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慕課角度著手,闡述了慕課的起源與發展,分析了大學第二外語課堂教學現狀和慕課應用于大學第二外語課程的優勢,并提出慕課背景下大學第二外語課程教學改革措施,以期為慕課背景下大學第二外語課程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慕課;第二外語;課程改革
【作者簡介】鄧爭艷(1988.01-),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中西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法語語言文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武漢市市屬高校教學研究項目“慕課背景下的大學第二外語課程‘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909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慕課的起源與發展
慕課,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縮寫為MOOC,是一種大規模開放式的在線課程。慕課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美國發明家和知識創新者Douglas Engelbart提出來一項研究計劃,題目名為 《增進人類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個概念框架》,在這個研究計劃中,Douglas Engelbart強調了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增進智慧的協作工具來加以應用的可能性。而慕課這一術語最早是由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網絡傳播與創新主任與國家人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于2008年聯合提出來的。從2008年開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陸續創建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有十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參與到慕課平臺的建設中,Udacity, Coursera和edX等慕課平臺隨即應運而生。目前,國外主要的慕課平臺提供商如表一所示。
慕課在中國也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2014年開始,國內教育學者紛紛投入到國內慕課平臺建設中,一些國內慕課平臺紛紛涌現。國內主要的慕課平臺提供商如表二所示。
目前我國慕課的數量、慕課的學習人數已居世界領先地位。在2019年4月9日舉辦的中國慕課大會上,與會代表共同發表了《中國慕課行動宣言》,提出“教學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中國慕課大有可為。”
二、大學第二外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式單一。大學第二外語課堂教學多為傳統式教學課堂,即老師講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教師在講臺上用多媒體課件上課,學生在下面記筆記。尤其現在很多高校的第二外語課程都是大班教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非常有限。長此以往,學生對第二外語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也會慢慢消退。一部分學生因為跟不上教師上課的進度,而逐漸喪失學習第二外語的積極性,甚至繼而中途放棄。
2.教學內容單一。大學第二外語課堂因為教學課時少的局限性,教學內容以講授教材內容為主。而現下大學第二外語教材內容陳舊,可供大眾選擇的教材少之又少,無法滿足時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第二外語掌握情況較好的學生或者有考研需求的學生往往課上“吃不飽”,感覺教材內容無法滿足自身的實際需求。
3.評價方式單一。大學第二外語課程主要是通過期末考試來考查學生掌握的情況。其評價方式多為30%的平時成績加上70%的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主要由課堂考勤和平時作業構成。這種評價方式較為片面單一,無法客觀全面地考查學生第二外語掌握的情況,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三、慕課應用于大學第二外語課程的優勢
1.打破傳統教學時空局限性。從慕課的中文表述“大規模開放性在線課程”中可以得出慕課的三大特點,即規模大、開放性強和便捷性。慕課平臺上的課程可以供超過成千上萬的學生在線觀看學習。這種學習模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即可。學生借助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在慕課平臺上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絡在線學習。從這點上來看,它大大彌補了傳統課堂的不足。傳統課堂教學必須在同一時間段,學生在同一教室方可進行,并且學生數量因教室面積因素有局限性。
2.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慕課平臺上匯集了國內外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普通高校的學生也可以在慕課平臺上免費獲取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在聯網狀態下選擇優質慕課資源進行學習和獲取教學資源。優質慕課教學資源可以極大程度上豐富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第二外語語言和文化知識。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以二外法語課程為例,可以搜索到法語發音集訓營、基礎法語、法語說法國、法語語言文化入門、法語入門、法國社會和文化等豐富的教學資源。以二外日語課程為例,有零基礎日語訓練營、大學日語、大學日語提高篇、實用日語、日本文化解讀等線上課程。
3.個性化教學,激發學習主動性。慕課平臺上的第二外語課程十分豐富,教師可以搜索到適合自己教學內容的相關教學資源從而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語種、二外語言水平和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線上二外課程資源進行針對性、反復性的學習。同時慕課平臺可為學習者提供直播課程、輔助學習資料、每周固定答疑等服務。學生通過自主在慕課平臺上學習,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營造輕松的師生間溝通氛圍。部分學生因自身性格原因或學習壓力較大因素,懼怕與教師的面對面交流,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這些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慕課平臺可以減輕這類學生的心理壓力,營造一種輕松的師生間溝通氛圍,師生之間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流和溝通,提高這些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四、慕課背景下大學第二外語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1.建設契合學生自身專業的大學第二外語課程體系。大學第二外語課程即大學二外法語、大學二外日語、大學二外德語等課程。選修大學第二外語課程的學生往往是有自己的專業或者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因此大學第二外語教師應制定出與學生專業相契合的大學第二外語課程體系,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結合學生專業和自身實際需求,制作適合學生需求的慕課教學資源。例如,在制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第二外語課程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自身專業,制定出適合酒店管理專業的第二外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上應當多設計一些酒店管理情景相關詞匯和酒店飯店情景交際用語的內容。
2.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慕課第二外語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傳統教學與慕課教學兩種教學模式應當有機結合,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慕課第二外語教學模式作為輔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講授第二外語相關語言知識,做好課堂中師生間的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作出解答。課下,教師再通過慕課平臺對課上所學的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構建第二外語特色教學平臺。雖然網絡平臺上有豐富多樣的慕課課程,但在教學中會發現有些課程資源會與自己的教學內容不是完全契合,那么構建第二外語特色教學平臺就非常有裨益。我們可以借助第三方平臺為第二外語課程搭建特色教學平臺,方便教師上傳教學資源,學生通過此平臺可以上傳作業和向教師進行提問。借助此平臺,師生間可以進行線上交流,教師可以隨時跟進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讓慕課平臺和特色教學平臺互為補充。
4.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我們應當進一步完善大學第二外語課程評價體系,使用多元化評價體系。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最終的話語權。這種評價方式在當下看來不免有些片面。而在慕課背景下大學第二外語課程評價中,引入多元化評價體系,采取學生自評、學生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學生慕課觀看時長和觀看數量,在慕課平臺上提交的作業的質量都應該納入學生考評中。學生最終成績可以由學生自評(10%)+學生小組互評(10%)+教師評價(20%)(包括考勤、作業、課堂表現、慕課平臺表現)+期末筆試成績(60%)組成。建立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可以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第二外語掌握情況,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5.加強教師職業素養。慕課是一種新興的互聯網教學模式。各高校應加強第二外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培訓。通過加強第二外語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慕課教學技能、慕課制作軟件技能等。教師自身也可以借助網絡上的慕課制作交流平臺,不斷提升自己的新媒體軟件運用能力。同時也要增強教師的教學責任心,認真完成每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做好學生反饋信息的分析工作,整理好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通過課堂或慕課教學平臺向學生及時解答。
五、結語
慕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大學課堂上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將慕課應用到自己的課堂和第二課堂教學中。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合作的深化,市場對掌握第二外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承擔第二外語教學的教師,應當具有國際視野,拓寬自己的教學思路和開拓自己的眼界,好好運用慕課來創造教學亮點,提高學生第二外語學習效率,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康小玲.慕課背景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9(06).
[2]許文晶.“慕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思路[J].新西部,2019(05).
[3]王明明.基于慕課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英語廣場,2019 (07).
[4]楊雪梅,劉新霞.慕課教學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傳統大學英語課堂——以《新視野大學英語一》為例[J].智庫時代,2019(07).
[5]羅麗文,汪軍.試論慕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 2019(08).
[6]陳吉榮.國外慕課研究最新發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 (01).
[7]陳江.慕課的建設與實施策略[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01).
[8]曾婧.“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