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燕
摘要:目的:探討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護理中治未病理論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66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根據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33例)與對照組(33例),觀察組給予治未病理論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中醫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況評分對比無意義(P<0.05);干預后均低于干預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護理中治未病理論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降低心理壓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護理;治未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小關節滑膜所致的關節腫痛,繼而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晚期因嚴重骨質破壞、吸收導致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報道顯示[1],在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率為0.24-0.5%,且屬于一種反復發作性疾病,致殘率較高,預后不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根治方法。治療期間實施合理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治未病理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66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根據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33例)與對照組(33例)。納入標準:均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2];均自愿參與且知情同意;無精神疾病史或認知功能障礙;依從性較好。排除標準:中途退出者;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或惡性腫瘤者。觀察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31-58歲,平均(45.31±3.61)歲,病程2-7年,平均(4.23±0.36)年;對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29-58歲,平均(45.25±3.44)歲,病程2-8年,平均(4.25±0.3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中醫護理,即給予患者情志護理、疼痛護理、健康宣教等,叮囑注意事項,對生活中常見危險因素進行講解等。
觀察組:治未病理論護理干預,具體為:(1)健康宣教:以“未病先防”理念為指導,制作類風濕性關節炎健康宣教方案,重點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措施、常見自我護理方式及生活中危險因素等,進行講解,提升患者認知度,掌握相關自護措施,能夠理解并接受各項治療及護理措施。(2)飲食指導:以“既病防變”作為理論指導,給予合理飲食方案,辯證制定飲食計劃,確?;颊郀I養攝入充足,且不會導致營養過剩,出現體重增長過快等現象。(3)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合理運動方案,禁止行劇烈運動,可采用太極拳、散步等慢性運動,每天持續30min,可在晚餐后進行,提升機體免疫力,同時釋放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
1.3觀察指標
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焦慮程度進行評價,分值0-100分,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抑郁程度進行評價,分值0-100分,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定,包含遵醫行為、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及健康知識,分值0-150分,得分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好,進行比較[3]。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ESCA評分比較
觀察組ESC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心理狀況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況評分對比無意義(P<0.05);干預后均低于干預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討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醫“痹癥”范疇,其發病與外界環境及自身體質因素密切相關?;颊咂剿伢w虛,陽氣不足,衛外不固,外邪乘虛侵襲,風、寒、虛、熱阻滯經絡關節,導致血液運行不暢,經絡不通,進而引發疼痛、腫脹等不利癥狀。中醫治療主要采用并阿虎職能分型論證,以驅邪通絡為基本原則,緩解患者癥狀,提升生活質量。治療期間,實施合理護理干預,可為治療效果提供保障。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治未病理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ESC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干預后觀察組焦慮、抑郁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治未病理論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緩解其心理壓力,值得推廣。治未病理論護理干預,通過以“未病先防”理念為指導的健康宣教、以“既病防變”作為理論指導的飲食干預,提升認知度,提升機體免疫力,提升依從性,進而緩解疼痛,改善癥狀。
綜上所述,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護理中治未病理論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降低心理壓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蔡旭, 肖劍偉, 郭粉蓮,等. 中醫護理對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5):402-405.
[2]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J]. 中華內科雜志, 2018(4):242-251.
[3]余佳, 羅敏, 張雄. 中醫護理技術在類風濕關節炎疼痛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 四川中醫, 2015(3):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