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婕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采取互動教學模式,構建了師生討論的橋梁,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也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提出自己的疑問、見解,互動中應構建和諧氛圍,師生保持一個平等關系,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相幫助,在問題的解答中感受到滿足,在問題的探討中感受到樂趣,讓語文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上更為自主、輕松,通過互動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互動教學是通過課堂上的互動討論、互動交流,進行問題深入理解的過程,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展開更多的奇思妙想,走進語文的情境視域中,獲得更多的思考。互動教學有助于鼓勵學生獲得課堂參與感,并引導學生有獨立學習的體驗,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自我進行問題的反思,深入進行語文的研究,教師應合理展開互動,并留出讓學生積極互動的空間、時間,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
1.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遇到的問題
1.1學生參與程度相對較低
傳統課堂上也并非沒有展開互動,只不過互動的形式較為單一,互動中 教師總是占據主體,學生們被迫的回答是否,并沒有過多的參與到互動中來,與此同時,大部分學生渾渾噩噩,始終沒有專注于課堂的問題,而是處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寧愿課后詢問同學,也不愿意課堂上表現自我,有一定的互動壓抑性,課堂互動中,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的問題,有些比較顯而易見十分枯燥,有的比較難懂,只有少部分學生反應過來參與討論,甚至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提出一些與教學情境相背離的問題,學生的參與意義不高。
1.2語文教學的模式較為單一
互動始終都是口頭完成的,學生們多需要與教師互動,很少參與同學之間的彼此互動,學生們就像是一個個風箏,線始終握在教師的手中,沒有讓學生的思想自由的翱翔。除了課程要求的語文教學之外,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學會創新,引導學生們逐漸愛上語文傳統教學課堂之外的綜合實踐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
2.互動式教學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一路走過來的,都明白學習環境對人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中,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有誰敢說,能讓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多姿多彩的電子游戲之中轉移到語文教學中的綜合實踐活動上來呢?可以說是比較傷腦筋的一件難事。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更是如此,對大多數學生來講,綜合實踐活動也會遇到許多困難。如此一來,導致許多學生會對綜合實踐活動產生極大的抵觸感,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惡性循環,越來越排斥綜合實踐活動。小孩子天性愛玩,如果在具體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加入有趣味的小語文游戲,這樣能夠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心理恐懼,幫助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且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也讓得教學活動更加高效有用。
2.2提高學生注意力
孩子們的習慣都是從小開始抓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要尤其注重習慣的養成,在這一特殊時期的教學過程中為之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來講,較強的思考性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特點,解答語文問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小學語文的學習基礎對于后來的學習來說猶如根基一般重要,假如在小學就落下了語文知識,那么很可能會影響其整個學習階段。如果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加入一些有趣的語文小游戲,會非常符合科學理論,通過這一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對語文知識進行全面涉及,更加幫助學生記住細小的知識點。也正是如此,可以幫助學生對語文關系有一個清晰的明了的認識,在日后學習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所帶來的好處。通過上述幾點可簡單看出語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運用方式。
2.3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作為人民教師,不管使用哪種教育方法,都要明白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的,要明白強扭的瓜不甜,堅持從學生的本身去思考,不管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還是具有高效的互動式教學中,都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在互動式教學中要盡量減少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加入更加實用的教育。比如,在教學中進行分組行動,把學生代入行動中,通過活動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讓學生感覺到他們才是語文課堂的主角,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語文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掌握,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合作討論習慣、競爭意識和團結意識。在一些語言文字小游戲教學中,老師可以更好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并隨時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正,結束后,教師可通過隨堂作業來進行考試,來檢驗活動成果。從而使一系列教學活動都充分發揮作用,突出學生學習重要性。
2.4將生活實例編入習題
如果能夠在教學中掌握學生對于物理的不完全認知來設計教學豈不美哉?學生通過慢慢摸索來自己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思考并與伙伴討論如何解決問題,通過互動式教學讓同學們在自主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把生活實例寫入到平時練習題目中去,可以讓學生對生活有著更多的思考,同時或許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不僅如此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被悄然激發。在做平時練習時可以不走傳統之路,舉一例說明,課堂中在做知識點練習時,不再把運用過幾百遍的理想化教學作為模型實例,而把生活中點滴轉化成教學教材等,讓學生們在充滿樂趣的學習中牢記知識,老師不費吹灰之力便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但如此學生們還可以在互動中分享學習經驗,分享學習樂趣。并且掌握更多的生活小常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而提高。
結束語
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擁有所般配的問題情境設計能力,如此才能在語文課堂上適時地設計問題,創造情景,讓學生們加入互動之中去。進行問題教學,增加師生互動和學生合作討論,啟蒙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思想阻礙,讓原本語文課堂死板的環境變得活躍,從而來提高課堂授課效率。
參考文獻
[1]鞏雪茹.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藏教育,2016(12):113-133.
[2]侯志利.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9-53.
[3]蔡瀛.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8):71.
[4]楊立軍.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9(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