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鷹杰
摘 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競技體育快速發展,逐步向世界體育強國邁進。據有關方面統計,北京奧運會51名金牌獲得者大多從市縣業余體校選拔而來,業余體校為我國競技體育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業余體校的發展對體育人才培養有重大影響,然而業余體校的發展,目前面臨重大拐點和難處,是當前教育體育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業余體校;競技體育;改善措施;發展方向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各地的業余體校中,普遍存在地方政府重視不夠、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較差、經費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體校的發展。據悉部分市級體校學生需要自費外出參加比賽,而且沒有相關方面的補助,居住及飲食的條件也較差。
1業余體校為我國競技體育做出的貢獻
當前我國的競技體育事業逐漸向更高水平發展,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人們對于體育事業的重視程度隨之提高。我國的業余體校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推動力,并且有些運動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大批愛國愛崗的業余體育人才為競技體育作出了重要貢獻,業余訓練是競技體育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量的青少年后備人才[1]。
2當前業余體校中競技體育發展的困境
2.1體校招生困難、出路被限制
當前我國的家庭結構為倒三角形式,青少年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普遍較高,對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的條件要求也普遍較高。家庭重視學校培養的回報的效率,家長通常希望孩子能掌握文化知識,報考重點大學,選擇熱門專業,獲得穩定的工作。然而,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不斷深入開展,體校學生的待遇水平逐漸降低,體校畢業生的就業存在很大的困難,這為體校招生造成障礙。當前隨著教育的長足發展,社會對從業人員的學歷和文化素養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多元的文化發展形式,使得體育學生的出路不明朗。
2.2運動員人事制度限制
當前我國運動員的人事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從分配制度的形式,向雙向選擇的方向發展,部分運動員在退役后,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安置的問題;當前體校中專文憑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各體育院校擴招的現實導致本科生出現剩余,部分學校的教師需要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并且經過嚴格的考試才能上崗。當前多數業余體校的畢業生雖然有良好的運動技術水平,但是理論知識及學歷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因為學歷問題被用人單位拒絕。同時,體校學生通常專業水平較強,社會廣泛職業需要程度較低,就業時沒有優勢特點,文化基礎差也給學生的繼續深造帶來考驗[3]。
2.3體校對于文化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
當前學校中普遍存在文化課成績差的情況,經濟體制下分配制度問題導致運動員對于文化課程忽略,成績、獎牌等目標導致學生的學習時間被限制,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文化素質無法實際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部分學生因為無大專以上文憑,無法進入高層的學校進行深造學習。
3業余體校問題改善措施及未來發展方向
3.1問題改善措施
(1)完善評估系統,強化業余體校管理:當前體校的訓練以業余形式為主,管理的水平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針對這種管理狀況,需要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改善體校的辦學評估的體系內容,針對性建立常規的檢查項目及抽查的制度,嚴格管理辦學,形成教育部門及學校的統一規范化的管理形式。通過各級訓練評估強化,對基層的訓練人員形成督導,實現文化課程教授水平及業務能力提升的同時,為各級的同等待遇提供重點質量保證,從而深化課程整體教學水平[4]。(2)教練系統培訓:當前的訓練項目的管理應該按照年限進行分層次、分系統的管理,根據實際的培訓項目進行計劃的制定,同時提供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內容,依據培養方案的提供,制定統一的收費的標準形式,對實施的結果進行監督,訓練應該著重提升訓練人員的自身整體的業務水平,從而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服務保證。用一定的時間,完成所有業余人員的培訓,完成長期的培訓內容規劃,根據實際培訓的結果,進行選調裁判的規范化,從而為我國的競技體育事業提供發展支持。(3)完善輸送獎勵制度,通過獎勵制度的落實加強,對基層的訓練工作進行肯定,從而提升訓練人員的工作熱情。及時與學生的家長溝通,深化家長對于競技體育重要性的認識,為學生的訓練提供外部支持。(4)實現運動員合理選材,挖掘有潛力的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期間保證合理科學的收費項目,促進監督體系內容的建立,強化教練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為我國的競技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規范[5]。
3.2未來發展方向
(1)未來發展應該向素質化、專業化的方向提升業余體校運動員的水平,幫助運動員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體校中進行對應課程開設,增加對運動員有益的訓練課程,同時為文化課程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提供深造的條件,對于成績相對不理想的學生,及時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學習其他的技能,為將來的就業提供充分的準備。(2)學校培訓向高保障方向轉型。由于當前社會對學歷的需要,業余體校應該向適應社會發展的方向建設,學校向專業附屬學院或者大專培訓學校方向轉型,改變因中專學歷給學生的學習深造帶來的障礙,及未來就業帶來的難題。同時體育教育部門可以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加大對體育訓練的投入,提升整體技能培訓水平,在認真、嚴謹、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完善多項政策內容的制定,形成科學有效的訓練條件,實現對體校的管理及整體辦學的扶持,對有重點突出貢獻的單位進行鼓勵支持,從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供豐富、靈活的訓練形式。
4結語
業余體育學校應該始終堅持優秀人才培養的初衷,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提升教育水平,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培養學生競技水平的同時,強化自身文化素養,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就業渠道,促使業余體校的辦學質量不斷完善,也使我國的競技體育水平向更高層次提升。
參考文獻:
[1] 周世鋒.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6.
[2] 周烈東,陳啟湖.“引領式”大、中、小學一條龍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三峽大學為例[J].運動,2015,(17):5-6,26.
[3] 丁磊.吉林省業余體校后備人才實行“競教結合”培養模式現狀及對策分析[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0.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