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珍 史明霞

摘? 要:鹽城市地處蘇北平原,擁有良好的地域資源,但其服裝設計產業氣勢低迷,品牌建設意識不強,本地知名品牌寥寥無幾,其發展模式亟需升級。對其服裝產業進行分析,診斷其問題所在,提出相應解決對策,對鹽城服裝產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互聯網為視角,分析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目前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能夠更好地提出解決對策。導致鹽城服裝產業競爭力低的原因主要有:核心技術人員缺失、品牌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文化建設不足。通過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實行智能化設計體系、數字化工廠、交互式展示,對鹽城服裝企業進行結構重組,從而實現個性定制,降低成本,促進消費,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人工智能;競爭力
鹽城市由于自然環境優越,擁有豐富的蠶繭、棉花等天然纖維,原料豐厚,其紡織設計產業發展迅速,一躍成為鹽城市支柱性產業之一,在江蘇省紡織工業中也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雖然鹽城市地處長三角,但其靠近蘇北地帶,海岸線較長,交通不是特別便利,這對其市內服裝商品的輸出造成一定影響。雖然鹽城市服裝產業以降低產品價格和壓低勞動力成本來獲取競爭優勢,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量服裝消費者更傾向于在網上購買便宜又實用的服裝,這給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因此,為了改善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筆者試圖從鹽城服裝設計產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可采取的解決方式等方面,來探索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的發展路徑。
一、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的現狀
鹽城市位于江蘇沿海地區,有著豐富的棉花、蠶繭等天然纖維,但在經濟全球化、各產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鹽城市服裝設產業前景不容樂觀。鹽城市雖然在江蘇省內占地面積最大,辦置的服裝產業較多,主要服裝公司有江蘇亨威集團、鹽城國際婦女時裝公司、逸悅服飾有限公司等,但總體來看鹽城市的大部分服裝企業均以加工制造為主,企業賺取的僅僅是加工費用[1]。另外,還有一部分企業的經營模式多為貼牌加工,從其它地方以低價購進服裝成衣,然后在工廠貼牌加工,最后以較高的價格再投放市場。只有極少的小型服裝公司自主設計研發服裝,然后經制版師制版、工藝師設計工藝流程、縫紉工制作,最后經質量檢驗后進入市場。由此可知,鹽城市服裝企業數量雖然較多,但是大多沒有品牌自主研發中心,能自主研發品牌的服裝企業規模較小,這是為何鹽城服裝企業沒有在江浙滬眾多服裝企業中涌現出來的重要原因。因此,鹽城服裝企業要想在夾縫中生存,必須提高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獲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核心技術人員缺失
鹽城市由于地處江蘇沿海地帶,人口較密集,服裝產業勞動力充足,制造成本低廉,但其服裝產業設計生產環節中,創意設計人員較少,制版師與工藝師經驗不足,核心技術人員嚴重缺失。這種核心技術人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鹽城地處江蘇北部,經濟不夠發達,去往各大城市的高鐵線路尚未開通,而大部分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優秀人才更傾向于去蘇南、浙江、上海等交通和整體建設比較發達的地區發展。另一方面,鹽城市內有服裝設計專業的高校只有鹽城工學院一所,擁有紡織專業的高校僅鹽城工學院和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這造成企業和學校校企合作的選擇較有限,無更多選擇空間。這些因素都導致鹽城服裝企業內部核心技術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而且諸如服裝設計、服裝制版、服裝工藝等方面的人才缺乏,導致其核心研發力不足,使得各小型服裝企業紛紛模仿國際或國內大牌服裝,一旦市場上出現暢銷款式,服裝企業技術人員便紛紛開始抄款模仿,久而久之企業各部門缺乏創新能力,只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漸漸失去核心競爭力。這種服裝產業模式,在當今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追求自我個性的新時代,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反而會讓消費者認為這些模仿、抄襲的服裝企業是三流企業,對其評價越來越低。
