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瓊
摘 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接受教育的訴求表現得尤為突出,老年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北京市作為國家首都在老年教育方面起步早,基礎較好,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從實際出發大力開展老年體驗式教育,構建積極老齡化社會、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
關鍵詞:北京老年教育;工學結合;終身教育
一、開展老年教育的意義
老年人接受教育訴求表現得尤為突出,老年教育逐步變得越來越重要。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一個環節,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教育,并且時刻接受教育。老年教育的大力開展不僅僅是對完善我國終身教育的體系起著重大的作用,同時對老年人自身幸福生活也有著很大的意義。
在一個老齡化社會中,我們追求的理想目標是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和老有所為。從教育學視角看,“老有所學”問題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但是,不斷有媒體爆料,老年教育的資源短缺問題十分普遍,僅靠政府單方投入很難解決,亟待找到破解思路和方法。高職院校作為資源相對富集的區域,有責任也有能力為周邊社區提供服務。
二、北京市老年人現狀分析
2.1 北京市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一是老齡人口增速快、老齡化程度高。2017年底至2018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從333.3萬增長到349.1萬人,增加了15.8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了4.7%,快于同期戶籍人口的增長速度(1.2%);二是女性老年人占比高于男性;三是高齡人口多、長壽特征凸顯。截至2018年底,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58.4萬,較上一年增加了2.7萬人;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共計928人,較上一年增加了95人,預計2019年將首次超過千人;四是區域不平衡,北京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最多的前三個區是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五是老年撫養系數逐漸提高。
2.2 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從人口特征看,高齡、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需要高度關注。女性老年人平均預期壽命高于男性老年人,但她們的社會經濟地位通常低于男性,而喪偶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尤其值得關注;在婚姻家庭方面,夫妻關系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子女孝養水平決定老年人生活質量高低。在居住安排上,與老年人的意愿和需要相符的居住安排對其生活質量有正面效用,反之則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負面影響;在健康狀況方面,慢性病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人的孤獨感隨年齡而增長,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預期與其健康滿意度緊密相關;在醫療服務方面,絕大部分老年人能獲得較便利的醫療服務,但“看病貴”仍然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經濟保障方面,老年人普遍對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感到滿意,但對城鄉差距及階層差距大感到不滿意;在居住環境方面,老年人對住房條件不斷改善感到滿意,但住宅適老化水平普遍較低降低了居住滿意度;在社會參與和文化生活方面,大部分老年人關心社區事務,老年人普遍參加各類休閑娛樂活動,但大部分老年人缺少繼續學習的機會。
三、北京老年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教育內容陳舊
目前,社區老年教育因教育理論不足、教育思路保守、活動場地局限、經費緊張等多方面原因,大多的社區老年教育還是以傳統教材、課堂講座培訓等為主,在教學過程中,講授多、實踐考察少;理論灌輸多、經驗傳授少;傳統方法多、現代化方法少;內部交流多、外聯交流少。這種“我講你聽”、“我讀你記”的死學教室、死啃書本的傳統社區老年教育模式,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發展滯后,并不能滿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 “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的進程。
3.2 受教人群覆蓋面較窄
數據調查發現,北京市積極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人群主要是低齡老人、高知老人和高收入老人等,人群數量偏少,覆蓋面較窄。究其原因,歸根于老人自身的自信度問題、對知識的渴望度問題和經濟支撐度問題等方面。普遍曾經從事過管理職業,工作能力強,有文化,有退休收入的老年人會積極主動的加入社區老年教育的學習。
四、北京市老年教育發展對策
4.1 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
依托北京職業院校,聯合開放大學,開展職業教育,統籌指導全市老年大學教育教學工作,為全市各類老年教育服務機構提供課程標準、師資培訓、資源開發等服務。依托各區社區學院(社區指導中心、成人繼續教育中心)建立區域老年大學。依托街(鄉鎮)、居(村)社區教育機構建立老年學校、老年學習點,創造條件吸引各類社會資源進駐社區,切實把老年教育辦到家門口,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教育服務。
4.2 “工學結合”服務老年教育
涉老組織機構在與院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全過程中,既要了解了學生的成才狀況,也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人生價值觀的引導,聯合普通高校發揮每個學校的辦學優勢共同服務老年教育,深入研發適合老年人的課程和信息化的教學資源,為養老機構、居家老人和鄉村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持,增設養老相關專業,培養為老年人服務的專業技能人才。同時,區域各級各類學校深入有組織的老年團體,共享活動場地、圖書館、實訓基地等資源,積極為涉老組織機構提供教育資源支持服務。
4.3 創新教育方式
以老年教育工作室為主導的老年教育模式,受教育老年要突破傳統模式的束縛,鼓勵各類學習網站與新媒體為老年人開展網上主題學習活動,建立老年人網上學習圈。同時,探索完善“互聯網+老年教育”服務模式,綜合利用傳統資源,推進老年人線上線下一體化學習,增加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途徑。
五、結語
作為終身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就老年教育而言,不僅要從理論上充實老年教育理論,最大程度實現老年人受教育的權利,更要致力于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最大限度的增加他們與社會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吳結.老年教育政策內容的四重審視[J].成人教育,2020(01).
[2]曾珊.社會老齡化進程下的北京社區老年教育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探究[J].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學報,2019(04).
[3]程仙平.終身學習權視域下老年教育政策展望[J].職教論壇,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