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玉蓮
【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給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小學數學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已經轉化為培養學生綜合的數學素養,而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很難實現的,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方法上進行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引探教學法的出現和完善給教學方法的轉變提供了契機。顧名思義,引探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恰當的方式啟發、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并最終理解課堂內容的教學方法。不難發現,在引探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學生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更多是起到引導作用。可見,這種教學方法的內涵與新課標的要求比較相符。因此,教師應對這一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研究,并將其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本文將結合我的實際從教經驗,通過幾個方面闡述怎樣把引探教學法滲透于小學數學教學當中。
【關鍵詞】引探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
一、創設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程導入是首要的環節,恰當的課程導入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利用引探教學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可以使教學過程以一種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展開,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這樣,才能為引探教學法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利用引探教學法教學《3的倍數的特征》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通過一個課堂游戲導入了課程,而課堂游戲就是情境教學中的一種具體方式。由于學生已經在此前的學習中了解了倍數的相關概念,所以我將游戲的規則設計為:學生從1開始依次向后開始報數,當遇到3的倍數時要說“跳過”,若不小心說出3的倍數,則該學生被淘汰。在游戲開始階段,由于數字比較小,所以大部分學生都能比較快地分辨出數字是否為3的倍數,但是,隨著數字的增大,學生出現的錯誤也越來越多,然后,我也加入了游戲當中,學生發現,每次輪到我報數時,我都能夠用很短的時間分辨出這個數是否為3的倍數,所以都十分好奇,于是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其實在這個游戲中有一個很實用的技巧,而這個技巧就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有關,在理解了這部分內容之后,大家也可以很快辨別出3的倍數。”最終,通過這個課堂游戲,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可見,在引探教學法的應用中,利用恰當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是增加教學過程趣味性的重要方式。
二、引導自主學習
正如前文所述,在引探教學法的應用中,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而為了讓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同時還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并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究,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而且可以給學生的自主探究指明方向,從而有效保障學生的自主探究質量。
例如,在《圓的面積(一)》這一節中,圓的面積公式是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而為了讓學生對圓的面積公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引導學生自主推導了圓的面積公式。首先,我按照學生在學習水平、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將其劃分為幾個小組,接著,我要求各個小組制作3個圓形,然后分別將這3個圓形分割成10、30、50等份,并將各個分割之后的圓重新進行拼接,讓學生觀察,隨著剪切數量的增加,重新拼接之后的圖形越來越近似于什么圖形,學生經過動手操作發現,當分割的數量不斷增加,重新拼接之后的圖形越來越近似于一個長方形。于是,我給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1.這個近似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圓形之間是否存在聯系?2.如果存在聯系,能否根據近似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形面積公式?然后,我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合作探究。最終,學生經過討論,發現這個近似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圓形的半徑是對應的,長與圓形周長的一半是相等的,通過這一發現,學生也順利推導出了圓形的面積公式。
通過利用這種方式,使學生對這一節的重點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記憶。可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引探教學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三、及時歸納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小結同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通過及時有效的課堂小結,不但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體會教學內容的要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系統化地梳理知識脈絡,從而有效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利用引探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完《分數除法(三)》這一節的內容之后,我馬上給學生歸納總結了分數除法的相關知識:
1.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以一個非零的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先約分后計算,只有在乘號的兩邊或連乘時才能約分。
2.規律。
一個非零的數除以小于1的非零的數,商一定大于被除數;一個非零的數除以大于1的數,商一定小于被除數;任何數除以1都等于被除數;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
3.混合運算順序。
先算乘除,后算加減,若有括號,則先算括號里面的;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則由左至右,按順序計算。
4.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率。
5.注意。
計算之前要看清運算符號,并觀察能否利用運算定律簡化計算過程;在約分之后不能漏掉分子或者分母。
6.分數除法相關的應用題。
認真觀察題目中是否有分率;尋找題目中的單位“1”;分析數量關系。最終,通過我的總結,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了更加全面和系統的理解。
四、強化課后拓展
在引探教學法的應用過程當中,課后拓展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內容遠遠不夠。因此,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拓展,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課堂所學知識得到及時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有效鞏固和提升。
例如,在教學完《長方體的表面積》這一節內容后,我進行了課后拓展,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與實際生活有關的練習任務。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大家仔細觀察一下,看一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形狀?”馬上有學生說:“是長方體形狀的。”然后我繼續問:“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要把教室重新裝潢一次,墻壁、屋頂、地板都要裝潢,那么裝潢的總面積是多少呢?”學生觀察了一下,有學生提出:“教室是一個長方體,我們可以首先測量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然后再套用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這樣就可以計算出裝潢的面積了。”這個學生發言完畢之后,不少學生都認可了他的想法,然后我說:“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得出結果。”于是學生再次進行了思考,有學生發現,在計算過程中還需要再減去門窗的面積。
最終,通過這個任務,不但使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了長方體表面積公式,而且使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對相關知識有了更加靈活的掌握。可見,在引探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課后拓展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
五、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引探教學法是一種十分適用于小學數學且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熟練掌握引探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方式,并且要不斷完善每一個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得到有效優化,從而不斷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