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亮 林海軍 桂波

摘要:經濟的發展,促進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巖棉是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常用材料,施工方法有現澆法、后貼法、錨固法等,其中現澆法具有節約成本、工期短、質量可靠、安全性高等優點,在建筑工程中應用廣泛,因此,注重巖棉外墻外保溫系統相關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巖棉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防潮分析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巖棉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
巖棉外墻外保溫系統由于保溫層的透汽性強,系統材料的構成相較于有機泡沫類保溫材料系統更特殊,在實際工程設計或系統選用時,在特定的條件下沒有可參照項目時,需要通過合理的理論計算或模擬進行適應性分析。
一、外墻巖棉板保溫的生產工藝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續發展之路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建筑行業作為飛速發展的環節,其建筑節能施工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外墻巖棉板保溫施工技術作為一種節能技術,以其獨有的特點正在被廣泛的應用于建筑施工中。在當前我國的建筑行業中,外墻保溫巖棉板是一種較為常用的保溫材料。它的主要原材料為天然的巖石,再通過各種生產工藝加工出來。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賦予了外墻保溫巖棉板不同的生產特性。目前,比較常用的生產工藝為擺錘法、三維法和沉降法,它們可以用來生產外墻巖棉板、硅酸鋁板、酚醛板等。而在三種工藝當中,三維法和擺錘法是最新研究出來的生產工藝。
二、巖棉外墻外保溫系統受潮典型計算方法
(一)按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016)的規定,采用Glaser方法計算圍護結構內部是否存在冷凝。建筑物表面或系統內部水蒸氣冷凝驗算的基礎是: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空氣的含濕量是否達到飽和含濕量。相對濕度φ的計算,參考公式(1)、(2)。
式中,υ為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空氣的含濕量(kg/m3);υsat為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空氣的飽和含濕量(kg/m3);T為溫度(℃)。參數a、b、n取值如下:
當T≥0時,a=288.68Pa,b=1.098,n=8.02;
當T<0時,a=4.689Pa,b=1.486,n=12.3。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016)中規定,圍護結構內任一層內界面的水蒸氣分壓分布曲線不應與該界面飽和水蒸氣分壓曲線相交,其原理就是在圍護結構內任意一材料層之間的水蒸氣分壓不得大于該界面對應的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蒸氣分壓。界面n處的水蒸氣分壓力pn以公式(3)表達。
(二)按照《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016)規定,采暖季圍護結構中保溫材料因受潮而產生的重量濕度增量值應滿足經驗值要求。這一規定的理論基礎是:“允許增量系指經過一個采暖期,保溫材料重量濕度的增量在允許范圍之內,以便采暖期過后,保溫材料中的冷凝水逐漸向內側和外側散發,而不致在內部逐年積聚,導致濕度過高。”也就是界定在采暖季,圍護結構中的外保溫層含濕量不斷增加。其計算公式與公式(3)接近,即在采暖期內,水蒸氣在穩態條件下不斷從室內側向室外側擴散并且部分積聚在保溫材料中,計算采暖期間內的重量濕度增量,然后采用經驗值要求不同保溫材料的重量濕度的允許增量。
三、外墻巖棉板保溫施工技術要點
