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英
摘? 要:作業是數學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載體。傳統的作業形式單一,枯燥,不能很好的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本文就小學數學自主作業設計的形式、評價與批改進行一些嘗試與思考,希望能累一些經驗,得到一些方法,對小學生自主作業的形式提出有關對策。
關鍵詞:自主作業;作業設計;批改;評價
作業是數學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載體。傳統意義上的數學作業一般具有作業多且重復、機械作業的特點,這種作業形式是非常枯燥的,這對于剛接觸數學不久的小學生來說,不僅無法通過完成此類數學作業,實現鞏固課堂知識的預期目的,且其枯燥的形式也會逐漸打消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在班級授課制下,由教師設定數學作業在作業標準和作業內容上具有統一性,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顧到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這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及新課標要求“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是相違背的。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自主型的數學作業系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作業的機會,要讓小學生成為數學自主作業的主體。本文根據數學教學活動中的自主作業實踐,并對近年來數學自主作業的文獻進行梳理,從自主作業對象階段性特征、自主作業形式的選擇和比較、自主作業的批改評價等方面來探討現階段自主作業對教育學習活動的影響,提出有關對策。
一、小學生階段性心理特征
小學時期的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普遍性和差異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能引導學生的心理發展,遵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積極引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喜愛,打好數學基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本文自主作業實踐采用的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主要是在4~6年級展開,該階段學生年齡主要是9~12周歲。其心理具有以下共性特征:注意力持續時間有所發展,自尊心和自主性進一步增強,但不善于控制自己,意志尚薄弱;思維過渡階段,有由形象向抽象思維過渡,但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自我意識發展,對學校和社會的信息開始選擇性接受,有自己的見解逐漸學會評判,但是認知水平尚低,易受同齡人的影響,集體主義感有所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形成;學習興趣廣。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開始獨立思考、追求與探索。
二、自主作業形式
從設計者和完成者的角度來分,自主作業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學生自己設計的作業
學生自己設計作業是目前自主作業主要的形式之一,學生在課堂教學前自學或課堂教學后根據教師引導自己設計作業自己做。這種方式符合小學生喜新求勝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嘗到了自主設計成功的快樂。在北師大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線與角》知識點復習課程前,我讓學生自己設計單元訓練題,自己設計課程思維導圖,在課堂上,收集了每位學生上交的“自己設計的作業”,并隨機當場點評與引導。因為學生提前主動參與,課程開展非常順利,很快就梳理好了《線與角》的有關知識。
(二)學生間互相設計作業
幾位學生之間或各學習小組之間彼此給對方設計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有挑戰性的作業,彼此按要求完成作業后再與作業設計者共同批改、評價和探討。這樣的作業方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生,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感受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展示和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
(三)教師設計的分層作業
教師主導設計,學生自主分層作業。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生在教師指定的作業范圍內.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來完成;另外一類是教師指定部分作業大家必須都完成,另一部分的作業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自主選擇完成。比如布置五道練習題,前二道為必作題,后兩題作業為選作題。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爭強求勝的心理特點,選作題激發了他們的斗志,他們會主動向選作題挑戰,達到主動作業的目的,會收到與五道必作題好得多的效果。
三、建議與對策
(一)自主作業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業的相互關系問題
自主作業作為學生自己管理的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并非學生放任自,流也需要教師定期檢查與督促,隨時了解學生作業情況。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通過恰當的講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求知求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恰當的歸納和示范,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積累經驗、感悟思想,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自主作業的興趣問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尤其針對小學生這一種自控能力差、缺乏主動學習能力、主觀情緒較大的學習心理。數學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學習從本質上來說并不符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切忌枯燥無味,不要給學生施加過多的壓力,這樣非但不能夠讓學生提升學習效果,還會讓學生產生抵抗的情緒。因此教師應當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轉換為“我要學”“我愛學”,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手,激勵他們努力學習,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永兵.論小學數學“自主作業”設計的內容及評價[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9):64.
[2]宮慶龍.淺淡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藝術[J].考試與評價,2016(12):110.
[3]唐素.自主作業的實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3(4):19-21.
[4]王香菊.淺談小學各年齡階段心理特點和數學認知水平[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4):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