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輪飛
【摘要】 英語是我國高中教學科目的一項重要組成類型,對幫助高中生掌握英語能力、理解英語內涵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促進高中生情感、心智、思想、道德教育進步的重要科目。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更要注意通過英語交流、讀寫、考核等諸多措施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基于此,本文將以融合德育培養、強化學生感知為題,分析總結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措施。
【關鍵詞】 德育培養 學生感知 高中英語 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23-02
0
高中英語教學是一項非常關注學生情感表達、人際交流、合作能力的教學科目,其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英語實際交流能力,同時在教育過程中積極促進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的健康成長,對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和核心素養進行全面栽培。同時道德教育是一項非常漫長的過程,教師在高中英語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必須要注重潛移默化、榜樣引導的優勢,將道德教育滲透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才能保證高中英語教學功能的全面性。基于此,本文將以融合德育培養、強化學生感知為題,分析總結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措施。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1對高中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中學德育大綱》的要求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 高中階段德育的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理想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教育,良好個性心理品質教育,勞動和社會實踐教育等。其目的是使高中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有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1.2是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高中英語課程關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
1.3是高中英語教學形勢需要
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簡稱《英語》)就是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編寫的。因此,使用《英語》教科書,教師能夠完成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的目標。
二、高中英語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2.1提高高中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保證德育目標的實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塑造學生心靈的重任。教師應為人師表,以身立德。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從”,“親其師,信其道”。可見身教重于言教。中學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就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要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高中英語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有效地保證德育在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2.2提升德育工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教育領域的一項核心指導政策,其對教育領域的各個年級、各個科目都提出了更高更深入的教學要求,與知識教育一起形成了科目教育的重要目的。其中知識教育更加偏向于學生對于各個科目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而素質教育則更加偏重于學生實際知識技能、個人道德觀念的塑造與培養。因此在當前新課改不斷深入實施的基礎上,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轉變以往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相關學校、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也必須重視德育對學生素質成長的重要性,做好道德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工作,促進學校、家長、社會的三方聯合并將道德教育全面覆蓋學生的學校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中,重視學生的道德觀念培養以及道德實踐措施,使得學生能夠在道德觀念、知識技能上取得全面進步。
2.3精心設計英語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德育情感的升華
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以升華。德育教育最有效的途徑是啟發誘導、潛移默化。通過滲透,不斷影響學生的興趣、情操和品性。在教學過程中,以知識為載體,通過語音、詞匯、語法、篇章結構等的學習,培養學生細致嚴謹、求實求是、敏銳深思、虛心向上的優良學風和品德。例如:《英語》選修7 Unit 1 Living well口語教學時,安排小組討論。首先,教師提出問題:What other disabilities do you know besides Marty’s disease? 十分鐘后,小組展示討論結果。有的小組用匯報的形式展示了盲人在行路時的困難,有的展示了坐輪椅的殘疾人生活中的不便,有的用短劇形式表演了兩種對待殘疾人的截然不同的方法,還有的用笑話展現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接著,教師很自然地使學生意識到如何正確對待殘疾人。然后,教師又深化了這一主題。教師利用一些著名殘疾人的例子,如海倫·凱勒、張海迪、邰麗華、霍金等,引導學生討論:面對這些殘疾人的成就,作為正常的人,我們該如何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最后,利用名人名言、警句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4開拓德育教學資源以豐富高中英語教學內容
