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勇
摘 要: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與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具有密切關系,但是,傳統體育課堂中的教學形式較為刻板、單一,造成學生進行體育運動訓練的積極性較低。因此,在當前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引入課堂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構建。
關鍵詞:初中體育;游戲;興趣;競爭意識;和諧關系
游戲活動對初中體育運動的教學具有積極作用,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提升練習的效益。那么在當前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進行體育訓練方式的優化,有效地融合游戲活動,促進體育訓練的有效教學呢?
一、利用游戲,提升學生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從初中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教師將游戲與體育訓練相結合時,學生會主動耗費自身的精力,參與到體育訓練當中,而當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興趣背道相馳時,學生也會表現出消極的學習態度。因此,為了實現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運動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促進學生興趣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體育訓練中,為了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教師就可以設計“喊數抱團”的游戲活動。在課堂中,教師先根據學生的性別將學生劃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隨后,教師以操場中一點為圓心,以六米為半徑畫圓,并讓學生讓學生均勻地站在圓圈上。緊接著,教師向學生喊出“高抬腿”“單足跳”以及“蛙跳”等進行下肢力量練習的口號,學生在圓圈中進行移動,之后,教師喊出“1”至“9”中的任一個數字,學生開始迅速抱團,與教師所說數字人數相同的學生保留參賽的資格。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為學生進行其他體育運動的學習奠定基礎。
顯而易見,在對學生進行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變革傳統刻板式的訓練方式,融入游戲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完成練習。
二、利用游戲,激發競爭意識
“游戲”與“競爭”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有游戲的地方就會有競爭,同時,初中生的心智已經趨于成熟,因此自身的競爭意識也比較強烈,且具有一定的表現欲,渴望得到教師和同伴的肯定,而在體育學科的教學中引入游戲,能夠滿足學生參與競爭的心理。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也可以利用競技類的游戲活動,突出游戲與體育課程中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在競爭中提高練習的效果。
例如,在“籃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籃球競賽的游戲活動,促進學生激發競爭意識。在課堂中,教師先對學生講述籃球競賽的基本內容,讓學生從理論上認知參與籃球競賽的規則,以及籃球競賽中人員的組成等。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對學生進行競賽隊員的安排,使得每個參與競賽的對抗小組之間水平相當。緊接著,教師讓學生發揮自身已有的籃球運動技能,進行籃球比賽,從而在比賽中,逐步意識到其中蘊含的競爭意識。同時,在競爭意識下驅動學生參與籃球競賽,學生也會為了勝負欲,主動進行籃球運動的學習,從而逐步提高籃球運動教學的效果。
不難看出,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借助游戲活動中的競技比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強化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自主練習、競技中,逐步提高練習的效果。
三、利用游戲,構建和諧關系
與傳統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相比,在體育課堂中應用游戲活動,更加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和自主性,因此,變革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與教師放在課堂中的平等位置,有利于課堂中和諧關系的構建。所以,為了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和諧共處,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進行教學策略的設計是從學生出發,從而體會教師的良苦用心,更愿意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體育訓練。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短跑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來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中,教師先向學生講述老鷹抓小雞的游戲規則,隨后,教師讓學生選出“母雞”的角色,并由教師擔任“老鷹”的角色。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到“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當中,促進學生在完成游戲的同時,能夠提高短跑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參與“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也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更主動地親近教師,愿意接受教師的安排,完成體育訓練。
總而言之,在當前初中體育課堂中應用游戲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果,但是真正將游戲的價值最大化,并不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當前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分析游戲的應用優勢,結合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導向,創新游戲的應用方式,并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經驗的積累,從而構建完整地應用游戲進行體育運動教學的體系,逐步提高體育運動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華峰.淺談初中體育教學如何科學運用游戲教學法[J].當代教研論叢,2017(12):117.
[2]吳炳華.以游戲教學構建高效初中體育教學課堂[J].青少年體育,2017(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