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英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其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有效的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基于媒體的運營。新媒體具有顯著的優勢,對社會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教育工作者也想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革新改革以往的教育模式。然而在實際運用中,新媒體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問題,限制了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媒體創新云課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創新云課堂;高中化學教學;應用研討
新媒體是基于新技術下產生的媒體形態,比如,數字電影、數字雜志、觸摸媒體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這也讓很多教師在教育中運用了新型教學媒體及設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云課堂教學終端的優點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它代表了現代教育技術的科技進步成果。云課堂主機系統資料課件操作方便,可以用來展示課程內容,分析框架結構,總結實驗結果,也可以通過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等展示現實物理現象,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直觀化。這種類型的多媒體應用與幻燈片的使用效果不同,它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增強知識的記憶;又可以用來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1、研究方法
1.1準實驗法
準實驗設計是將真實驗的方法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其無法全面對研究的條件進行控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控制水平。但是其是在接近現實的條件下,盡可能地運用真實驗設計的原則和要求,最大化的控制因素,進行實驗處理實施的,因此準實驗研究的實驗結果較容易和現實情況聯系起來,也就是說具備較強的現實性。
選擇兩個成績差不多的班級進行對比實驗,一班作為實驗班,在高中化學的必修實驗模塊教學中應用新媒體;二班是對照班,在化學教學中不使用新媒體,還是正常教學。對于兩個班級的對比分析則通過一些習題測試來獲取數據,進而分析[1]。
1.2問卷訪談法
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新媒體進行實驗教學后,通過調查問卷和個人訪談等定性的分析方法進行調查。
1.3弗蘭德互動分析法
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室中教師和學生教學互動行為的觀察系統,其能對教師在教學情境中能夠的教學行為以及是師生互動事件進行分析。對于兩個班級的課堂教學進行全程等額錄制,通過使用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分析師生的言語互動,進行觀察以及將編碼記錄下來,針對獲得的數字使用矩陣分析方法分析。
2、研究成果
新媒體創新云課堂就是對新媒體媒介和新媒體技術進行全面的運用,建立的真實化教學場景,其包括三個主要部分,分別是:實體教室、網絡直播以及媒體運營[2]。其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首先,教學環境豐富。通過應用炫彩聲光電技術加上電視臺專業設備,能夠模擬大型綜藝節目場景布置教學場地;其次,教學硬件加強,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技術,如,同屏互動、VR穿戴、手持技術等;再次,交流互動多樣化。可以采取網絡直播教學過程,構建“家+校+多社會群體”網絡即時研討教學,可以實現多維度的互動;最后,課后評價多元化。網友也可以參與到教學效果的評析中,和生活場景進行結合提供更多的案例。
3、教學分析
運用準實驗法,設計兩個對照班級,通過一學期對兩個班級的化學教學進行對比實驗,通過幾次考試來分析教學效果。在兩次的月考中,實驗班平均分和對照班平均分相比高出的分差分別是0.4和0.8,在期中考試中,兩個班級的平均分差是2.5分,之后的兩次月考中,實驗班平均分要比對照班平均分高出5.1和4.9分,最后,在期末考試中,實驗班平均分要高出7.8分。從這些數據中能夠看到,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明顯比對照班的教學效果要好。
之后通過問卷調查法調查該課堂模式下,學生的相關情況,共發放了問卷60份,收回有效問卷59份,處理數據,做出分析,具體如下:
3.1新媒體創新云課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學生的適應情況
從數據中能夠得出,對于這一化學教學模式,有37%的學生已經都適應了,在逐漸適應的學生有43%,而適應該模式比較困難的學生占比為16%,完全沒適應的學生占比為6%。因此,大多數學生對于該教學模式都是較為認可的,接受程度較高。
3.2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興趣情況
對該教學模式很感興趣的學生占比為73%,而一般感興趣的學生占比為24%,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占比為3%。這就能夠看到,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可以對教學活動進行豐富,這樣學生也會多角度的認識學科,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3該模式下學生的認知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新媒體創新云課堂,有75%的學生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而理解能力下降的學生比例為23%,還有2%的學生理解能力存在下降的趨勢。這就可以證明新媒體輔助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辨識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
3.4教師和學生行為互動
3.4.1師生交流氣氛
使用弗蘭德互動分析法分析記錄的數據,可以得出實驗班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氛圍很融洽,而對照班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氣氛就比較死板。
3.4.2課堂組織形式
在實驗班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整堂課教學利用率很高,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在教學中,學生是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而對照班的教學中,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不明顯;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動腦能力;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方面是被動的。
4、不足和展望
4.1不足的地方
首先,新媒體創新云課堂教學模式在定位上存在走偏的情況;其次,學生使用網絡在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最后,教學資源的整合性不高。
4.2展望
首先,就是共建資源,教育共享。教育部需要構建官方認證的資源共享平臺,引進名師作證,讓各地區的教師能夠相互學習。其次,要合理的規劃,精選媒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新媒體創新云課堂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的效果,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效的發揮出其優勢,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佳.教育教學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7(01):76
[2]肖興蓉,王小林.高中化學“云課堂”實踐探索及其反思[J].創新人才教育.2017(12)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