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乾偉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教學中也延伸出了全新的教學方式,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分析其中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融合所帶來的優勢,并提出幾點可供參考的建議,進一步促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一般采用讀寫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講授,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者,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缺少展示自我的機會,無法鍛煉自身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小學階段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能否激發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是教師需要面臨的難題之一。尤其是語文學科中的寫作方面,以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多過喜歡寫作,其根本原因是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講更為簡單,但其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部分,隨著學生閱讀量的提高,詞匯量也會隨之增加,在面對寫作時也較為得心應手,所以,怎樣將閱讀與寫作相融合,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問題。
1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興趣
興趣作為最好的老師,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熱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學習興趣是一種自發性獲取知識的心理活動,能夠極大程度的推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語文課堂中來。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由于相較于寫作,小學生對于閱讀興趣更大,所以教師需要從這一方面作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多讀多看,提升自身的詞匯存儲量,為后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作為引導,在學生逐漸開始自主閱讀后,根據其實際情況更換難度較高的書籍,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詞匯,有助于后續的寫作課程。對于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筆者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對初次接觸寫作的小學生來講,教師需要為其布置較為簡單的作業,例如,可以讓學生對身邊的人、事或者物進行描寫,要求能夠表述清晰,遵守寫作的統一格式。教師也可以給定題目讓學生進行自由創作,例如“我的爸爸媽媽”“一家人”此類學生經常接觸、容易理解的話題,這樣更容易調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2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融合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倡寫作與閱讀的結合教學,由此可知,二者之間的結合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有益處的一件事。如果將閱讀比作河流的源頭,寫作就是河流最后流入的海域,閱讀作為寫作的前提與基礎,其作用不容小覷,學生能夠通過長期的閱讀將積累的詞句加以運用,創作出獨屬于自己的優秀作品。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2.1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中的表達方式
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閱讀材料都是經過相關人員層層審理才能夠編寫成書的,所以其中的詞語與表達方式都是最適合小學生學習的,例如在“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文章中,其內容主要講述了在邊疆一所學校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體現了我國各個民族間的和諧共處。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首先是上學的路上與校園環境,這是第一段的內容。第二段是學生上課時的情境,第三段是放學后的情境。在閱讀結束后教師讓學生將文中的優美詞句記錄下來,比如“艷麗”“翠綠”“清晨”等等,再帶領學生對結構較好的句子進行分析,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優美詞句進行寫作,如此長久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2帶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書寫筆記
對于小學生來講,最有效提升寫作能力的方式就是閱讀筆記,通過長期不斷的積累詞句,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做閱讀筆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從課堂前期就開始培養學生養成做閱讀筆記的好習慣,對于某些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安排教材中的簡單文章,比如書中“秋天的雨”這篇文章,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后摘抄文中的優美詞句: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等,好詞有五彩繽紛等。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級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一般采用難度較大的文章進行授課,在學生摘抄優美詞句時,還要讓學生定期用摘抄本中的詞句來自己創作文章,將其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大自然的聲音”這節課中,此篇文章屬于說明類型的作品,采用了人格化的寫法,語言鮮明生動,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自然的聲音,學生能夠通過這篇文章中所寫到的內容,加強對于自然界聲音的認知,這種方法不僅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還能不斷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自信與興趣。
3結語
根據上文分析可知,閱讀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講,需要教師加以引導,通過正確的閱讀方式來實現對詞語的積累,以便于后續的寫作教學。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耐心,相信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呂一.從“其義自見”到“其意字現”——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環節的有效開展與銜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47-48.
[2]黃燕紅.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教學策略[J].教書育人,2017(25):48
[3]紀艷玲.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與實踐[J].數碼設計,2017,6(10):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