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
摘 要:中職生教育過程中應予以德育教育以重點關注,此階段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已逐步進入學校,并進入了學生的生活。因此中職德育工作應積極應對時代進步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鑒于此,筆者在本文粗淺地分析了網絡信息化對德育教育帶來的影響,以及信息化德育的現狀以及對應之策。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育;網絡;信息化
中職學校是我國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職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學校應堅持“德育為先,一技為主”得觀念。但由于中職學校生源比較復雜,學生質量良莠不齊,德育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德育教育對于中職學生以后的就業和發展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而此前開展德育工作,主要是通過理論教育和說教進行且依賴班主任,成效不夠理想。面對當前的互聯網熱潮,學校應充分利用這一環境,將其和德育工作進行融合,讓教育效果更好。但是網絡的全面性和開放性也注定這其中既有創新、便利,也有困擾、挑戰。
一、中職德育教學的現狀
(一)德育課程得不到重視,缺乏新意
德育學生對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短時期內它不能在學生的就業中發揮實際效益,所以在職業教育中普遍得不到重視,經常會出現被專業課程和實習擠占的現象。同時,大多數學校主要依靠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教學方式主要依靠理論灌輸,傳統而低效,沒有專業化教師隊伍,這往往被學生視為上“政治課”容易出現疲軟現象。而且選擇中職學校教育的家庭普遍存在教育的缺失,家長更看重的是孩子未來的就業前景,認為德育課程“沒有什么用”,為職業基礎教育埋下了“隱患”。
(二)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對德育教育存在不可忽視的影響
智能手機則給中職德育帶來極大的沖擊,將互聯網技術和資源與教育有機結合已經是中職院校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運用新媒體技術加互聯網進行教育教學,課采用翻轉課堂、微課、微信公眾號、系統平臺等多種形式進行,中職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興趣。對于改善德育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不能忽視的問題是,中職生絕大多數是住校生,沒有父母的陪伴,除了老師同學以外,接觸到的外界人員比較少,他們很容易沉迷于網絡,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難度。
(三)生源差是中職德育難的首要難題
現階段的中職學校,大家都在“找米下鍋”,大多數的中職學校都面臨著招生難的問題。充足的生源尚且無法得到保障,更談不上要招收優質的學生。因而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曾經是老師眼里的“問題學生”。而這部分“問題學生”往往帶著諸如曠課、遲到早退、迷戀網吧、抽煙、厭學等不良的行為。這顯然將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
二、新時代下德育工作的開展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專業化德育團隊
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實施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思想品德以及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會深深的影響著學生的品質。因此規范教師日常行為,加強師德建設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這樣才能在平日教學中將正確的思想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學校應將教師的品德素養納入到考核當中,并定期舉辦師德師風講座等;學校還應該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德育工作者團隊,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尤為重要。
(二)虛實結合,加強網絡信息的管理
網絡具有全面的開放性,極大地釋放了人的個性,也因此導致一些虛假信息肆意傳播,混淆學生的視聽和選擇。所以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就要把網絡世界的虛擬和現實生活的真實結合起來,借鑒一些有效的德育案例,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并在工作中不斷改善和調整網絡信息在學生中的傳播方式,利用網絡對中職學生德育資源進行深入的開發,合理引導學生,充實德育內容,完善德育手段。
(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建立完善的學生上網道德規范加強對網絡信息技術的研究與利用,引導學生抵制不健康的信息和內容的影響,加強自律性,不點擊那些不良的鏈接,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建設健康的網絡環境,使學生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依然能約束自己,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四)加強校園網建設,吸引中職生進入校園網
即使再嚴密防范,中職生們在自由使用網絡的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不良信息的干擾。
依托中職院校的網頁建立一個德育教育平臺,并引導中職生們進入校園網中。比如,經常讓中職生們在網站上參加趣味知識競賽,填寫試卷等,運用這種方式讓中職生學習德育知識。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讓中職生對德育更加感興趣。
(五)優化中職德育課教學環境,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
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下,在實際中職德育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將本節課所需要教授的重點知識能夠與新媒體技術相融合,深入研究德育教學與新媒體技術的特點,將二者充分進行個性化融合應用,開展新媒體教學,提高課堂中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在歡樂的情緒中激發對學習的興趣,不但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
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變化,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都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在中職德育課教學實踐中,新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路徑,改變了以往低效率的德育課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德育課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質。但應該注意到,互聯網可以幫助學生更高效學習的同時,如果不嚴加規范,不當使用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既應與時俱進,又要加強網絡管理,以學生為中心,讓德育教育更具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梁慧婷.淺談信息時代的“新”中職德育課[J].專題與論述.2018(11):47-52
[2]陳志明.網絡環境下中職生德育策略探析[J].管理.2008(21):33
[3]路君卓.淺談基于網絡環境的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J].現代德育.2018(09):99-100
[4]許曉燕.新媒體技術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技術.2018(11):106-108
[5]韓艷,楊新宇.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8:167
(作者單位:鶴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