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西
◆摘? 要:化工課程本身是職業高中的化工相關專業從基礎課程過渡到工程實際的重要課程,對于專業教學實效性的研究也成為了當前階段的研究重點。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定位于學生的能力發展,一方面掌握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學會將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合理地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職業高中;化工專業;教學實效性
當前化工類型的化學教材在以往的中職化學基礎上增加了有部分的高等化學知識,甚至是一些分析化學的內容,無論是內容的理論高度還是容量都有了明顯提升,教學內容和實踐工作的安排,如果一味地采取傳統方案,顯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應尋找新的教學手段,充分保障專業教學過程的實效性。
1職業高中化學化工專業教學實效性提升的主要原則
1.1重視學生興趣的養成
化學化工專業教學的相關內容本身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度較大,激發學生的興趣成為了首要工作。教師需要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的不同環節中,創設利于學生學習的狀態,潛移默化地讓他們了解到課程在今后的相關作用。對于不同工藝中涉及到的單元操作內容,可以將一些基本原理和設備的使用進行整合歸納,比較總結不同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和差異,形成知識的整體結構。
1.2學生能力差異下的層次教學
職業高中本身的能力素質差異程度較大,如果選擇單獨的教學標準,很難讓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知識并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對于不同層次的班級和學生,可以設置不同類型的學習范圍要求。例如在學習到“液體輸送設備”的相關知識點,就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層次結構差異來進行實效性練習。一些能力稍弱的學生,則主要掌握離心泵的基礎知識、工作原理、類型即可,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根據離心泵的方程式分析來對某些化學現象、氣蝕過程展開研究。部分能力突出的學生還可以通過離心泵性能參數和特性曲線的相關知識,來明確使用范圍。在問題設置時也應注意學生思維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真正地獲取知識。
1.3教學情境設置
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課堂結構和課程認知的規律,選擇不同的形式來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學習過程當中。具體來看,如果要進行實驗,在了解實驗內容的情況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實驗,教師通過引導手段來將知識點融入合作過程之內,以實驗現象來記錄試驗結果,進行討論分析并最終得出結論。
2職業高中化學化工專業教學實效性提升的具體措施
2.1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融合
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企業輸送專業人才,所以學生需要具備崗位適應能力,以便于為企業創造新的效益。強化實踐性教學一方面需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應用,實現與崗位能力之間的對接,同時還要做好校內的仿真操作訓練,讓學生在熟練掌握技巧的同時實現技能水平的養成。例如在對化工設備進行學習的環節中,學校可以安排校外實訓的方式,在和工廠人員共同勞動的過程中了解生產設備的結構特點、類型、設備維護保養措施、工藝流程等,基于工程觀點來考慮技術問題。必要時還可以借助一些課外化學活動來充分發展學生的特長和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其了解到一些課內無法掌握的相關知識,利用教學資源來保障教學過程的實效性。教師也應合理應用激勵措施或是競爭機制,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意識。
2.2動態教學模式的形成
動態教學模式就是將教學設計和組織形式進行調整,始終按照學生的需求進行動態變化。例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發揮這一教學模式的優勢,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進行。例如在學習到電解質溶液和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中就可以借助這一模式來展開。電解質溶液的知識點在于了解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的水解過程,通過實驗來進行判斷,掌握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的方法。之后通過生活中或生產中的常見氧化還原實例,讓學生掌握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等,將其作為知識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同時提出問題,讓他們在判斷中了解不同實驗方案的優勢和劣勢。整體來看,課堂教學的目標不可過于僵化,應該以學生的能力需求作為基本目標。
2.3教學內容的拓展開放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按照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形成,教師需要更加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理解,滿足未來課程教育的基本需求。例如在學習到碳及其同素異形體時就可以加入C60等內容的介紹,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象,如能源消耗問題等,將一些創造性的思維發展內容融于其中。又例如在學習到非金屬單質和化合物的知識時,可以結合具體實例了解到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特征變化規律,了解其化學性質及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包括其對于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此時可以通過某些用途廣泛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應用來進行分析說明,如水泥、剝離、硅材料等無機材料。
這一方面的內容是高于教材本身的非智力因素內容,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關鍵點。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注重課程知識的串聯與更新,讓學生掌握課內所學的知識,將其內化為化學化工素養和能力。
3結語
職業高中的化學化工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每個教師正確認識到現階段教育工作的重點和實際需求,了解教學方法、教材內容的效益所在,最終將其融入教學環節,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具備崗位適應能力,在畢業后可以更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江文珍.培養學習自主性對職業中學化學教學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41-41.
[2]馬樹斌.淺析職業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好家長,2017(59):189-189.
[3]裴立華.職業中學化學教學應注重對學生環保素質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2):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