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貴峰
摘 要:爆炸案件是一種嚴重的暴力犯罪案件,也是現代恐怖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的主要手段。因而對中國當當代的爆炸案件現狀及對策進行研究對相關案件的預防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爆炸;現狀;對策
一、當前爆炸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前,全國每年發生的爆炸案件寥寥無幾,多數省、區、市個年幾乎沒有一起爆炸案件。即使到了1988年,全國幾年發生的爆炸案件也僅1000余起,案件總量比較低。但是,1989年以后,全國爆炸案件逐年大幅度上升,當年發案數增加到2000余起,1992年增至3000余起。此后,我國爆炸案件一直居高不下。爆炸案件在總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時,重特大爆炸案件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斷地上升,犯罪的危害程度也不斷的加大。近幾年來,部分犯罪分子出于個人利益受到損害或對生活悲觀失望,往往遷怒于社會和他人,選擇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交通上具等作為犯罪目標,喪心病狂地制造爆炸案件,造成十分慘重的后果和惡劣的社會影響。以1999年為例,發生在機關、學校、交通上具和商業、服務等公共場所的爆炸案件百分比為49%,發生在居民住宅的爆炸案件百分比為45%。與其他刑事犯罪不同的是,爆炸犯罪案犯在實施犯罪時不一定在現場,更具有隱蔽性和多樣性,對于爆炸犯罪的案犯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周密設計,因此爆炸裝置更加高科技化,國內已出現比如觸發引爆,定時引爆,遙控引爆等引爆方式。
二、主要措施
(1)針對爆炸案件現場我們應建立高效指揮機構。必須隨案建立有效的緊急處置指揮機構。爆炸案件的處置指揮,發布處置指令或情況匯總,應避免令出多門。指揮部對爆炸案件的處置,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到場各部門的職責進行組織分工,指定各組負責人,明確工作職責,以確保各項處置土作有條不紊地開展。(2)指揮部還可視情組成其它的專門工作小組,如案件情況組,以協助指揮員收集整理各組的工作情況,起草簡報、通報等;及機動組、后勤保障組等。同時應盡快組織開展現場勘查。爆炸案的特點是破壞力大,傷亡人數較多;空間開放性大,現場分離物散落范圍少。這些特點決定了必須組織起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大部分范圍,特別是外圍現場勘查工作的力量投入工作,盡量減少因勘查人員少而拖長了時間所造成的物證損失。并且各專業協同勘查。(3)爆炸案件現場的情況比較復雜,特別是中心現場的毀壞程度通常都很嚴重,要對各種情況作出準確判斷其勘驗土作所涉及的專業較多,除痕跡、法醫、化驗、照相等常用的專業力量外,有時還需邀請消防、電氣、機械等各方面的令家參與工作。各令業工作的技術角度不同,臨案勘驗的部位不同,要發現的問題和專業處置的方法也不同。以不同手段解決不同問題的各令業,匯集到一個現場,整個勘查工作實際上是多兵種協同作戰,因此相互間的有機組織和協調工作非常重要。為此,要按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各專業的職責,進行合理分工組織。
三、具體做法
(1)做好危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爆炸案,都離不開嚴格管制的危險物品。根據統計情況,犯罪嫌疑人都不是爆炸施上作業的人員,他們使用的制式炸藥都是從涉爆單位搞來。這充分說明管理部門對涉爆單位,尤其是具有流動性的涉爆單位,管理上作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偵查人員要弄清自己轄區中的涉爆單位有多少,都有什么樣的炸藥、雷管、導火索,具體有多少,責任人是誰。其他相關業務管理部門也應當進行不定期的進行安全檢查,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隱患。對違規的現象要嚴格依法處理,不能姑息遷就。
(2)加強基層基礎上作,及時化解矛盾犯罪分子作案離不開一定的式域或場所,因此我們對涉爆地區的基層基礎工作一定要加強。偵查人員要多接觸群眾,為群眾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取信于民。多了解社情,尤其是矛盾、情仇等情況。充分發揮基層居委會、村委會、派出所的力量,利用積極分子了解實情,發現矛盾,及時化解。積極開展矛盾排查調處上作,堅決避免因矛盾激化引發的惡性案件,力爭把矛盾消化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3)加強對刑事犯罪嫌疑人的控制,矛盾和情仇是制造爆炸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犯罪嫌疑人在處理某些矛盾的時候,開始還采取一些法律手段,但在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支持的時候,往往心灰意冷,產生絕望心理,并采取極端處理的方式。各級政法部門應該加強此方而的合作,溝通信息。對當眾揚言威脅,流露出極度不滿的當事人,應向其常住地的管理部門及時通報情況,各部門共同加強管理,偵查機關應將其按刑事犯罪嫌疑人員建檔管理,專人負責。
(4)充分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部門的作用,作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公安機關在化解矛盾方而的職權范圍是有限的,對某些糾紛、矛盾,如果民警出現,可能還會起到負而作用。因此要積極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部門作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部門在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工作,并具有管理社會治安的責任,對于某些特殊的矛盾可以充分協調各方而的力量,共同化解矛盾,調解糾紛。偵查機關應將自己發現的隱患及時消除,在自己力量無法達到時應及時匯報,充分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部門的職能作用,及時化解矛盾,消除隱患。
四、結語
綜上,爆炸案件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會造成嚴重的傷亡和損失,危害公共安全,影響大,極易造成社會恐怖感,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和境外黑社會勢力對我國的滲透和影響,爆炸案件在我國的發案率越來越高,破壞力越來越大,爆炸裝置也由簡單向復雜方向發展,智能型爆炸犯罪趨于增多。
參考文獻
[1]鄭向陽 王建新 爆炸案件的發展狀況、特點及預防對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年 第2期.
[2]戚華杰? 淺論當前爆炸案件的新特點及處置對策?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18年7月.
[3]傅玉升? 《借鑒車臣爆炸案教訓,談珠海市防爆安檢工作對策》,《安防與排爆》2004年6月.