(二)品牌同質化現象嚴重
中國服裝設計品牌目標定位不清,是其服裝同質化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當前社會與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們已經基本滿足了自身生活所需的物質需求,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這也就導致了個性化追求的出現。人們在服裝上的追求從求同轉向了求異,這就導致服裝消費市場的細分。但鹽城市服裝產業小眾獨立品牌較少,大眾品牌較多,并且缺少核心設計新鮮血液的輸入,這使得鹽城市服裝企業發展水平處于低端的復制模仿階段,在這個巨大的市場面前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種不明確的定位,會使鹽城服裝企業進入惡性循環,導致設計出來的東西無新意,制作出來的成衣銷售成為難題,長期積累的庫存使鹽城服裝企業無法獲取利潤,也更加無法從現實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因此,服裝企業在設計與生產的前期,應花時間對市場消費者進行調研,將消費者分為不同類型,結合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明確自己的品牌定位,有的放矢地進行生產與銷售。
(三)品牌文化意識薄弱
當前不管是服裝品牌還是家具品牌,讓人能夠記住的品牌,大都會有自己的品牌故事與設計理念,這也是品牌的文化。一個品牌的文化如果能深入人心,這會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感,這也是促進消費者進行消費的一個原因。在國際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追求的名牌服裝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2],如迪奧、古馳、普拉達、香奈兒等,這些品牌都是有個性、有故事并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知名服裝品牌香奈兒為例,其品牌以簡約而不簡單為目標,將服裝融入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當中,設計出經典、便捷、大氣的服裝款式。它的那句經典標語“時尚易逝,風格永存”,是其品牌背后的指導力量。服裝品牌通過有效的宣傳手段,在消費者心中塑造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特色,讓消費者產生文化認同,這成為消費者持續購買此品牌的動力。我們發現,在這些文化突出的品牌中,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更看重的是其文化的附加值,而并非其實際具有的價值,這給服裝品牌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而身處蘇北的鹽城本地服裝企業,品牌文化意識薄弱,至今能讓人記住的服裝品牌寥寥無幾,這也是導致其市場占有率低的重要原因。
以上這些問題對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來說,是非常大的問題,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將重新打亂市場的傳統格局,鹽城服裝企業如若能夠抓住契機,將能實現企業的新生。
三、互聯網與人工智能
背景下鹽城市服裝產業生存契機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革命的沖擊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被不斷改變,勞動力需求降低、制作效率大大提高,這正是鹽城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鹽城服裝企業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與服裝產業深度融合,建立智能化服裝設計系統,實現個性定制;創建數字化工廠,降低生產成本;推行數字化交互展示,促進消費,實現鹽城服裝設計產業轉型升級,使鹽城服裝企業在未來的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
(一)建立智能化服裝設計系統,實現個性定制
智能服裝設計系統是建立在數據庫、人體建模、設計思維機理的認知表達、智能化人機接口技術、2D與3D轉換技術、3D款式著裝模擬等核心基礎之上的[3]。智能服裝設計系統是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對用戶體型尺寸,包括身高、腰圍、臀圍、胸圍以及一些特殊體型特征進行記錄,系統會根據所輸入的數據進行人體建模。然后根據用戶對款式的要求,如款式風格、領袖造型、規格長短等,系統進行智能化款式設計,直到滿足客戶需求,并進行自動打板。最后,用戶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面料或根據自己的喜好輸入紋樣照片,掃描進計算機系統,修改上色后進行使用。在實現了用戶人體建模、款式確定、樣板設計、面料確定后,智能服裝設計系統將會根據這四個參數進行數據擬合,將其擬合成3D的人體著裝效果,實現用戶設計的服裝效果立體展示。如果用戶對呈現的效果滿意,即可投入生產,如若不滿意,則可以返回前期步驟進行修改,直到達到所需效果即可(如圖1)。
