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琪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程要求在關注學生作為主體的情況下,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隨著美術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農村美術教育的關于鄉土資源的開發應用也不斷受到廣泛的關注。本文將從小學農村美術教育鄉土資源利用現狀,分析有效利用鄉土資源的意義及如何將農村美術教育與鄉土資源有效結合的措施進行論述,希望能有助于廣大同行更好的開發應用農村鄉土資源。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農村;鄉土教育資源;
引言
在近幾年教育改革不斷加深的大背景下,新課程要求在關注學生作為主體的情況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鼓勵教育者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與能力的掌握,同時,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全面,均衡的學科發展。小學美術教育在面對學生主體,要求以學生作為發展主體,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來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美術課程教育資源利用現狀
1.1農村美術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層次良莠不齊
雖然國家已經不斷加深教育改革,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但是不得不承認,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仍然在各方面存在很多斷崖式的差距。尤其是教師師資力量的差距,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生活設施不完善,人口素質相對較低,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等因素導致很多年輕剛畢業的師范生不愿意來農村教書。[1]這就導致專職美術老師不多,很多老師身兼數職。美術教育本生對教育者跟教育場地,設施等還有諸多要求,而農村各方面條件又無法滿足,這就導致很多農村小學美術課僅僅是一個擺設或者干脆不開設美術課程。再加上很多老師層次良莠不齊,層次水平一般,不能很好地利用教育資源,也沒有很好的與其他學校交流等,更別說通過說課等各種形式進行學習來提高教育水平,這使得農村小學教育水平長期得不到發展。
1.2農村美術教育設備不夠完善,美術教育觀念落后
農村地區大部分地區青壯年人已經外出,只留下年紀大的老年人陪讀或者帶孩子,老年人由于受教育有限,這就導致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對于孩子的教育方面觀念也就會比較腐朽,認為學好語文,數學,英語就好,其他都是所謂的副課不重要,學不學無所謂。很多家長寧愿花很多錢在學生的文化課輔導課上,也不愿意花錢培養孩子學美術。[2]他們認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中沒有美術的課程,家長認為學了也沒有用。再加上,學習美術不管是在學習素材方面,還是顏料還是水粉等花費確實比正常文化課需要的費用要高昂很多,農村的孩子家庭條件有限,這也是導致農村美術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
1.3農村美術課程資源缺乏,無法充分利用當地豐富鄉土資源
農村教育資源設施的落后跟家長教育觀念的落后,導致農村美術教育沒有很好的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3]眾所周知,農村有廣袤無垠的土地,有巍峨雄壯的高山,有涓涓細流的溪水,有郁郁蔥蔥的菜園等等,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作為美術教育者可以利用農村的地理環境優勢來因地制宜的進行農村美術教育。
二、鄉土資源開發與小學美術課程的整合措施
2.1 從豐富課堂的角度進行小學美術課程的鄉土資源開發
在當代社會科學不斷進步的大背景下,國家在教育教學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現在的學校教室基本都配備多媒體設備及電腦網絡等先進教學設備。然而農村的小學美術教學硬件設備一般都是比較匱乏的,基本上是要啥沒啥,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更是沒有的,在這樣的環境下,電腦,畫室,電視等教學設施對于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來說更是奢侈。而小學生又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如何有效的在短暫的四十分鐘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可以從豐富課堂的角度來進行鄉土教育資源的開發。這就要求農村美術教育者通過利用孩子們平時身邊最熟悉的事物來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提高課堂豐富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鄉土教育資源的開發,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當地的各種資源。比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泥土,進行學生感興趣的泥塑類美術教學;我們可以利用農村豐富的植物、藤蔓,來開發親近自然的美術教學;我們還可以利用農村的稻草,進行美術作品的搭建等等。農村有很多很好的教育資源,能夠用來豐富農村小學的美術教學。
2.2 從提高學生對家鄉文化認同感的角度進行小學美術課程鄉土資源開發
國家教育部新頒布的《美術課程標 準》明確提出美術教育要“引導學生參與 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培養學生對祖國 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4]在農村的特殊教育環境下,素質教育的理念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農村教育者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需要更好的培養孩子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從而促進受教育者樹立學成歸來報效故土的壯志。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資源雖然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缺乏現代的教學設施,但是卻擁有者得天獨厚的鄉土教育資源,這是城鎮美術教育所沒有的。因此,教育者應結合這一特點,有效利用當地一些獨有的因素,形成美術教學課程,以增強學生對故土的情感,加強學生對家鄉特有的文化的認同感。比如如果是在廣袤的西北黃土,絲綢之路,教育者可以結合絲綢之路上的壁畫,入手對教育者進行授課;如果是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教育者可以通過水墨江南的形式進行設計課程,受教育者通過這樣的課程,對自己的故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對故鄉文化產生深深的認同感。
2.3促進鄉土資源開發與農村美術教學相輔相成
新課改美術教學大綱要求“利用當地的美術資源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注意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俗話說的好,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面對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主體地位。[5]這就要求教育者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新課標課改要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同時也要將美術教學的創新性與傳統性相結合,讓教學內容與當地的藝術資源,美術資源更加完美的契合,從而促進美術教育教學。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的生活,將一顆顆藝術的種子埋在學生的心中,并用家長的沃土來養育滋潤它,促進它生根發芽長成藝術的參天大樹。在歷史長河中,鄉土文化是人們從日常生活中擷取,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活。將鄉土美術資源作為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交匯點,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當地的資源,必將給本區域農村美術教育開辟一條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三、結束語
當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者對于提高課堂效率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不斷探索,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挑戰。對于農村的美術教育,將鄉土資源引入到課堂的教學當中,不僅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通過鄉土文化的浸染,受教育者對于自己的家鄉也會產生由衷的自豪感,培養了學生多元化的藝術感官能力,確保了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保證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提高了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胡三一 劉書恒 .基于鄉土資源開發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16,16(04)
[2]黃飛霞 杜蒙.鄉土資源開發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農村美術教育研究,2018(28)
[3]丁曉彤.小學美術教育關于鄉土資源開發的應用[J].美術教育,2017(05)
[4]王文霞. 馬順才 鄉土文化資源的利用農村教育中的作用[J].農村教育現代化,2018,5(21)
[5]呂亮歌.關于鄉土資源與小學美術教育結合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美術教育,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