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出現了變化,對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我們需要對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清晰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文中,主要就對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兩個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正確認識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和特點,探索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意義重大。
非公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解決非公企業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優勢和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凝聚企業各方力量,引導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加強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培養企業員工的組織歸屬感,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企業主和員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義利觀,自覺調節和規范企業在經營中的行為,塑造企業的整體形象。思想政治工作可使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思想境界不斷提高,讓更多的企業主投身公益事業,實現自身價值,為社會多做貢獻。
非公企業存在重經濟效益輕思想政治工作現象。有相當數量的非公企業主,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視不夠,口頭說重要,通常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日常工作,有問題找人處理一下,沒事無人問起。個別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單一,時效性不強,不少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沒有貼近企業員工的生活和思想實際,形式呆板、手段單一。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開大會、讀報紙、念文件上,對現代的宣傳教育手段和方法不能充分運用,工作缺乏針對性、創造性和實用性。許多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開展工作,時效性不強。為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斷在“融合方式,文化建設”兩個方面創新,以實現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新突破。
創新融合方式,就要把黨的要求與企業發展需求相融合、黨組織建設和企業發展相融合、黨員群眾利益和企業利益相融合。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創新黨建引領方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非公企業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建立雙向溝通融合制度。建立黨組織書記參加或列席企業管理層重要會議制度,建立抓思想政治工作“一崗雙責”制度,實行以把黨組織有關會議與企業管理層會議聯開、黨組織活動與企業文化活動聯辦、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企業崗位效能聯促為主要內容的“三聯”機制,努力實現黨組織與企業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力,協同企業領導班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將引領示范融入生產經營。圍繞生產經營,開展創設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窗口活動;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形象””活動;開展““比技術、比創新、比成績””活動,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引導職工群眾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開展以把生產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技術骨干,把黨員技術骨干培養成管理人員,把中層管理人員推薦到企業決策層為主要內容的“三培養一推薦”活動,為企業培養管理人才、業務骨干,最大限度地發揮黨員服務、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的作用,實現黨的工作與企業發展協同推進。
把利益協調融入和諧共建。非公企業的主體是職工,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著眼于愛護員工,一切從員工正當權益出發,真正把職工的物質利益和精神需求作為根本點,將解決職工關心的困難和問題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才能把思想工作做到心坎上,從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通過建立談心接待日、勞動爭議調解等制度,推動建立企業員工分享機制。建立員工住院、工傷、分娩““三必訪”制度,設立公司企業職工互助基金,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
創新文化建設是抓好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要堅持用黨建引領企業文化,以企業文化凝聚人、陶冶人,在深入調查了解職工需求和思想動態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豐富活動載體,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辦法。
以黨建引領建設先進企業文化。探索將黨建成果展廳與企業產品展廳合二為一的文化展示方法,讓社會各界人士欣賞企業產品的同時,能夠領略到企業的先進黨建文化,感受到企業黨建強、發展強。非公企業黨組織應建立榮譽展覽室,通過陳列的獎牌、獎杯、獎旗向客商展示企業的美好形象。為建設先進的企業黨建文化,要不斷創新培訓形式,選派優秀政工師、黨校教師、機關干部深入企業開展宣講活動。探索在基礎條件好、規模較大的非公企業成立黨校。園區、鄉鎮黨委引導企業把黨的活動與企業的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通過開設黨建宣傳欄、設立職工書屋、創辦企報企刊、舉辦黨建工作圖片展等方式,營造積極、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不斷激發和匯聚助推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
圍繞豐富黨員群眾業余生活開展活動。企業文化活動具有群眾性、娛樂性的特點,可以提高職工的參與積極性,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切入點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普通職工更加易于接受,組織執行。非公企業要利用元旦、春節、“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和業余時間,組織開展職工技能大賽、職工運動會、演講比賽、文娛晚會、紅歌演唱會等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宣傳非公企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理念,增進員工友誼,增強企業凝聚力。
推進職工教育信息化平臺創新發展。現在的青年職工多是在網絡和新媒體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網絡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選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網絡新媒體方式開展,與時俱進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企業傳統宣傳平臺同時,用活企業網絡宣傳平臺。依托企業網站、博客、QQ群、微博微信、搜索引擎、企業論壇、電子屏等新媒體平臺,推廣“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等做法。規模以上非公企業探索開通“非公企業黨務”微信服務公眾平臺,快捷高效地向黨員職工傳達黨的聲音,引導黨員職工互動學習提升素質能力,推進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開展。
總之,創新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當遵循《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的要求,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不斷嘗試借鑒好的經驗做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實際效果。
此文系河北省政研會2019年立項課題 《新時代非公企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項目編號:HBZYKT-2019413)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李向東(1970.03--),? 男 ,河北邢臺人,中共沙河市委黨校副科級干部 ,助理政工師,本科學歷,研究非公企業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