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為
摘要:伴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時代廣電技術獲得了全面發展,其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并且滿足了人類對于觀看、互動以及點播的需求,大大加強了人類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和新媒體對立存在的傳統廣播電視事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由于新媒體時代以互聯網為基礎,所以其有著較強的信息傳遞功能,能夠吸引更多的潛在觀眾。本文即通過對國內互聯網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更切合實際的發展展望。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廠電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人類生活水平及質量的持續提升促使媒體變成了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娛樂工具,在新媒體時代中,衍生了許多副產業。不過傳統媒體的存在模式較為單調,市場占有率在逐漸縮小,且網絡媒體的覆蓋范圍也在變小。所以媒體急需變革,以爭取到更大的市場占有率,通過不斷嘗試新型廣電技術可以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注人新活力。
一、中國廣電技術的現狀
進人到20世紀后,電子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跨越式進步,更新速度也逐漸加快?,F在,大數據以及新興媒體也正在默默改變著人類的日常生活。原來被大眾廣泛關注并當作主流媒體的傳統廣播電視傳媒不但幾乎不能再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而且還要面對著可能被淘汰的威脅。
所以,現在對廣電技術進行改革及轉型已經迫在眉睫。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看出,中國早已在多年前就大致完成了廣播電視的數字化傳輸,不過實際的運用情況并不理想,即便許多大城市已經基本覆蓋了數字傳輸技術,但仍有著高達一半以上的居民在運用傳統輸送信號的方法。因此,在之后一段時間內,應該針對廣電技術重點促進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變。
二、新媒體時代下廣電技術的發展趨勢展望
(一)構建跨媒體的合作模式
要想獲取更佳的合作模式,要求傳統廣播電視傳媒在新媒體時代中把原有的傳統內容保留住,并吸收、融人新媒體中的優質內容,給受眾帶來更具多樣性以及人性化的優質體驗,促進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率的提高。所以,傳統媒體勢必要融人兩種及以上的新型技術,以保證廣播電視的畫面及內容可以充分滿足觀眾需要。這里以鳳凰衛視的“網絡天下”為例,它就做到了搜索并收集各個網站及論壇里的信息,進行再加工,最終用動畫形式來展現出來,同時設置讓觀眾和主持人進行互動的環節,為觀眾理解節目內容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央視與各衛視還相繼開通了微博、短信以及微信等互動方式,完成了新舊媒體的融合。
(二)時刻保持節目內容的主觀性及新鮮性
在新媒體環境里,觀眾能夠利用電視、手機以及電腦等設備來收看電視節目,收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拓展,而原有的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僅能依照節目的固定播放時間來進行觀看,缺少主動選擇權。這時應用新媒體就可以觀看主流節目視頻,并且能夠使用稍后觀看以及回看的功能,極大地滿足受眾的需求。
(三)創造出更有競爭力的微電臺在利用廣播電臺播放固定節目時,還可以運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現代化交流軟件和聽眾進行實時互動,聽眾無論在任何地點里只要打開廣播就可以隨心選擇喜愛的節目,并且還能夠收聽以往的精彩節目。與此同時,電臺還可以通過提出飽含趣味及討論度的話題來吸引聽眾參與討論,且輔以廣告營銷促進企業知名度的提高。目前的微電臺基本以音樂類節目和交通型節目為主,聽眾不僅可以及時掌握交通情況,還可以聽到賞心悅耳的歌曲,給出行帶來了更舒適的體驗。
(四)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
首先要對廣播電視傳媒的數字化傳輸建設進行加強,確保節目的播出質量、監控質量以及制作質量,真正做到和受眾之間進行實時互動,及時掌握受眾意見,不斷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
其次要創建出集建設生產、管理以及運行為一個整體的網絡平臺,充分運用現代化網絡平臺及多媒體技術,幫助傳統廣播電視傳媒開展其他類型的業務。
最后要構建出數字化的衛星轉播體系,現在國內常用的傳輸方法包括了中波傳輸、衛星廣播、有線電視、調頻廣播以及短波廣播等,根據所處位置的不同,選用合適的傳輸技術可以全方面地拓寬廣播電視節目的范圍,進而抑制受眾流失現象的發生。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新媒體環境下,廣電技術要想得到更完善的發展,就必須以網絡平臺為前提,對傳統廣播電視傳媒進行徹底改革,進而建設出新媒體廣電平臺。利用此類良好的合作模式可以建設出優質產業鏈,切實推動廣電技術的進步。
(作者單位:松原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