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 要:高中生要面對因升學考試導致的多方面壓力,心理壓力負荷過重,這樣的情況往往導致學生鉆牛角尖,產生不好的后果,因此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運用基礎的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技術,針對高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培養學生完善人格,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區別于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根本點。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高度重視的基礎教育部分,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對高中生來說是成長的必要因素。高中生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心理負擔的壓力過大。為了學生身心能健康成長,基礎教育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教育熱點。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多方面探討并反思,高中生是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經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基本具備了心理適應能力,但仍需進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1.專業人才的缺失
由于我國教育制度的缺失,很多方面起步較晚,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排在“德智體美勞”之后開展,這就導致了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的心理教師,學生得不到專業的心理健康輔導。
2.學校領導觀念落后
學校領導作為決策者,盡管已經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因為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如學校開支等會導致招聘專業的心理教師時出現困難。有不少學校借著招聘心理教師的名義讓教師去教授其他課程,也有部分學校讓其他科目的教師去兼職心理教師,并且限制心理咨詢室所需的物品,這樣便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表面工作,只為了應付檢查。專業的心理教師往往因為苛刻的待遇選擇離職,而學生得不到專業的心理輔導,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造成了條件上的限制。
3.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高中生學業重,任課教師往往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諸多實例證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任課教師更應當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尤其是臨近考試期。任課教師每天都跟學生接觸,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如果可以協助心理教師一同幫助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會事半功倍。總而言之,就是任課老師在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開展教學目的,如果有發現學生有出現心理問題,如考試焦慮、厭學或者是交際困難等問題時應當協助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調節情緒,穩定情緒,保證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家庭環境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溺愛孩子導致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這使得父母非常愛他們的孩子。在家里,他們不想讓他們的孩子做任何事情。他們希望孩子的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這樣孩子們不僅覺得這是對的,而且其他人應該這樣對待他,導致心理承受能力差。他們不僅自私,還具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導致師生關系以及學生關系薄弱。
2父母的期望過高導致孩子性格缺陷
目前,大多數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表現良好。在未來,他們將能夠成功地進入一些重點大學,并獲得更高的學位。父母的高期望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沉重的負擔。更大的心理壓力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在學生教育中,許多家長過多地干預學生的人際關系,尤其是與異性的關系。他們擔心他們的初戀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父母干預也更可能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父母的愿望過于迫切,不僅不能使孩子好起來,反而會使孩子感到更大的壓力,這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差距,更嚴重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他們感到焦慮、低沉、沮喪甚至極端。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設立心理咨詢室
設立由專業的心理教師構建的心理咨詢室。針對每一個新生建立一份入學心理檔案,進行專業的心理普查,落實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對這份心理檔案進行安全有效的保存,維護學生的隱私。針對個別有心理障礙或是有點心理問題的學生應當及時進行細心、耐心的關懷與幫助,及時遏止惡化趨勢。專業的心理教師還能針對學校特色,將心理咨詢室于學校特色相結合,滿足學生的需求,緩解學生心理咨詢時的心理壓力。如遇到問題相似的學生可對他們進行團體心里輔導,也可以開展同輩咨詢,讓有相關經歷的學生自愿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幫助者行列,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并且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方便那些害羞或者不善言辭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心理教師表達他們內心的矛盾、疑惑或其他難以啟齒的問題,令學生能及時解決心理上出現的問題,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
2.設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質培養,因此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塑造完善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心理課從根本上區別于其他學科,其他學科重點在于向學生傳遞已有知識點,而心理學則是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學生心理設計教學,符合學生實際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去進行具有科學性的綜合性教導。
3.舉辦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
通過舉辦講座、知識競賽、主題班會或者是心理健康月宣傳等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各種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能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開闊自身視野,發散思維多角度分析。同時還能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以心理健康內容為學生們提供優秀的主題和素材,幫助學生提高對自身的認知,協調自己的人際關系,克服自身的弱點,挖掘自身潛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通過這些活動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各方都參與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來,避免許多因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而產生的消極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培養是現階段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諸多事例提醒我們應當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開展健康、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完善學校內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與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提高。學校和家庭方面應當為學生科普和宣傳心理健康相關知識,令學生們受到全面性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如果有發現問題也應當及時解決問題。同時,社會各界都應當了解和幫助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當為了一些落后的思想或者是不必要的條件阻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妮娜,崔顯青,潘詩音.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及反思[J].科技展望,2016,(05):349.
[2]奇薩日娜.實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4,(13):166.
[3]顧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究[J].成才之路,2015,(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