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霞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園林景觀越建越好。當前,一些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逐漸應用于園林綠化建設。其中,微地形處理作為比較傳統的園林景觀造景手法,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文章主要分析了微地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作用及其施工中需注意的問題,以供廣大同仁交流探討。
關鍵詞:微地形;景觀設計;運用
目前,在東西方文化交融和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微地形景觀設計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發展變化,越來越多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的出現,為城市生態環境和宜居家園的建設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如何更好地發展運用微地形景觀設計,對豐富城市景觀維度和提升景觀場地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微地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一)豐富景觀空間層次
地形是園林景觀的最基本骨架,可以有效地豐富景觀層次、劃分景觀空間,使人們可以從景觀中獲得更多的感知和情感共鳴。一方面,不論是城市公園還是居住區內的車庫頂板上面的覆土等空間,微地形設計都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同時結合微地形進行植物造景,可以形成良好的天際線,增加植物層次,使喬灌草各個植物生長空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微地形設計有利于打造進退有序、起轉承合的整體空間格局,讓更多的設計手法如對景、借景、障景等輕松實現,反過來又豐富了整體空間的內容。
(二)改善生態環境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也都規劃和保留了很多城市綠地,對居住區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新建或者改建的景觀項目中,都涉及到微地形設計的內容。微地形設計可以從兩方面來改善生態環境,一是通過模擬自然地形地貌,提供豐富的植物生長條件,如陽坡、陰坡、濕地等,通過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增加群落的穩定性;二是從人類的行為心理方面出發,由于城市大規模的建設,生硬的鋼筋混凝土林立讓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更加強烈,通過微地形和綠化空間的營造,構建一個綠色生態、生機盎然的環境,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
(三)蓄排水功能
微地形設計在園林景觀中,擔負著蓄排水的重要功能,良好的地形設計可以形成一個自然排水體系,為植物生長提供最基礎的保障。現在正在大力發展的海綿城市,主要是通過下凹式綠化等的方法來進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既避免了洪澇,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二、園林綠地微地形處理的原則
(一)結合自然地形,充分體現自然景觀
基于原有的自然景觀,結合景點的原有地形、地勢地貌,充分體現區域風貌和原有特征,通過微地形處理做到順應自然、就地取材和營造景觀。
(二)以小見大,適當造景
園林景觀場地內地形的高低、大小以及尺度等變化,能夠創造出豐富的景觀變化,為多變景觀提供依托。在一些較大的場景中,需要一些比較寬闊平坦的綠地、大型的草坪綠地或疏林草地,展現一覽無余的壯觀場景;在一些較小的范圍中,需要適當采取微地形進行處理,以創造更多的景觀層次及空間,形成豐富的景觀。
(三)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與地形中
微地形處理需要與園區內的建筑景觀相協調,進而消除建筑與周邊環境的界限,進一步協調建筑與周邊的環境,使建筑、周邊地形與園內景觀融為一體,營造賞心悅目的景觀。
三、微地形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設計形式單一
微地形設計是景觀設計中的難點,場地現場條件多樣,周圍環境各不相同,對于表達的主題和空間氛圍也不盡相同,設計上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并且需要一定的創新,由于種種原因,目前設計上多是簡單的地形堆積,或是滿足通行、下沉等功能,設計形式略顯單一,并沒有體現項目自身特點,另外設計深度也往往表達不足。
(二)施工水平參差不一
微地形最終的呈現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水平決定的。由于現場條件復雜多樣,微地形又是一個整體的空間格局,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個區域之間的地形不協調,排水積水問題現象時有出現。除了滿足功能需求外,微地形還需要一定的空間審美能力,這對施工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一個好的微地形景觀,就像一個藝術作品,施工水平的參差不齊對微地形空間的實現效果影響較大。
(三)空間氛圍塑造不足
微地形設計最重要的是對空間的營造,空間感受的主體是人,讓人的活動、思考、情緒和空間氛圍形成良好的互動,是一個空間塑造成功與否的關鍵。好的微地形景觀可以給人一種難以忘懷的心理感知,正如阿恩海姆曾說過:“一切知覺中都包含著思維,一切推理中都包含著直覺,一切觀測中都包含著創造。”而這種感知是人類對空間氛圍的一種潛在心理活動,目前大多數的微地形設計,偏重于對功能的實現,而空間氛圍塑造不足。
(四)破壞原有地形地貌
地形是一個場所長期的歷史記憶,微地形設計應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這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微地形肌理,與場地的環境融為一體,遵循自然生態法則。目前存在一些為了地形而地形的做法,對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壞較大,打破了區域的生態平衡且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大面積地開挖人工湖或者填湖造陸等等;還有一些雖然是小尺度的地形,但是采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手段進行處理,都對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四、微地形發展運用
(一)綠化景觀
綠化和微地形是重要的空間骨架,主要應用體現在如下幾點:
1、豐富層次。空間的層次是在微地形的基礎上進行的多維空間發展,地形為固定的根基,植物則為生長變化的形式。層次的豐富也不單單是植物的堆疊,一方面,講究豐富的喬灌草立體空間,形成飽滿自然的綠化效果;另一方面則重點體現地形,綠化多為疏林草地的形式,形成開敞明亮的空間效果。
2、因地制宜。越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場地,融入場地環境,越容易實現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園林景觀。綠化與微地形的另一種應用,體現在因地制宜上,如臺地景觀、坡地景觀等,植物和地形相得益彰,充滿活力。
3、主題鮮明。人們對植物有著特殊的情感,對于一些特定主題的園林景觀,地形營造空間,植物塑造意境,兩者相輔相成創造出很多別具新意的主題空間。
(二)水體景觀
微地形的本質功能是排水和有利于植物生長的需要,同時也是現在海綿城市大力發展的基礎。我國古代造園就有“高處欲就亭臺,低凹可開池沼”的說法,充分說明了水與地形的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體景觀有了更多的形式,除了常規的水景外,主要體現在雨水回收利用上。雨水回收利用也是海綿城市的宗旨,這方面的景觀主要發展為旱溪、濕地、雨水花園等。
(三)照明景觀
近年來,夜景照明越來越被重視,也引起了很多的反思,照明景觀要更多地體現藝術價值,避免光污染。隨著微地形的設計形式越來越多樣,照明和地形結合得也越來越密切,地形嵌燈帶、燈光藝術小品、感應照明等形式是未來發展應用的新方向。
五、結語:
總之,微地形是一個充滿塑造力的客體,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現代社會對園林景觀的要求逐漸提升,更多的理論知識的發展完善和設計理念的創意創新,微地形設計的價值會日益凸顯。
參考文獻:
[1]段玉學.淺析微地形在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03).
[2]蘇軍委,李碩.微地形營造與植物配置[J].中國園藝文摘,2017(09).
[3]趙愛香.園林工程中微地形處理及其施工原則[J].現代園藝,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