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鐘洪利
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界重要話題,而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部分,核心素養的出現為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確的方向,高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學科知識,還要注意以核心素養的要求為根據,不斷對高中生進行德育教育,借助學科課堂將德育滲透其中,靈活運用德育教育形式,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注意聯系實際,將德育貫徹落實到學生實際生活中,提升高中生的道德境界,培養品德高尚的高中生。
關鍵詞:高中;核心素養;德育教育
少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他們的綜合素質和道德發展水平關系著一個國家道德教育的水平。現如今大部分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缺乏系統性,比較隨意,如遇到一個轟動的事件臨時安排德育教育,忽略了德育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道德品德的培養需要長期的堅持。同時,大多數的德育工作只注重意識層面的教育,忽略了現實的實踐,“紙上談兵”無法完成深層次的思想教育。高中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班主任應以核心素養為重要指導,注重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實行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利用學科課堂,加強德育教育滲透
因為高中階段是學生考學的重要學習階段,許多教師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這不符合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高中生的課余時間可能并沒有中小學生那么豐富,然而,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科教育的時間,在傳授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使學生在學習中自然而然接受德育的熏陶,將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有效融合,加強德育教育有效性。
例如,政治、語文、歷史等人文科目,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教師在對教材深刻把握的情況下,對教材中德育教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并結合學科教育對其充分利用形成新的教學體系,可以開展圍繞社會主義、愛國主義、中華傳統美德、民族精神、改革開放等的課堂德育教育,使學生在學習學科基礎知識的同時了解中華民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關于“愛國主義”的德育教育時,教師為學生播放國歌,讓學生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人們如何愛國的,將愛國教育滲透到課堂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中融入德育教育,在對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中滲透德育教育,在學生學習環節中融入德育教育。
二、完善德育形式,提升德育工作效率
德育教育不僅僅只限于單一固化的教育形式,教師要創新并完善德育教育形式,改變傳統的說教,不能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溝通的課堂形式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融入其中,教師利用情景、問答會話 、小組協作等方式以組織者、管理者、幫助者、促進者的身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力,使課堂變得生活化,學生發揮的主體作用,使德育教育不再生硬無趣,提升德育的工作效率。
例如,在進行中華優秀民族優秀美德教育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分組合作,組內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任務,查找資料、確定主題、撰寫劇本最后完成對關于優秀傳統美德小故事的表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加以理解,進行適當表演修飾,便顯出自己對于美德的看法,現代社會中該如何傳承和發揚。通過豐富的德育形式,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參與德育教育中,并覺得課堂并沒有那么無趣,同時讓學生關注身邊的實際,將傳統美德付諸于身邊生活中,提升核心素養中學生的價值判斷力,有效提升德育有效性。
三、理論聯系實踐,促進德育教育深化
德育教育只有意識層面的感性認知是不足夠的,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的教學過程中,要一直貫徹聯系實踐的原則,堅持實踐才能促進感性知識的轉化,成為學生自己內化的品德素養。因此,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結合實際活動,使德育理念在德育實踐中更好的滲透,同時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溝通素養、合作素養、領導能力等,促進德育教育的不斷深化。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播放有關傳統道德優秀電影、紀錄片等視頻,讓學生頻繁地收到優秀文化氛圍的熏陶,布置學生寫觀看視頻后的觀后感或影評,通過啟發學生對傳統道德的思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誦讀經典,如《莊子》、《老子》等中國古代經典書目,通過誦讀比賽,感悟分享班會等形式激勵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教師鼓勵學生成立社團或興趣小組,共同研究中華經典,豐富學識的同時提升修養。利用周末組織社會志愿活動,如到敬老院等組織進行社會服務實踐活動,并以日記的形式寫出反思感悟。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
綜上所述,高中生德育工作是需要教師長期堅持的過程,教師要在核心素養的方向中,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將德育教育滲透課堂教學中,完善創新德育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融入到德育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積極組織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將理想信念付諸實踐,深化德育教育。因此,教師要為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成為熱愛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的德育目標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姜鈴.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實踐與探究[J].學周刊,2018(4):32-33.
[2]管佩磊.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實踐與探索[J].新智慧,2019(2):31.
作者簡介:
高峰,出生日期:1979年7月,男,籍貫:黑龍江省五常市,單位:黑龍江省五常市山河林業第一中學校,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教育
鐘洪利,1980年3月,女,籍貫:黑龍江省五常市,單位:黑龍江省五常市山河林業第一中學校,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