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法是學好一門外語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然而,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漸漸被忽視。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的形式,對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問題,旨在重新審視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關鍵詞】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問題
【作者簡介】萬瑩,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7年大學外語教學科研項目《CBI模式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江西科技學院為例》(編號:2017092907)階段性成果。
語法屬于語言的基本構成要素,是構成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礎。然而,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來受到了一定的質疑。就目前狀況而言,不少學校和教師認為語法教學是中學階段的任務,是中學階段所必要完成的。大學英語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以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從而語法教學并不重要。不少大學生對語法學習也持有消極的態度。那么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是否有必要?學生和教師是否有需求?筆者就一系列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的形式對在校非英語專業大一的學生以及英語教師進行了調查。
一、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及問題——學生角度
筆者設計了4個問題對非英語專業大一的學生進行了調查,了解在校大學生對大學英語語法學習的看法,從而以小見大分析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法基礎薄弱。
Q1:你認為你的中學語法基礎如何?
根據問卷,3%的學生中學語法基礎很好,10%的學生基礎較好,但是“一般”和“較差”的比例為23%和50%。這就說明在中學階段,絕大部分學生的語法水平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雖然,他們是具備語法基礎,但是沒有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為在中學階段,大量地做語法練習反復地復習及練習這些??汲S玫恼Z法點。所以,語法水平只是暫時有所提高,但是一旦步入大學針對語法練習的數量和頻率逐漸下降,所以導致語法知識逐漸生疏淡忘,從而對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多的障礙。
2.語法學習具有畏難情緒。
Q2:你認為學習語法困難嗎?
問卷顯示有68%的學生認為語法學習很困難,只有32%的學生認為不困難。這個數據表明由于英語和漢語之間文化的差異,加上英語語法龐大且復雜的體系以及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學生多是靠半理解半記憶的方式學習語法知識,并沒有從根本上掌握和應用語法。所以,導致學習語法時具有畏難情緒。
3.語法學習興趣不高。
Q3:你對語法學習感興趣嗎?
從問卷數據中可以發現,70%的學生對語法學習不感興趣,只有30%的學生想要學習語法。由于語法知識的特殊性,所以在語法教學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講解語法規則,學生則通過大量且反復的練習來記住和熟練這些語法規則。中學階段的語法學習大都是這種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法學習感到枯燥無味、缺乏興趣。
4.語法學習的意識和目的不明確。
Q4:你覺得在大學階段語法學習有必要嗎?
根據問卷數據,52%的學生認為語法學習是有必要的。這部分學生認為具有了扎實的語法知識,才可以更準確地進行聽、說、讀、寫、譯,特別是針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來說,只有鞏固了語法知識考前的準備及練習才更有效果。所以語法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讀懂長難句,寫出語言流暢的句子。因此,這些學生對語法學習的意識和目的有一定的明確性。但是,從數據也可以看到,還有45%的學生認為語法學習沒有必要。這部分學生認為在大學階段主要是提高聽說讀的能力,學習語法應該是中學就完成的,加上學生本身對語法學習就畏難,不感興趣,覺得學習語法有點浪費時間。所以導致這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篇章讀不懂、句子譯不通、作文寫不順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影響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以及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及問題——教師角度
筆者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訪談,通過訪談了解教師對大學英語教師中語法教學的態度和看法,從而梳理出語法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教師主觀意識薄弱。教師的主觀意識影響著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然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缺乏教授語法的意識。一方面,有些教師認為語法教學是在中學階段就應該完成的任務,學生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語法基礎,沒必要在課堂上專門講授。即使學生想學,也可以借助語法教材和練習自己自學。另一方面,有些教師認為大學階段培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中心。在授課時重點幾乎放在了精讀、泛讀和聽說上,從而忽略了語法的講授,即使在課堂上遇到文章中出現了語法現象,大多數情況也就是簡單地一筆帶過,不會系統地全面地講解。
2.語法課程設置不合理。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并沒有規定語法教學和課程設置和學時。因此,語法的課時多數被英語精讀、聽力、口語、翻譯等課程。同時,由于課時緊,時間不充裕,教師也為確保精讀等其他英語教學的開展,往往壓縮了語法教學的課時,削減語法教學內容。除非只有當學生提出相關語法問題或者課本中出現語法知識時,教師才順帶講授,沒有規定的授課時數安排給教師進行詳細且系統地講解和解答。
3.教學方式創新不足。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主要還是以傳統語法教學模式為主,輔以交際語法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習材料比較單一,教師舉例講解語法規則,學生通過練習記憶規則。傳統語法教學仍是強調語法知識的輸入,積累,注重各種語法條目的形式規則,生硬地把語法與語境分開,導致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了解抽象化,較難應用語法知識開展實際部分,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有些教師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也會輔以部分語法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法為目的,注意語義;以語境學習為前提。但是,由于語法知識的特殊性,以及學生們的基礎參差不齊,在實際開展教學的時候往往會遇到不少問題。所以雖然教師們也在改革語法教學的方式,也做了一定的創新,但是仍然沒有找到適合語法教學更好地模式。
4.缺乏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材。目前,大學英語語法教材種類繁多,價格不等,導致教師和學生在選擇語法教材的時候往往會有所迷惑。學生在選擇教材的時候,依靠教材的名氣以及購買人數來決定。這樣的教材,內容可能有趣,包裝也精美,但是對語法的講解可能泛泛而談,即使配備的相應的練習,練習講解也不夠詳細。而教師在選擇語法教材的時候往往注重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這樣的教材雖然講解很細致且系統,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也許在接受和理解的時候具有難度。所以,購買的教材可能不適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缺乏適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語法教材,也成為教師和學生學習語法瓶頸之一。
5.語法環境缺乏。由于缺乏中文習得的語言環境,僅憑有限的課堂教學環境,能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實際操練的語言環境比較缺乏。此外,我國大學英語課堂規模較大,目前一般只在學生大一、大二階段開設大學英語課程,大學公共英語課的課時不等,有的甚至授課時段縮減,有的也不會開設專門的語法課。所以,能夠給學生實際語法運用的環境缺乏。
三、結語
語法學習是語言的基礎,學好語法也非一朝一夕能達到的,這是一個長時間有意識地融會貫通的過程。但是其目的還是為了更有效地進行了語言的實際應用。同時,英語語法教學現狀的改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冬.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及對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 2013.7.
[2]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王思茗.高校英語語法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科教導刊(下旬),2018.8.
[4]彭曉燕.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8.4.F05E39D8-C9F1-4E06-8645-F790F700E7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