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紅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眾多領域帶來變革,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推動了新課改的進程。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高中化學教學開啟了新模式,其豐富性,靈活性,交互性等特點讓化學實驗教學擺脫了枯燥無聊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實驗的可接受性,互動性,可行性。本文就針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革新,論述信息技術為化學教學帶來的機遇。
關鍵字:信息時代;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
1.現存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這很大的問題,化學實驗課程本身是一門實驗課程,對化學原理和化學現象的理解需要借助實驗去觀察和發現,學生也需要通過感官的記憶去學習和理解一些化學知識。同時,完備的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技巧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東西。但反觀當下,由于教育資源的短缺,很多學校并不能提供良好的實驗設備和人力資源,這就導致現在的化學實驗教學中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學生純靠死記硬背的去記住知識,而沒有實際的應用體驗,這種學習和記憶的方法,很容易產生對學習的厭倦和進入對知識的誤區,也是因為這種狀況,大多數學生雖然學習化學課程很多時間,但是毫無動手能力,他們對所謂的實驗步驟牢記在心,甚至能夠背誦,但是一旦接觸失誤,便驚慌失措,不知從何處下手,更加不能處理實驗中的突發現象。而且,時間出真知,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是在實踐中發現的,如果只能學習既有的知識去死記硬背,沒有任何創新發現的意識和機會,那么人類就會止步不前。同時,游戲化學實驗環節的缺失,造成課程的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地下,知識面狹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驗的能力都下降,使得化學實驗的發展停滯不前。
2.化學實驗課程和信息技術整合的含義
化學實驗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旨在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日常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多媒體教學的使用。這種講信息技術、資源、方法和教學形式與內容良好結合的教學方式,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很受歡迎。旨在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完善,優化教學的模式,提高課堂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打開學生的知識涉獵范圍,增加他們的探索和求知的意識,打造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雙創新。
3.化學實驗課程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好處
(1)提高課程的生動性和可接受度
對于化學式樣課程來說,本身的課程屬性和課程特點限制了其教學上的形式,如果沒有化學實驗的加入,并不能給予學生清晰直觀的認識,那么化學課便是枯燥乏味的,甚至在學生的接受度也會很低。而信息技術的加入能夠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增加課程的趣味性,直觀性,調動課程的氣氛。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求知能力。
(2)清晰的展示實驗現象,加強實驗效果
信息技術的特點就是使得實驗更加可控,操作性更強。對于很多瞬時性的式樣,計算機可以放慢實驗過程,使得學生可觀察,可感知。對于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同樣可通過計算機模擬加強實驗效果,通過慢放、快放,顏色,聲音等的加入,讓實驗的可觀性加強。甚至可以隨時中斷實驗進程對同學們定格講解,學生們會注意到實驗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同樣,一些難以理解的實驗過程,或復雜的實驗步驟可以的通過定格講解和重復播放的方式加強記憶和理解。
(3)重復實驗,不用受環境,設備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實驗的開銷,對于那些需要重復實驗和重復觀看實驗現象的實驗,信息技術的應用最好不過。同樣那些需要每次試驗具有相同實驗環境的實驗,和需要特殊的地理環境的式樣,計算機可以很輕松的模擬,而減少在前期準備花費的人力和物力。這樣就增加了很多苛刻條件的實驗的可行性。同時計算機的應用可以整合實驗,大大方便了實驗教學,很多實驗可能需要其他的實驗,甚至學科的輔助,在現實中進行此類型的實驗難度很大,一些實驗的設備和材料的獲得也不容易,而計算機模擬就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4)減少實驗違規操作的風險
化學實驗中伴隨著很多的危險,因此一些實驗規范和流程就十分重要,但是還是避免不了實驗過程中的違規操作或者是失誤,這就很容易造成危險。而且對那些特殊的實驗,其失敗的實驗結果會直接導致嚴重的后果,但是出于某種原因在實驗的過程中無法保證其百分之百的成功。這樣的實驗就非常需要計算機的演示和避免危險的發生。
(5)抽象實驗的演示
化學的發展不僅在于物質的范圍,在很多時候真相隱藏在抽象的事物或者現象中,自然界無法對其進行客觀的實驗,在過去的時候,會有執著的科學家,尋求其他轉化的方式去將不可觀的現象轉化為可觀的現象,但這種過程往往伴隨著運氣和巧合,有很多未能成功轉化的就停滯不前了。計算機模擬技術可以便利清晰的展現抽象的實驗現象。
總體來說,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優勢,其融合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為一體??梢酝黄骗h境,教學器材的限制,可以忽略環境條件對實驗的影響。不僅能夠生動有趣的呈現知識和能夠完整的呈現實驗的現象和演示過程,甚至對實驗的演示是沒有次數、規模限制,可以節省實驗資源。而且信息技術的可操縱性比較像,可以快慢的控制實驗流程和實驗現象的發生過程,可以放大縮小實驗的結果,同時對于某些實驗也會減少其危險性,增加可讀性和可觀察性,對于那些需要時間耗用的實驗,也可以減少沒必要的時間浪費。
4.化學實驗課程和信息技術整合的弊端
首先即使有了計算機模擬的過程感受,學生依然沒有動手體驗,甚至會使某些學校因為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將一些能滿足條件的實驗也取消。在這方面來講,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其次模擬實驗,排除了很多實驗失敗的案例,學生對實驗的體會不夠深刻,更加對那些對實驗的成敗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不夠重視。我們應該明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在教學中,信息技術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老師和學生還是課堂的主體,而不能過分的依賴信息技術的應用。
5.總結
將信息技術引入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中,使其豐富、生動、多樣。在教學形式上實現多元化,趣味化,智能化。完善教學過程,優化教學的方式,拓展學生思維,在發展中求創新。另外信息技術本身的特點可以使化學實驗教學和信息技術整合后的教學過程更加具有,情境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達到更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德平.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促進化學教學[J].新課程(中).2016
[2.]王曉軍.化學探究性學習軟件的理論研究與初步實現[D].四川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