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勁松
◆摘? 要:根據新時期教育部改革的要求,對于初中作文的批改與評價方式應當積極進行探索,摒棄傳統教師單方面的批改,使得批改主體更加多元化,從而能夠使得學生的作文得到全方位的評價,這對于學生充分意識到作文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自己的優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全方位的批改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此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這對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初中作文;批改方式;優化策略
對初中作文評改方式的優化,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快速進步不僅依賴于教師的指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學生自身的素材積累,文筆訓練以及大量的閱讀等。因此,本篇文章就初中作文評改方式策略進行積極探討,主要從批改方式和評價主體兩方面進行分析,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評閱,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
1批改方式的多元化
1.1學生自改
學生在對自己的文章進行批改之前,首先要明確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文章是否明確表達中心思想及核心要點。其次要注重語言的描寫是否通順,是否采用修辭以及細節的描述方法。最后自己通過對文章的分析找出敘述繁瑣、語句不通、修辭不當的地方,并進行修改。學生在自改的過程中,要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批改,客觀真實的態度有利于學生能夠切實找到自己文章的問題,學生自改也可以模仿教師批改的方式用紅筆標注。自評的方式使得作文批改由單向輸出向雙向互動的方向轉變,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查漏補缺和彌補不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2學生互改
學生自改的模式不利于保證批改的客觀性,因此針對于學生自改的不足提出學生互改的模式。學生在互改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其他同學的篇章結構、修辭手法、細節描述、語言以及思維構成,從而為學生的觀察學習提供范本。此外由于學生之間地位的平等性,學生在相互指出文章問題時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建議,這也有利于被批改作文的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學生互改的標準主要包括卷面整潔程度、文章的真實性和樸實性、病句問題、文章中心問題和文章結構等。學生在批改其他同學作文的過程中,可以用鉛筆在旁邊進行標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為學生更改和學習提供新的思維模式和角度。
1.3集體講評
集體講評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在進行集體講評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普遍問題的總結,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解決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文中會出現的問題,又能夠有效地節約教學時間也能夠提升教學效率。此外在集體講評的方式之下,若學生的疑問尚未解決,個體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向教師請教,或者學生可以通過課下與其他學生共同探討的模式進行。無論是學生自改、學生互改還是集體講評,最根本的目的是解決在寫作問題中出現的問題。因此,批改模式的多樣化能夠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更多的途徑。
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2.1師生共評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拓展。傳統的作文批改模式由教師單方面進行,對于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簡要的概括,而新型的作文批改模式,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共同溝通。教師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對于學生文章的意見,并同時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而學生在了解教師的想法之后,可以對其中存在誤解的地方進行解釋,從而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思想動態能夠有更加全面的把握,這也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真正存在問題的地方,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方案。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過程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語句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
2.2利用社會講評資源
初中作文講評主體的多元化也應當充分利用社會講評資源,社會講評資源主要包括學生的身邊的家長以及親朋好友。學生個體長期與他們生活,他們對于學生作文的評價和批閱帶有一定的社會性色彩。除此之外,由于個體生活經歷和專業知識的不同,社會講評資源在進行作文批改的過程中能夠提出多角度多樣化的建議,這有利于擴充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從多方面去進行作文的構思,這對于打開學生的作文思路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作文主體批改的多元化不僅包括教師,也要將學生身邊的親朋好友包括在內。
3評語的人性化
評語的人性化主要從商榷式評語、追究式評語、肯定式評語、對話式評語與情感式評語五方面進行。要是在進行作文批改的過程中要著重對于這五方面比重的調和,針對于文章水平較高的作用來說,評語內容主要以肯定式評語為主,充分表達教師對于這篇文章的認可,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而對于中等水平的文章,主要以追究式、對話式和情感式評語為主。對話中通過提問的模式對于學生寫作問題進行追究,從而找出問題的根源,此外通過情感式評語進行激勵和鼓勵,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長處和不足。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以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以及評語內容三方面進行闡述。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及評語內容的人性化,全方位的批改模式為學生學習提供多樣化的角度。從而使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進步與發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
參考文獻
[1]葉素云.試論對話背景下作文批改與評價[J].作文教學研究,2010(5):91-93.
[2]茹紅中.審視與探索:合適的作文評價標準[J].語文月刊,201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