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要求已經從會聽會看會讀會寫轉變為對英語知識的靈活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已經無法滿足英語教學需求,新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在不斷被創造和應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互動;有效性
【作者簡介】宋金菜,宿遷市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
教學互動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互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已經得到了相應的推廣和應用,但其有效性并沒有完全地發揮出來,在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一、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因素
教學互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和素養,是一種實踐與理論并重的教學方法。但在目前的教育考核評價中,大多數學校依舊采用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核,分數依舊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和能力的唯一標準,理論部分占比較重,實踐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和考察。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分數,只能根據考核要求讓學生死記硬背,忽略實踐教學。長此以往,教師和學生重新進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教學互動的有效性無法體現,學生對英語教學也會產生厭惡。
教學互動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理念上的。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從小生活在傳統教學環境中,在教學過程中也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思想,受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影響較深,很難轉變。再加上學生本身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自主學習能力缺失,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記的被動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思想也形成了固化。教育和學習思維在短時間內都無法到達教學互動的要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也無法體現。
教學互動要想發揮有效性不僅僅需要思想、行為上的轉變,還需要課堂教學內容的配合。就目前的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對教學互動的理解存在偏頗,互動形式缺乏多樣應,無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學內容過于平面化、抽象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比較片面,無法進行深入的探索和了解,導致教學有效性無法發揮作用,學生英語學習效果不佳。
二、如何提升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依托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雖然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但教師可以根據素質教育要求以及教學綱領要求制定符合初中英語教學發展的考核評價機制,將實踐能力容納到考核標準中,通過演講比賽、短劇演出等形式讓學生能夠真正將英語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體現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能夠更加全面、立體的展現教學效果,更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用英語思維思考和解決日常問題。教育評價考核不再只注重理論考核,教師和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做到實踐與理論并重,師課堂教學互動能夠發揮其有效性。
其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已經從一個課堂的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時刻牢記生本教育理念,給予學生更多的互動和交流機會,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索行為保持鼓勵的態度,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意識到課堂不是教師的舞臺,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去,面對自身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情況不逃避,不自卑,采用正確的態度和教師一起面對和解決,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與課堂和教師的互動,充分運用好課堂互動。只有教育思想和學習思想都有所轉變,課堂互動才能真正發揮其有效性,帶領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中。
最后,教師在轉變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英語教學方法、教學工具的轉變,更要將目光放在英語教學內容的轉變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在適應學生英語水平的同時也要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短板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探索欲望,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互動有內容可談,讓課堂互動更好地發揮其有效性。
三、初中英語課堂互動的方法
第一,問題情境法。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對英語知識的探索不再停留在表面,在英語理論知識背后的人文內涵更容易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但同時他們的自主探索和學習能力還有所欠缺,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采用問題情境法將英語理論知識和人文知識融入問題之中,通過問題為學生搭建探索的情境和條件,能夠幫助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增加課堂互動性的同時也很好地發揮了互動的有效性。
第二,小組討論法。這種互動方法的重點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在這其中僅僅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學生與其他同學的交流過程就是不同思想角度相互碰撞的過程,學生不僅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在英語思維方面的短板,也能夠激發出的新的思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從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英語思維方式和學習道路。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要想發揮其有效性,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轉變教學理念,將被動教學轉變為主動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炳強.淺談初中英語有效性教學[J].南北橋,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