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盈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正在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地追求著更有效的英語課堂。結合教學實例,分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活動設計、小組合作學習、課堂評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活動設計;小組合作學習;課堂評價;有效性;對策
我們都知道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是課堂教學的活動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課堂評價等方面的問題。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注意抓住問題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影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一)活動設計華而不實,缺少實效性
教師如果把活動的目的局限于學生的興趣培養,過分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活動流于形式、華而不實,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不到培養。
(二)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缺乏指導
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但由于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因而小組中出現了“好生講、差生聽”的局面,學生之間沒有真正的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小組活動觀察得不夠仔細,不能及時發現小組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從而影響小組合作活動的效果。
(三)課堂評價大而空洞,缺少針對性
許多教師為了激發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一味地采用表揚。整齊劃一的表揚口號聽起來聲音響亮,但是這樣的贊揚是否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呢?在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適當使用尚可,但是因為簡單化,反復使用就會造成學生對表揚變得麻木,也失去了評價的意義所在。
二、增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我常組織guessing,role play,chant,play games,make a survey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并力求使活動多而不亂。各個活動的安排有層次和梯度,滿足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同時環環相扣,使學生自然地逐步提高語言的完整性、正確性和流暢性,使每個活動在目標下有機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在“趣”中導入
富有趣味性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并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教授apple,pear等單詞時,就可以采用實物、簡筆畫或是學生自畫的水果進行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2.在“活”中操練
小學生具有好奇和好動的特性,在學習時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教師應設計靈活多樣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多種感官并用,讓他們在做中學,在玩中說,以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活動是落實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高效率的操練只有通過生動活潑以及不斷變換的活動形式才有可能得以實現。例如:在教學形容詞big,small,hot,cold時,可運用夸張的動作來呈現。“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hot”舌頭伸長,手擦汗,“cold”兩手抱住,身子發抖,等等。
3.在“用”中鞏固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倡“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將活潑有趣的形式與語言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積極創設情境,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的機會。如在教Happy birthday一課時我組織一個為班上同學慶祝生日的聚會,讓學生每人拿來自己準備好的禮物為同學慶祝生日,必要時給予適當的指導。聚會開始時,學生們帶著自己的禮物,一邊用英語將禮物送給同學:Hi,XXX.Happy birthday!How old are you?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愉快的學習并運用英語。
(二)有效指導學生的合作學習
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讓每個學生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發言員、檢查員等,并把小組榮譽與所有組員的表現聯系在一起,如評選優勝小隊,English Star等,使組內每個成員都能意識到“我是小組必不可少的一員”。教師負有教會學生一起學習的責任,要教會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會思考,會傾聽,會分享。
(三)對學生進行全面、合理的評價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差異,更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合作精神作出適時地評價。對于回答正確、上課積極發言的學生,教師應及時地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揚。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價、小組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合理的評價。
(四)重視自身業務素養和文化的積淀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既在于學生主體性的提升,更在于教師引領作用的發揮。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其它科目教師所要具備的基本教學技能,更要了解外國的人文歷史,了解產生語言的土壤——文化的底蘊。我們可以通過自學、培訓、進修以及與同行討論、交流、參加學術活動等途徑提高和發展自身素質。
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我們要針對學情不斷潛心鉆研與探索,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秦益鋒,陳麗.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無錫教育,2009,10.
[2]王薔.教師教育系列教材《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陸為明.上海教育科研《教師心理素質與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