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芳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艱巨、細致的工作。我們只有用“心”教育轉化,根據后進生不同的個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勢利導,才能收到良好的轉化效果。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體會到德育工作之舟必須借助情感之水,讓后進生在人文關愛中進步,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一、給一個尊重的位置,撫平受傷的心靈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那幾年里,我在孩子們犯錯,而自己又無力解決時經常會溜出一句:“不行你就挨墻,坐到最后去。”說的多了,學生都會認同這樣一個觀點:最后一排是差生坐的位置,誰坐到那兒,肯定是最差的。慢慢的,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一個孩子坐到最后一排,他就會逐漸消沉。他已經給自己下了一個定論,他是差的,所以老師讓他坐在最后,再也不管他了。我們這樣做,對教育一個孩子起不到絲毫的作用,只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給后進生尋找一個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沒有放棄我們,老師很關愛我們”的一個足夠尊重孩子的座位。在我們班我是這樣做的:大部分孩子根據身高和學習小組需要,從前往后排,每周左右交換,后四排推位交換,這樣就沒有所謂的固定的最后一排了,把這些后進生安排與學習較優秀的學生同坐,而且離講臺比較近。上課時將目光在他們身上多停留一會,給他們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尊重,安撫他們受傷的心靈。
二、加強正確引導,鞏固自律能力
后進生是自控自律能力都不夠好的學生,作為教師,平時要及時發現后進生自律進步的閃光點,多給他們積極的鼓勵和正面的引導,讓他們在不斷的激勵中獲得自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律。我班的楊洋同學,在三年級前,是一個典型的自控自律差的后進生。四年級是我做班主任,我首先對他明確紀律,每隔大約兩周就再和他進行一次溝通,引導他自己最近表現怎么樣,有了哪些進步,還有哪些做得不太好的地方,特別注重用具體的小事情來具體,及時表揚進步,并提出下一步的要求。這樣,引導他漸漸約束自己的行為,提高他的自律能力。現在的他,基本上能夠遵守課堂上的紀律了,任課老師都夸他的進步最大呢。要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除了要求教師要創設自律的氛圍,通過交流引導,利用榜樣作用,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自我意識,引導正確審視自己、約束自己,才能由他律轉化為自律,他們的自律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三、重視輔導,循序漸進
(1)降低學習要求,激發學習興趣。沒有不想當首長的士兵,同樣,沒有不想當優秀生的學生。學生都想學好,都想上進,后進生因為學習成績差,往往有厭學情緒、不完成學習任務的行為,我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學生,可以適當降低對后進生要求,讓他們在適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尊嚴,重新燃起學習的興趣,體驗到學習并不是一件難的事情。對他們布置作業可以降低難度,減少作業量,循序漸進,但始終要把握好適合他們的度。
(2)課堂上給他們一片展現自我的天地。我們的課堂關注的應該是全體學生,提問學生也應該有一定的梯度,我們可以將一些基礎性的簡單的問題拋給后進生,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課堂上對他們多一些關注的眼神和鼓勵的語言。尤其是在上公開課時,千萬不要怕他們回答錯誤而將他們完全忽視。因為我們平日的行為讓大多數孩子認為上公開課老師喜歡叫的都是聰明的孩子,他喜歡的孩子,不聞不問的絕對是差生。我們應該將腳步多停留在他們身邊,當他注意力不集中時,無聲地提醒他“老師在關注著你”。
(3)為后進生開“小灶”。后進生由于長期的知識斷層、能力斷層,上課時很難跟上進度,全部消化課堂知識。所以對后進生的課后輔導是必須進行的。我們可以利用每天早到校的那段時間,針對孩子昨天上課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輔導和梳理,幫助孩子掃清前進障礙,這樣他才不會越積越多,最終將學習看成一種負擔;我們一天的工作非常忙碌,不可能每天都把班里所有孩子的作業都檢查一遍,但后進生的家庭作業必須天天檢查,我們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要督促他,在檢查作業中發現問題,及時給孩子講解,幫助孩子解決疑難問題。只要長期堅持,我們對后進生的學科知識進行了輔導。我們的無私奉獻也會掃清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又何嘗不是一種實踐型的心理輔導。
四、全面了解,公正評價
后進生的“問題”往往缺點十分突出。教師如果不全面了解,是難以喜歡上他們的,往往也會對轉化工作失去信心。班主任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用在他們身上;提倡換位思考,換個角度了解他們;還要廣泛聽取家長、科任老師、學生的反映。這樣,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優點、長處,也同樣會感受到他們和優等生一樣可愛。正如我班里學生佳豪,他不管是上我的課還是其他老師的課都經常不專心,課間活動動不動就欺負同學,成績在后十多名。我找他教育談話無數次,但他總是管不住雙手。后來找家長談話,也無濟于事,家長也對他的兒子失去了希望。有一次他在課本上畫畫,被美術老師叫到辦公室來批評,但我發現盡管他這樣做固然不對,但畫卻畫得相當不錯。抓住這個機會,我就讓他負責班級的班報刊頭,一連兩個下午下來,班報刊頭居然煥然一新,那天下午放學時我當著他的面向他的父母報喜,并提出如果在學習上也能這樣出色就更好了。打那以后,他上課認真了,課間能與同學和睦相處了,后來,我又讓他參加班級展板設計和制作,他看到我對他如此器重,他的學習勁頭更大了,上課再也沒開過小差,下課主動請教老師,經常和同學們一起探究問題,考試成績公布以后,他的排位迅速的從全班第38名上升到第7名,成績進步神速。
轉化后進生是一項比較艱巨的工作。要想把一個后進生轉化好,不是一時半刻、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用“心”教育,體現人文關愛,讓教育充滿前進的活力,讓學生個性得以張揚、潛能得以挖掘、價值得以彰顯,我們轉化后進生的培根任務也必定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