通過智能化服裝設計系統,企業可以實現用戶個性定制,讓用戶做自己的服裝設計師。這不僅可以使企業達到因人而定,減少流行趨勢預測這一環節,而且,也為企業解決了后續銷售的煩惱。
(二)創建數字化工廠,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運行,定制規模的增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服裝制造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實現小批量個性定制生產、降低勞動成本、提高制造效率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數字化智能制造成為可能。AI智能機械深度學習,以大數據為背景,能夠實現自動讀取數據,自動生成符合用戶體型的樣板[4],選擇適合的面料進行裁剪,并通過智能控制系統,進行成衣制作。此外,通過人工智能,還能對成衣尺寸、對稱性、瑕疵等問題進行檢測,實現成衣質檢這一工序。工人只要負責將制作好的成衣鋪平即可。AI智能系統還能根據檢測結果,將成衣質量進行歸類,記錄檢測數據,反饋到生產環節,這將持續優化和調試智能制作系統,大大提高成衣質量與生產效率,同時也極大限度地降低了勞動成本。
當前,數字化服裝工廠可以實現沒有采購部、沒有銷售部,沒有中層管理人員,沒有最終檢驗人員,這不僅能減少不必要的勞動成本,進而提升從業人員薪資,還可以使老板、用戶、員工在整個服裝生產過程中做到“件件有數,管控有依”,是當前服裝制造的最佳模式。
(三)推行數字化交互展示,促進消費
2019年5月底,名為“Iridescence”的數碼高級定制服裝由創業公司The Fabricant與德國藝術家Johanna Jaskowska Dapper Labs聯合創作完成了一款9500美元的數碼高級定制服裝,該設計通過使用2D服裝模式切割和3D設計軟件以及結合強大的底片渲染工具,創造出了逼真的在線超現實服裝。同年7月,Trashy Muse帶領一批創意人員在巴黎SS20時裝周期間,利用數字技術,舉辦了一場“全球首個虛擬時裝秀”。這一切都預示著,在時尚領域,一場徹底的數字革命即將到來。
通過數字化展示,賣場不僅可以隨時切換展示效果,提高更換效率,還可以通過數字化交互體驗,吸引客戶眼球。我們知道,影響消費者行為的主要有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產品因素和企業因素。而交互設計,將會是解決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心理因素的重要舉措。虛擬現實交互設計是一種綜合信息技術,它主要是運用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傳感器等多個學科技術,生成集視覺、觸覺、聽覺為一體的技術,讓人們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5]。現在人們每天都在過著快節奏的生活,身邊的信息、體驗、感知往往都是一閃而過,人們停下腳步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在商品琳瑯滿目的商場,如何能吸引消費者眼球,讓消費者停下來,為產品花費時間,進而促進消費,將會是未來銷售業重點研究的問題。
四、結語
近幾年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大量企業將制造部門轉移至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東南亞一帶,純粹的服裝加工生產已經沒有出路,鹽城服裝企業要想在夾縫中求生存,必須把握好新時代發展的契機。經研究發現,鹽城市服裝設計產業因其核心技術人員缺失、品牌文化建設意識薄弱、服裝款式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鹽城服裝企業在市場中沒有站穩自己的腳跟。通過互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來改造鹽城服裝設計產業當前的設計與生產模式,可以進一步優化企業生產模式與管理流程,從而實行個性定制,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孫志芹.江蘇沿海地區服裝企業品牌發展路徑研究——以鹽城市服裝產業發展為例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12):54-55+72.
[2]劉靜軒.論文化建設在服裝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與時代(上),2017(11):99-101.
[3]劉雁,耿兆豐,劉曉剛.智能服裝設計系統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7-70.
[4]侯緒花.數字經濟驅動的浙江服裝智能制造轉型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9(5):93-95.
[5]李嘉欣,朱琬琳.信息化背景下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J].經貿實踐,2015(6):197+199.
作者簡介:李細珍,碩士,鹽城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助教。
史明霞,鹽城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