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淑香 施曉軍
【摘要】課堂教學就等于問題解決,問題是課堂的生長點和生命力,一個好問題可能就是一節好課堂。作文語文教師,我們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提煉有牽引力的核心問題;奮力攪動學生思維,提煉有凝聚力的核心問題;真實關注學生情感,提煉有吸引力的核心問題;努力構建學生言語體系,提煉有支撐力的核心問題。觸動學生思維的“痛點”,留給學生語言文字的“美點”,讓教學自然無痕,靈動有聲,智慧有趣。
【關鍵詞】閱讀教學;核心問題;設計策略
一、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提煉有牽引力的核心問題
布盧姆說:“有效的學習始于準確地知道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教學目標是解決我們要去哪里的問題,也就是一堂課我們要教給學生什么。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四個太陽》是一首學生喜愛的兒童詩歌,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給四個季節分別畫了一個不同的太陽,代表心中不同的愿望,有的教師就抓住文本結構,逐段逐句分析講解,將個人意愿強加于學生身上,學生易于疲勞,興趣漸漸褪減。“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雖然本課是一年級下學期的課文,但是這一課標要求沒有變,而且文中認識的生字新詞較多,所以教學時要注意教學時間、教學重難點等的合理分配,應該利用不同方法突出“識字與寫字”,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而不是把過量的時間用在支離破碎地分析講解語句上,既破壞語言文字本身的美,學生又而感受不到小男孩愿望的美好與善良,偏離了教材編者的初衷與意圖。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目標是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我們應該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內容,分析學生學情,才能更加準確把握小學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性質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總目標。
二、奮力攪動學生思維,提煉有凝聚力的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統領全文,涵蓋全篇,輻射點角,對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理解、探究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進而有力地推動教學的縱深發展。《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如何讓學生既學得懂,又學得有趣呢?我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一開課,就從“釣魚”人手,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了解到這條鱸魚大而漂亮,“我”釣魚不易,四周沒人看見等因素體會“我”放魚之難。但是父親卻遵守規則,恪守道德,雖然只有短短幾句話,通過品讀卻感受到他的語氣是毋庸置疑、不容爭辯的,從中體會父親態度之堅決。整堂課緊扣“放”與“不放”這個聚焦點,抓住“平靜”與“不平靜”的矛盾點,奮力攪動學生思維,讓他們在是非面前作出判斷,表明觀點,主線明確,思路清晰,給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
三、真實關注學生情感,提煉有吸引力的核心問題
問題要奮力攪動學生的思維,要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點,智慧點,情感點。問題只要能觸發學生心靈深處的感點,學生才愿意讀書,愿意動腦,愿意表達,這樣的課堂才能體現出凝聚力和爆發力。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教學方法異彩紛呈,如何能讓學生體會到文本的用詞之準確,作者的立意之本源是教學的精髓。以往在教學的時候,總是按照課文順序,依靠瑣碎的“問”來推進學生活動,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品析,這樣看似啟發學生思維,實則讓學生窮于應付,難以擁有自主的思維活動空間。特級教師王君利用學生的“易發點”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出發,設計了一個簡約而不簡單的言語訓練活動“雨一春”,讓學生去尋找一個最好的詞語,去詩意地表達。學生細讀全文,剖析立意,感悟情感,創意表達,暢所欲言寫出了許多詞語,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評一評,議一議,選擇最喜歡的幾個詞語記下來,并在文段的旁邊做上批注。這一問題,看似平常,實則抓得快、抓得準,抓得久,點燃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激情,觸動了學生心靈深處的真情實意。
四、努力構建學生言語體系,提煉有支撐力的核心問題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其核心素養聚焦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作為語文教師,第一要務就是教會學生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和創造文化,努力構建言語能力體系。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感受用詞的“美”是教學的重點。當讀到“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時,讓學生用詞換一換“抽”,通過品味,感受到“抽”字用得妙,描繪了春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夏天……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封”字形象地表現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之后在學法總結與指導下,放手讓學生尋找品嘗巧詞妙語,感受小興安嶺與眾不同的景色?學生找出了“浸”“穿”等詞,并且嘗試替換,不但豐富了自己的詞語寶庫,而且激發了學生敢于說、隨心說、盡情說的欲望,簡約而不簡單的課堂,卻如一灣清水讓他們感受到了語言的美麗與魅力。
問題是課堂的生命,沒有問題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但如果課堂上的提問如槍林彈雨,會讓學生喘不過氣來;如高山之巔,會讓學生無法觸及而失去信心;如深洼平地,會讓學生望文生嘆而不愿去思考。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設計出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有力支撐教學板塊,激發學生廣泛交流的核心問題,讓教學自然無痕,靈動有聲,智慧有趣。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小學語文‘核心問題’引領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項目編號:GS[2018]GHB168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1.
[2]高林生.整合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J].小學語文教學,2006(3).
[3]唐惠忠.試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J].當代教育科學,2012(14).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