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衛霞
摘 要: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傳承我國漢語文化,塑造學生基礎語言能力的基礎性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帶有溝通交流的責任,同時也蘊藏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內容的挖掘,補充相關傳統文化知識,注重到閱讀中對美的挖掘,完善教學任務,全面推動語文學科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閱讀
前言: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增強傳統文化知識的滲透,既是為語文學科做出充分的鋪墊,完善教學;又能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做出推動。在組織教學工作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展開討論,以探尋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體驗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
在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的充分滲透,應當基于教學內容展開,深入挖掘高中語文教材,才能切實的達成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傳遞與滲透[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文詩詞,這部分內容本身就構成了高中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充分挖掘其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內容,如在學習《鴻門宴》一課中,其中有這樣一段寫到“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是整篇課文中看似非重點的內容,卻通過這樣的座位排次,展現出我國傳統社交禮儀、還有座位所體現出來的人物地位等,值得分析。在對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分析挖掘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關注到各細節,以推進教學發展。
除了古詩文的挖掘,其它內容中也還有傳統文化的影子,也需要進行發現。如現代詩《雨巷》,雖然是現代詩部分,但是其中的意向“丁香”,在我國古代也存在并且代表著憂愁,如李商隱的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也是傳統文化的代表。只有教師細心挖掘,才能切實的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二、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素材
進一步挖掘可以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素材,需要將學習的視野拓展到課外。首先,充分利用當前的考試內容。高考是高中階段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揮棒,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發展。隨著近年高考改革加深,語文學科的考察不再是單純地要求學生進行記憶、背誦,理解的內容越發增多,不僅有現代文的閱讀考察,也有古詩詞、文言文的自主閱讀,這些素材,都可以作為學生增強文化素養的關鍵內容[2]。挖掘傳統文化的傳遞素材,也可以將視野進一步拓展,如近期一些文化類節目在電視上流行起來,很多傳統文化因素也成為流行因素,如《國家寶藏》、《傳奇老字號》等,同時,故宮色作為流行色系成為時尚潮流。這些流行因素的融合發展,結合網絡信息獲取最為廣泛的高中生群體,完善教學工作,能夠為教學工作的發展留有更多的機會,需要教師加以挖掘與探索。
三、在學生閱讀中找尋傳統文化
在學生的閱讀中找尋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因素所在。閱讀能力、閱讀習慣,是語文學科一直致力于培養學生所具備的,也是個人發展的重要綜合素養所在。在推進學生閱讀過程中,可以逐漸找到傳統文化的內容所在,啟發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很多內容可以從課上延伸到課下,拓展閱讀內容,增加閱讀層次。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帶有思考的去讀、去感悟傳統文化的內涵及魅力。在教學組織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為學生提供一些要求,如在寒假組織學生閱讀某一名著,用一個假期的時間,并且做出細致的讀書筆記。在可能的時間段讀精,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閱讀量。語文學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疏于對學生人文素養的關注,不能輕視學生的人文情懷養成。
四、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
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也是推動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重要需要。在組織教學中,教師也要逐漸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以應對教學任務。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肩負起素材整理、引導啟發的重要責任,并且要潤物無聲的將傳統文化內容滲透于教學中。由此,作為一名教師,要進一步做出努力,完善自身的素質。首先,教師要關注到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增加自身的傳統文化閱讀量,完善教學工作發展;其次,要掌握自身的教學素養,真正將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最后,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在細節中傳遞傳統文化知識,在備課中進行考量[3]。
五、增強學生與傳統文化的主動交流
增強學生與傳統文化的溝通交流,是滲透傳統文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習,對于知識的主動處理能力、對于事物的理解認知能力等都在增強,此時教學工作需要逐漸增加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自主交流。在教學組織中,可以嘗試為學生留有機會,引導學生與教材中可能涉及到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自主交流,如在詩詞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作者背景;學習一些知識,可以根據其中的一些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素材整理與講解。為學生適當拓展一些傳統文化相關知識講座等,留給學生探究的機會。
結語: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無論是就語文學習還是最終的考試,都是必然選擇。在具體教學組織中,教師關注到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關注到語文知識內涵底蘊的進一步挖掘,才能切實達成發展,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留下更為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孫丹央.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好家長,2017,17(4):63.
[2]張曉鴛.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育,2016,18(9):93.
[3]胡凌.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2(1):59—60.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