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東
隨著核心素養研究的不斷深化,老師們的關注點不再是核心素養理論知識學習,而是更多地關注通過怎樣的方法和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我校“基于提升核心素養的教學研討會”上,筆者展示了一節公開課,本節課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改進,受到了各位聽課專家的好評。現將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整理出來,請同仁們指正。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選自于我校校本教材《數學文化》第3章第1節“九章算術”。本節課首先學習《九章算術》背景知識,了解該書的內容、思想、地位,激發愛國情懷。本課采用的數學例題,分別以《九章算術》的“盈不足問題”“方田問題”“更相減損術”“栗米問題”為背景,這類試題將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文化融合在一起,考查了知識遷移應用能力與數學建模能力,往往被同學們看做難題。本節課將引導學生把《九章算術》實際問題轉化為現代數學語言,并借助數列、立體幾何、框圖、概率統計等知識加以解決。
2.教學設計思路
2.1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學會學習”教學改進
在環節一的教學內容是學習《九章算術》背景知識,常規教學模式是印發資料,教師通過課件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型的弊端是學生沒有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學習興趣不高。筆者依據核心素養“學會學習”進行教學改進,教學改進如下:
一是設計課前任務單。本節課課前任務單包含兩個任務。任務1:請同學們查閱九章算術的背景資料,上課給同學們展示;任務2:請同學們提供2道以《九章算術》為背景的高考試題。
二是課堂展示。同學在課堂上展示課前收集的文本資料、視頻資料、網頁資料等,該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通過教學設計改進,學生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讓學生經歷了完整的自主學習的全過程,有效地發展了“學會學習”素養。
2.2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概括理解”能力教學改進
“概括理解”能力是學生的核心數學能力,數學核心素養“數學建模”的發展離不開“概括理解”。以九章算術為背景的高考試題是數學建模試題,學生通過“概括理解”把試題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才能順利地建立數學模型,完成解答。
本課例題1選自2015年全國乙卷第5題,該題是以《九章算術》“栗米問題”為背景的問題。常規教學設計為如下:
活動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該題。
活動2:請同學們借助圓錐的體積公式進行求解。
活動3:教師板書解題過程,學生根據教師的過程對自己的解答進行改正。
這種教學設計的存在如下弊端:一是重視數學知識的提取,卻忽略了應用問題與數學知識的聯系;二是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卻沒有關注“數學建模”能力的形成;三是課堂以教師展示的方法呈現結果,忽略學生自主“概括理解”的過程。
筆者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針對“概括理解”能力進行教學設計改進,改進后的教學設計如下:
活動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該題,并思考該題涉及到哪些數學知識?請把涉及到的數學知識簡單總結。
活動2:請把這個應用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活動3:請向同桌解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并傾聽同桌對這個問題的解讀,形成一致的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活動4:請同學代表在黑板上板書解題過程,解釋你的做法,老師進行點評。
改進后的教學設計明顯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概括理解”能力,有利于發展“數學建模”素養。
為了更加準確把握學生“概括理解”能力的真實表現,筆者設計了“概括理解”能力觀察表觀察學生的表現。
2.3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數學運算”教學改進
“數學運算”是數學學科素養六大素養之一,同時數學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科核心能力之一。本節課例題2是以《九章算術》“方田問題”為背景高考試題,該題運算較為復雜。在常規的教學中,老師對該題講清解答思路,對數學運算較為輕視,講解較少,學生對運算有畏難情緒,運算結果錯誤率高。
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對教學方法進行了如下改進:一是“抬頭尋理”,引導尋找問題的條件與結論;二是“優選方法”:引導學生從題干出發,思考問題的本質,選擇快捷的方法;三是“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整理思路,避免“跳步”,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條理;四是“預警雷達”,鼓勵學生運用直覺評估、估算等方法,提高對錯誤的預警能力。運用如上四種方法,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變得有章可循,在以后的學習中,堅持鍛煉,數學運算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不僅關乎學生現在的成長,而且關乎學生長期的發展。以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出發點進行教學改進,這是數學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正確途徑,筆者不揣淺陋,大膽試水,希望能就教于大家,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潮中激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本文系濟寧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課題編號:2017NG26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