任何內容與形式的教育都離不開教育資源的支撐和利用,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在當前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想要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滲透道德教育,也必須注重對道德教育資源的吸收和利用。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借鑒當前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情況,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英語教學資源的同時,更進一步的加強對偏向于道德教育的英語教育資源的引入和優化應用,通過豐富教育的支撐來提升道德教育的實施效果。例如高中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們展示外國學生在朋友相處時的禮儀動作,使學生對英語交流有更加直觀理解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將道德教育滲透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懂得禮儀在朋友相處中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人際交流中正確表達思想情感,對規范學生行為正確性、提升道德教育效果均有積極幫助。
2.5多元解讀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讀完文章后,在體悟思想情感的過程中,每個個體的感悟都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多元化的解讀在所難免。一個班的學生從一篇課文中獲得不同甚至針鋒相對的結論是十分正常的,注意老師一定不要搞一刀切,讓所有學生必須接受一個思想,要弘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精神。不僅老師,且學生要有“兼容并包”的思想,有“海納百川”的胸襟,這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多元解讀是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是新形勢下英語教學策略構建重要組成因素。一方面,使學生品嘗到個性思想被肯定的快樂,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他們的生命活力,使他們自信、自主,向我肯定。另一方面,社會正在日益走向民主和自由,寬容、包容與理解成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必備的品質。德育應當肩負起培養學生理解與寬容的意識,這是英語學科責無旁貸的任務,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既肯定自我,也理解他人,尊重不同的觀點。
在講必修三Healthy eating后,我讓學生關于這個單元寫一些東西,有些同學從健康角度分析了人們非常喜歡吃的快餐:Mac Donald and Kentucky Fried Chicken,healthy or unhealthy?有些學生寫的是餃子的營養:the nutrition of dumplings,有些同學寫的是吃哪些食物能既苗條又健康:the food to keep you slim and healthy,有些同學寫的是“the damage of unhealthy eating, 有些同學寫的是”the different diets of the past and present”,有的同學寫的是“the different diets from China to America”,有的同學甚至寫了自己在家做菜的一次經歷,如何注意均衡營養,如何做到使營養物質不被破壞。總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寫,都是學生用”心”的結果,讓“健康飲食”這個觀念融入學生的內心,加深他們對健康飲食的理解,這個單元編排的深層次的目的就達到了。
2.6創建良好校園環境以發揮校園環境引導作用
與小學、初中相比,高中生在學校的生活時間更長,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引導功能也更加強大。因此學校在高中生的德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注重為高中英語教學配置良好的道德教育資源,更需要切身實地的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和道德氛圍,由此發揮校園環境的引導作用,積極展開培養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教育活動。學校可以與高中英語教師聯合,將不同學生組織成為英語學習小組,通過宣傳欄對英語學習小組的形式、效果、結構進行展示,進而通過英語形式將學校內外的生活場景進行鮮明展示,通過英語版本的好人好事宣傳、優秀形象宣傳、學習成績宣傳等多種方式,在提升高中生英語理解能力的同時將道德教育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學校環境中,使道德教育能夠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取得更加積極有用的效果。
2.7加強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合以促進道德實踐
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必須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成長情況、思維特點、生活環境來完成相應的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進一步將道德教育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使道德教育能夠發揮良好的實踐效果。首先高中英語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選擇良好的道德教育切入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聯合、對比、分析,通過英語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分析其當前實際生活情況,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各項思維特點的同時,更有助于引導學生理解、分析其實際生活中的道德表現。教師可以借此對學生生活中的道德表現進行引導,糾正學生錯誤的道德行為;其次高中英語教師應聯合其他部門展開英語教學中的道德實踐活動,結合高中教材內容中有關尊老愛幼、社會幫助的相關內容,展開實地性的社會幫助活動,以此拓展高中生的生活視野和學習視野,使其理解道德觀念的重要性和有用之處,幫助學生提升道德教育的實踐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措施進行了分析總結。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對學生道德觀念的正確引導,通過創建良好環境、開拓教學資源、加強道德實踐等多種措施提升學生道德教育效果,確保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蘇雯潔. 融合德育培養,強化學生感知——高中英語德育滲透[J]. 才智, 2018(22):110.
[2]王婷.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智育”與“德育”的融合——觀摩山東省2016年高中英語德育優秀課例感悟[J]. 英語教師, 2016, 16(19):64-66.
[3]王雯洇. 挖掘成語德育內涵,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淺談成語教學與德育滲透的有效融合[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05):193-194.
[4]陳悅.例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英語教師,2018,18(24):130-132+143.
[5]陳婷.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資訊,2018,16(09):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