了戰利品──一件黃呢子軍大衣和一匹豐神健骨的駿馬“千里雪”。1938年3月,林彪率部到達呂梁山和太岳山脈,開辟了晉西南抗日根據地,與閻錫山的部隊為鄰,國共雙方協同抵御日軍的掃蕩。3月2日清晨,突然降了一場大霧。林彪不聽警衛員的勸說,獨自一人到住地村外去遛馬,不知不覺進入了閻錫山部隊的防區。被閻錫山部隊的士兵誤認為是“日本軍官”而開槍誤傷,導致了林彪長期需要養病,從而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四、啟發思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美國華盛頓大學有這樣一個條幅:"我聽見了,又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這充分說明讓學生親自實踐,親自動手、動腦的重要性,因而教師應當設法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入手,把更多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自主的學習意識,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能自覺地進行預習、復習,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能獨立思考,肯動腦筋,主動提出問題,與同學進行交流,進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不應獨霸講臺,重教不重學,"目中無人",而應力求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發揮自身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相互之間的競爭力和思維的活躍度,使學生善學、樂學、會學,從而能夠自由地支配時間,愉快地學習
五、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對歷史課的內容發生興趣,就能夠把精力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他們的記憶就會持久、準確;思維就會敏銳、活躍,所以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運用錄音、幻燈、動畫、投影、視頻等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
直觀教學能夠再現歷史,具有看的見,摸得到的優點,能直接說明問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輕松愉快地學習歷史。普通教學手段難以講清楚,甚至無法講清楚的知識重點、難點;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在普通條件下難以實現和觀察到的直觀而形象。例如我在上《國民大革命》這一課時,利用投影,設置北伐戰爭的地圖,輔以不同的箭頭表示作戰雙方的進軍路線。這更直觀更形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加深鞏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寓學于樂。所以在歷史教學中要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總之,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力求做到生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值得注意的是:生動性應以教材內容而定,并注意各種方法交替使用;由于受歷史教學時間制約,不可能事事都求生動,教學中應選擇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經營、獨運匠心,一堂課能形成兩三個高潮就算成功了。生動性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也是歷史教師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