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會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東西南北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差異越來越大。西部地區的經濟受到空間、資源等的限制,經濟發展水平低,很多勞動力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鄉給家里的長輩照顧,這些孩子就變成了留守兒童。現如今,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成了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很多的留守兒童在心理上都出現了問題。想要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必須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
關鍵詞:留守兒童;學業心理特點;學校管理;對策
兒童是國家、民族未來的希望,如果兒童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而學校教育作為留守兒童教育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學生在學業方面的問題非常突出,例如對學習的看法不正確,認為學習沒有用,不如出去打工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本文就留守兒童的學業心理特點進行了分析,并從學校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一、留守兒童學業心理特點
(一)學習動機不明確
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機是比較復雜的,主要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學習是為了以后能夠賺大錢,去大城市發展。有的學生是為了獲取物質獎勵。大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都非常看重,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家長,他們長期不在學生身邊,對學生的成績非常關心,學生學習好會給予獎勵。
(二)學習習慣差
學習成績不是第一位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學生應該養成的,而且越早越好。留守兒童的家長很早就在在外打工了,長期不在學生身邊,缺少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關心。而在學校里,雖然教師也會對學生學習習慣進行培養,但是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很多,教師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照顧到的。即使學生在學校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家里這些習慣并不能堅持下來。
(三)厭學思想突出
留守兒童厭學思想突出,主要是隔代教育的弊端、學校教育缺失和社會的不良影響造成的[1]。大多數的老人已經沒有精力管教學生的學習了,只能管學生吃飽穿暖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老人自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無法理解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同時,農村現在的經濟水平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學校周邊地區的網吧也開了起來。學生沒有家長的管教,很容易去網吧玩游戲等,長期下來學生的心思都放在網吧上了,沒有精力學習。
(四)對教師和家長的教育有敵對心理
很多留守兒童都害怕教師詢問自己的學習情況家庭情況等,害怕教師給家長打電話交流情況等。
二、學校管理對策
(一)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而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首先,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其次,教師要走出教材的限制,將與留守兒童有關的素材帶到課堂中,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多種方法養成學生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后復習的好習慣。
(二)讓學生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知
很多留守兒童對自己的認識都不太正確,表現為自卑、敏感、孤僻等,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教師對于學生的這一情況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樹立自信心。
(三)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輔導。教師也要定期與留守兒童的家長進行聯系,告訴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情況,交流教育經驗。同時,學校也要建立心理輔導室,聘請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2]。
(四)豐富學生的業余活動
由于教育資金、資源等的限制,學生在學校只能學習,沒有其他的業余活動。像一般學校都配有的運動器材、圖書室等都沒有。學生沒有這些娛樂的活動,很容易到外面的網吧等地。所以,學校可以借助社會力量的捐助為學生修建圖書室、運動場地和設施等,豐富學生的業余活動,有利于學生的積極向上地成長。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教育學生的保障,留守兒童缺少家長的關心、教育,所以更加需要教師的關心。教師要注重和學生的互動交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解決困難,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六)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檔案材料以班級為單位,詳細記載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父母打工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臨時監護人的聯系方式,由班主任負責管理,以便跟蹤教育[3]。
結語:
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教育,容易在心理上出現問題。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影響到我國未來社會的發展,這不僅是學校和家長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我們要利用好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方面力量,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在積極向上、健康的環境下,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程慧娟. 西南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社會適應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8.
[2]和學新,李楠.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其政策分析[J]. 當代教育與文化,2018,10(01):100-110.
[3]付浩杰,王斌. 社會治理視野下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調研及對策分析——基于四川“留守兒童之家”[J].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