(一)巖棉板粘貼
(1)巖棉板長度不宜大于1200mm,寬度不宜大于600mm,應干燥,表面應平整、清潔;(2)粘貼前,應先安裝托架,用鍍鋅錨栓將經防腐處理過的金屬托架(或鋁合金底座托架)固定于基墻上;底層托架離散水坡高度不小于20mm,并應留有建筑結構沉降所需的余量,避免外墻外保溫系統損壞。巖棉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每兩層應設一道經防腐處理的金屬托架,當使用高度超過60m時宜每層設置;(3)巖棉板的粘貼宜采用滿粘法,建筑高度在60m以上時,在巖棉板抹完膠粘劑后,應先將保溫板下端與基層粘貼,然后自下而上均勻擠壓,滑動就位,粘貼時輕揉,并應隨時用2m靠尺和托線板檢查平整度和垂直度。應及時清除板邊溢出的膠粘劑,板的側面不得涂抹或沾有膠粘劑。相鄰板塊應緊密對接,板縫不大于2mm,板間高差不應大于1.5mm;(4)巖棉板上墻粘貼牢固后,應在板縫、板中處用專用錨栓進行固定(錨固件數量不大于總數量的30%);(5)所有穿過巖棉板的穿墻管線與構件應預埋,宜采用預埋管套,其出口部位應用密封條實施包轉密封并做好防水處理。
(二)錨栓固定
在安裝錨栓的時候,一定要確認第一層抹面膠漿已經有干硬度,并且可以碰觸的時候,再進行安裝。在此時,彈線控制也是有基本要求的,即它要考慮到巖棉板的整體布局以及錨栓的具體數目。而且,要在制定的位置進行鉆孔,然后再施工安裝。在打孔的時候,錨固的深度要低于打孔的深度。接著在孔中把錨栓的塑料圓盤裝好,接下來是錨栓芯。安裝的時候應該注意,要把內層網布用圓盤壓緊。在施工的時候,一定要讓錨栓的施工滿足建筑施工的設計和質量要求。
(三)外墻巖棉板玻纖網格布設置及抹面
(1)在外墻面抹面施工前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將玻纖網格布裁成樓層高度長度左右的網片,同時預留好玻纖網格布的搭接寬度。(2)將聚合物抹面砂漿均勻地涂抹在巖棉板上,使巖棉板與聚合物砂漿粘結充分,不能出現漏涂情況避免粘貼空鼓,并將提前裁剪好的玻纖網格布繃緊壓入聚合物砂漿內。(3)放置玻纖網格布時先從中間開始然后向上向下用抹子將玻纖網格布沿水平方向繃直繃平,將玻纖網格布彎曲的一面朝墻體里面,自上而下一圈一圈地依次鋪設,同時利用抹刀將玻纖網格布壓入聚合物砂漿里,再從中間開始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將聚合物砂漿抹平整,使玻纖網格布緊貼墻體底層聚合物砂漿。水平方向玻纖網格布搭接長度應為100mm,豎直方向玻纖網格布搭接長度應為80mm,鋪貼好的玻纖網格布不能出現皺褶、空鼓、翹邊等現象。要求聚合物砂漿飽滿度達到100%,網布不得直接鋪設在巖棉板表面上,也不得外露,不得干搭接。(4)窗洞口四周的玻纖網格布應在陽角位置45°處增加一層300mm×400mm玻纖網格布加強處理,使墻面上大面積鋪貼的玻纖網格布搭結在窗洞口周邊的玻纖網格布上。窗洞口四周其他部位陽角處設置帶狀玻纖網格布用來護角線條并翻包,包轉長度宜為150mm,上沿應設置成品滴水線條,線條所帶玻纖網格布與墻體大面網布搭接牢固。(5)在墻體陰角處的玻纖網格布還需從兩側墻面雙向繞陰角相互搭接,搭接寬度不應小于200mm,建筑墻體陽角位置網格布要求包轉,并在第一層玻纖網格布外面設置帶狀玻纖網格布護角線條加強處理,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確保建筑外墻面陰陽角的方正、順直和垂直度。
四、結語:
涂料飾面巖棉板外墻外保溫系統在建筑工程外墻外保溫中使用比較廣泛,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保溫板脫落、保溫板開裂、受潮等質量問題,這些質量問題往往使保溫系統難以滿足設計要求,必須加強施工全過程中各環節的質量管理,采取各種有效預防措施,才能保證、提高外墻外保溫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東虹.巖棉板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分析[J].安徽建筑,2017,20(01):63~64.
[2]陳占虎.巖棉板外墻外保溫現澆系統技術研究與應用[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6(02):41~43.
[3]支家強,張方,金海,陳祥雨.巖棉保溫工程應用技術研究[J].城市,2017(03):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