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陽
摘 要:隨著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不斷的加強,配電自動化是實現配網調控一體化的技術基礎,配電自動化的出現,給調控模式帶來了變革。據此,從配電自動化的概況出發,詳細闡述配電自動化在配網調控一體化的應用成效,希望能夠為提升配電的自動化和實用化程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配電自動化;配網調控一體化;應用成效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網建設也逐步實現了智能化,尤其是配網調控一體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可有效應對在以往配網調度過程中所普遍存在的分散管理不當、人力調管缺陷以及盲目調度等問題,促使配網設備能夠得以實現穩定、安全運行,確保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同時也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配網故障處置流程的改進與優化,提高維修效率。本文將重點就配網調控一體化運維體系的建設思路與主要內容展開探討。
1 智能電網概述
智能電網也稱“電網2.0”,是在傳統電網技術上應用高度集成化的雙向高速通信技術,在電網的傳感、測量、通信等方面進行技術升級,同時應用更為先進的電網設備單元,提高電網系統功能的自動化程度,實現電網管理過程中的智能化,提高電網系統網絡的運行效率。智能電網通過在電力輸送過程中增加具有信息收集、發送功能的單元設備,在電網運行過程中采集相關的數據并實現各個工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互,有效實現了電網系統網絡中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智能電網鼓勵引導用電部門參與其所在電網的運行和管理,為電網系統提供即時的用電信息,幫助電網系統制定經濟節能的發電與配電方案,以提高電網終端的用電率。
2 配電自動化在配網調控一體化中心應用成效
2.1對調控的操作模式進行了優化
在配電自動化技術尚未得到應用之前,配網調控員根本不能看見10kV開關站的“三遙”信息,在進行對站內開關的操作時,不能進行遠程遙控操作,必須要調控人員到現場進行站內開關操作,然而由于調控員自身以及當地的交通路線、天氣等多種原因,使得調控人員不能及時地到達電站現場,而且在對10kV的高壓開關進行操作時,還會給調控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然而在開關站經過配電自動化技術改造以后,站內的“三遙”信息能夠出現在監控人員的監控屏幕上,調控人員只需要遠程遙控操作就能實現對電站的開關,這樣就大大地提升了開關站操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降低了監控人員的工作量以及現場操作帶來的風險。經相關部門的調查顯示,在使用配電自動化技術以后,開關的倒閘操作時間由原來的超過30min降低到了3min,整個過程的操作時間降低了數倍不止。由此可見,配電自動化技術運用在配網調控中,不論是負荷調整,還是在開關操作模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優化,極大縮短了操作時間,保證了供電效率。
2.2搶修指揮平臺
在配網調控一體化運維體系當中搶修指揮平臺是開展業務管理的核心與重點,是幫助配電網實現生產業務管控的一項重要支持手段,通過對配電生產搶修指揮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把缺陷消除、技術改進、運行維護、應急搶修等各項生產運營工作一同納入至同一個信息管理平臺當中,重點就加強對于配電網的風險分析、停電管控與營銷互動等多個方面的功能要求。將配電生產搶修指揮平臺作為整個配電管理指揮中心的核心底層技術基礎,促使各項系統資源能夠得以實現優化整合,并由此構建起系統化的業務聯系紐帶,給予配網調控一體化提供以更加多元化的應用服務支持。促使針對配網調控的各項數據信息能夠實現高效化的匯集、篩選、分析及發出預警等多項功能,同時將之直接顯示于配電GIS設備上。另外還需針對配電網絡系統的實時性運行狀況、設備情況、計劃停電、故障區域、搶修人員與車輛所處位置等采取綜合化的管理措施,以確保在開展配電生產與設備故障搶修之時能夠得以實現對指揮工作的協調一致,促使配網的管理水平與用戶服務滿意度得以全面提升。
2.3智能開關的應用
配電自動化及調控控制要在配網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就要改變傳統配電網的關鍵部分,在傳統配電網中自動化裝置,使其實現自動控制功能,而對開關的遠方遙控是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必須實現開關的智能化,即在配電網系統中按照智能開關,發揮其四遙功能。智能開關的四遙功能和變電站的四遙功能一樣,是遙測、遙控、遙調及遙信。遙測功能,是通過通信技術對流過開關的電流、電壓進行實時監測,若電流、電壓發生變化,智能開關將數據的變化傳遞到配電自動化及調控控制系統中,遙測功能實現必須保證電流、電壓數據傳遞的穩定性和正確性;遙控功能,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對傳遞的異常電流、電壓數據判斷,若是故障信息則下發跳閘指令,實現智能開關的分合功能,遙控功能實現必須保證對異常電流、電壓數據的正確判斷;遙調功能,是斷路器本身出現故障,配電自動化及調控控制系統會將故障信息傳遞給調度員和搶修人員,這些工作人員技術發布調整指,從而保證斷路器的相關參數及時調整改動,以滿足線路系統安全性要求;遙信功能,主要將斷路器與移動設備聯系起來,建立信息交互關系,如果斷路器發現故障或其本身出現故障,移動設備自然會收到相關信息,相關人員可根據該信息,判斷故障部位,進而手動將故障區域與系統隔離開來,最大程度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但是目前智能開關的抗干擾能力弱,在發展配電自動化及調控控制系統時,要注意提高智能開關的抗干擾技術,從而使得智能開關的四遙功能更好的在配電自動化及調控控制中應用。
結語
配電自動化技術在“配網調控一體化”中的應用,給電站帶來了全新調控模式,不僅降低了配電網在故障上的投入成本,還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電站的管理水平。信息化、自動化的應用,讓電站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讓配電網變得更加實用和更加方便,為實現配電網的長期、安全服務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葉其周.10kV配電自動化設備與一體化運維模式分析[J].科技風,2019(19):178.
[2]楊斌杰.10kV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研究與技術實現[J].電力設備管理,2019(06):37-40.
[3]范偉,侯麗.智能電網的電力調控一體化探討[J].科技風,2018(31):150.
[4]宋成良.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分析及其決策性建議[J].通訊世界,2018(0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