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文
摘? 要: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構建數學知識導圖。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這些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點融入生活中,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所在生活背景出發,使其充分全面的理解數學問題,擺脫原有的不正確觀念和學習方法。本文圍繞著如何將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展開敘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
小學生對于問題理解的程度有限,有時不能充分、準確的理解數學問題,針對這一點,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點回歸到生活,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學習中感悟生活。其次,數學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科目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小學階段的教育是促使學生養成思維模式的重要階段,因此,針對小學的教育方法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中,怎樣才能使教育內容貼近生活化,是數學教師需要積極進行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知識走向生活化的必要性
數學知識是很抽象的,對于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好的小學生來講,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并且數學在生活中又是很常見的,生活中許多方面都會用到數學。數學老師就可以利用數學的這兩個特質,將數學和生活結合起來,將復雜抽象的問題具體簡單化,更易于小學生的理解,同時引進生活的實際問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在學習起來就會感到事半功倍。將這兩者的有效結合,還會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處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更容易接受新知識。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理解吸收了新知識,對社會生活的了解也更近了一步,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小學數學知識走向生活化的途徑
(一)注重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氛圍的構建
課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創建的課堂氛圍好壞。如果一節數學課在開始的時候,教師就將同學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課堂上來,那么這節課的學習氛圍一定會很濃郁。同學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速度就會相對于有較差課堂氛圍的數學課的同學快。因此,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課堂氛圍的構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提高課堂氛圍,教師可以采用在上課過程中適當采用生活中的例子的方法,利于同學們精確掌握本節課的重點,而且還不會覺得理解困難。同時可以輔助一部分生活用語,提高同學們的課堂興趣,使知識更加通俗易懂。最后是數學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將課本上的書面用語轉換成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用語。這樣同學們在充滿生活化的氣息中學習,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學習中,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不理解小數的意義或者存在的價值是什么,因此,教師在開始第一節課的時候就應該給同學們明確小數點的意義,并且進行通俗舉例,比如:4.8,教師就可以在學習小數之前先告訴同學們,4.8就是一個比4大,比5小的數,讓同學們對小數先有一個粗略的概念。其次在進行小數加減運算時,只是簡單枯燥的數字相加、相減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現上課開小差的現象,從而導致這一節的內容沒有理解。所以,在進行運算時教師可以將數字轉變成生活中的數字,比如:6.4+7.2的運算,教師可以這樣問:周末在家,媽媽先去超市買了6.4的水果,爸爸又去樓下超市買了7.2的水果,今天一共買了多少錢的水果?這樣以生活中的實例出現,將抽象復雜的數學題具體簡單化了,更容易使同學們接受,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注重課后作業設置的生活化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每天都會給學生布置幾道計算題或者應用題,以此鞏固白天上課學到的數學知識,這樣學生做題的正確率很高,但是卻不會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就是開拓學生的思維并使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所以,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出現,數學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布置作業的方式,將課后作業同樣走向生活化。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白天所學知識,還能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四則運算》的學習中,數學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實際操作的作業。比如:周末回家,在媽媽去超市賣菜的時候,跟媽媽一起去,并且在媽媽結賬的時候幫媽媽算出本次購物花費的數額。或者將媽媽一天購物留下的小票上的數額進行運算,算出花費的總數額。這樣將課后作業生活化以后,學生對于課后作業的抵觸心理減小,不再用家長督促進行。同時減小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弊端,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提高了實際應用能力,還讓孩子走出家門,去感受生活的真諦,放松在學校感受到的壓力。以飽滿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課程和挑戰。
讓數學知識走向生活化,還需要教師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按照制定的方案實施,這要求教師不僅要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還要了解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接受能力。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發展方案。最后,在走向生活化的這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起好引路人的作用,引導同學自主探索新知識,在遇到生活中的難題時,及時給予解決方案或建議,幫助同學在數學學習上有所收獲。
三、總結
目前的大數據表明,小學數學知識走向生活化是一個必然趨勢。學校和老師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還需要各方的不懈努力。需要教師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發展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建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需要同學們積極配合老師工作,共同提高自己在數學上的成就。
參考文獻
[1]戴良美.讓小學數學教學走向生活化[J].當代教研論叢,2015(09):58.
[2]王淑玲.論小學數學教學應逐步走向生活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58+60.
[3]盧美玲.基于小學數學的教學生活化研究[J].才智,2016(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